文 | 天书
耶伦女士又来中国了。到目前为止,和上次来华时与多位“女性经济学家”进行的那顿午餐相比,引发的舆论热度要小得多,主要集中在耶伦自己拎包以及去陶陶居吃饭。
这两年美国各路高官频繁来中国的操作,对美国政治模式观察比较多的人都能看出与其说是要来和中国谈出什么东西,更像是这些官员在借来华这件事完成自己的KPI,或者说民主党政治机器对越来越近的大选做出的应激反应。
不过,这并不妨碍国内各路斡旋家和经济学神棍每每将之解读为“谈妥了”,“妥协了”。打个拳击中间还要休息一会,战略博弈本来就是个复杂的过程,但在这些人嘴里,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仿佛只有强硬对抗和彻底妥协两个极端状态。
当然,这些言论大部分都有其背后的目的,都有着为某种声音或某种诉求服务的作用。(比如希望中国承接西方的天量放水,或者扰乱中国产业升级进程)这种目的不可能直接说出来,总会努力包装成一些花言巧语。
然而美国人看起来并不在乎这些人的努力。现在的美国官员们越来越喜欢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意图,上个月“mate60代言人”雷蒙多说“中国电动车是带轮子的苹果手机”就已经很让人绷不住了,这回耶伦女士更直接,劝说中国放弃绿色能源产业的扶持,理由是美国正准备大力补贴这些行业。
这么直白的诉求,斡旋家们该如何包装呢?这种事情真的可以“谈妥”吗?什么人希望中美在这类诉求上“谈妥”?
去年耶伦女士来华时,我在当时的文章《耶伦的午餐里,谁是“中国人民”?》中就说到“耶伦身后那个千方百计想打压中国产业升级的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对包括中产群体在内的广大中国人民来说都绝非友好,而是充满恶意的。”并且讨论了产业升级对中国的意义。从前段时间国内不少舆论配合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电动车产业等一系列事实可以看出,以中国产业升级为目标的信息战和舆论战是一直存在的。
在2020-2022疫情周期,西方还是几次幻想过通过煽动能引起社会和政治冲击的舆论战对中国社会的稳定状态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引发颜色革命。然而现实很清楚,这种尝试无法取得什么效果。所以从去年开始,舆论战的核心就集中到扰乱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调整改革的进程。
这两年我们在中文网络舆论中能看到很多双标言论,同样一批人一方面各种角度否定中国产业升级的意义和作用,鼓吹中国产业政策错误低效,另一方面却极力渲染所谓“中国产业正在向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国转移”,或者吹捧美国制造业回流成果。一方面贬低中国的制造业和科技成果与突破,另一方面却喜欢把一切美国靠谱或不靠谱的成果都吹捧成“第X次工业革命”。
同样的制造业,在中国没用,转移出去了就有用。同样是工业成果,中国的就是落后的毫无创新的邪恶的,美国的就是引领人类社会的,是“庆幸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的。
这些双标逻辑的人是真的不明白产业升级的意义在哪吗?显然不是,他们可太明白了。美国的金融霸权说到底基于军事霸权,但当下,花费326785美元购买391个加热杯这些都是小问题,美国信仰者们会想不明白一边退役LCS一边建造LCS只因为不建的违约金更高这种事情再多下去,以后会出什么问题吗?
看看那些对星舰所谓未来军事意义的吹捧言论就能明白,谁都知道继续保证军事的压倒性优势才能让美国霸权继续。像我们在之前文章《谁在把马斯克的星舰当决战兵器?》中总结的,美国目前还拥有技术存量优势,金融体系优势,市场垄断优势,这是事实。但去工业化,金融空心化加剧也是事实。
对一个超级大国来说,工业能力还是军事能力的根本保证。而工业能力不足或开始衰退,就会寄希望于“决战兵器”。可以看到,这两年无论是过度夸大星链星舰的军事作用,还是被一些人畅想用于美国军队的GPT4,本质上都是因为已经没法再吹美国的工业体系优势,转而开始宣传“决战兵器”,制造一种“美国目前存量优势下产生的一两样成果就足以让中国崩溃”的舆论认知。
就像天基武器只存在于电影里,目前人类的科技结构还没法出现在核武之外可以一力强十会的暴力工具。大国与大国的竞争是一种体系竞争,不是一两样决战兵器能决定的,明白人都懂这个道理。所以在目前美国去工业化进程无法得到有效逆转的情况下,扰乱中国产业升级为目的的舆论战在未来几年还会更加激烈。
在产业竞争问题上,这种“决战兵器”思维也大行其道。今年以来伴随着唱衰电动车舆论的,还有因欧美取消碳排放目标,推迟或放弃全电动车计划,引发了诸如“西方搞环保是陷阱,中国上当了”,“西方重新烧煤和石油,中国的光伏和电动车要卖不出去了”之类的言论(甚至还有一些一边否定新能源,一边鼓吹日本氢能汽车前景的奇葩)。
耶化这次访华以美国正准备大力补贴绿色产业为理由,直白要求中国放弃对这些产业的补贴,和雷蒙多的“中国电动车是带轮子的苹果手机”一样,不光成了“妥协论”鼓吹者的回旋镖,也成了“中国上当论”鼓吹者的回旋镖。
欧美真的不在乎中国在绿色产业中的优势吗?从雷蒙多和耶伦这些人的言行看,事实显然完全相反。如果说在芯片领域,以美国为首的技术联盟因为处在优势地位,目前通过技术封锁还能堪堪遏制中国,而在绿色产业,或者说双碳领域,欧美已经没有什么通过建立贸易壁垒或者试图影响中国改变产业政策之外的遏制办法。
唱衰电动车也好,认为欧美在环保上一反悔,光伏等绿色产业就没用了也好,本质上还是“决战兵器”思维的体现。并非不搞环保,绿色产业就没有了意义。长远来看,摆脱对煤矿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人类文明升级的必由之路,现实来说,与双碳战略有关的技术升级,很多时候都代表了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的效率和更合理的存在结构,是一种整体性的产业形态升级,意义远不止于环保。
举个例子。马一龙,皮衣黄,奥特曼等人前阵子打了一波AI前景与电力瓶颈的嘴仗。不少观察者都担心,以AI目前对算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庞大的耗电量很有可能让AI在实现产业应用的突破性进展之前,因撞上功耗墙而导致陷入阶段性困境。起码在美国来说,这种担忧并不过分。
与中国不同,美国电网并非一个整体,而且普遍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目前趋于老化。因为制造业衰退导致维护更新困难,比如目前美国电网需要的变压器全部由国外进口。马一龙去年就警告说美国可能在2025年面临全国性缺电。当下美国很多地区电能就已经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严重制约AI需要的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这种情况下,火热参与AI竞争的美国科技巨头们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应对,比如把数据中心建在其他国家。没办法建到其他国家的部分,面对美国糟糕的电网情况,目前巨头们倾向于尝试建设脱离电网的数据中心。既然要离网,就得建设配套的本地供能系统,显然就算不考虑环保政策问题,建设绿色能源发电供能也比建设传统能源发电站更有可行性和成本优势。
再比如,各巨头都在努力提升自家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技术,满足各国关于PUE(能源效率),WUE(水利用效率)等环保监管指标要求。这并不都是为了环保,大型数据中心的运行过程中,约有一半的电力会消耗在散热方面,消耗的电力都是实打实的钱。同时数据中心的散热也非常耗水,就算不考虑环保,大量耗水也会对本地的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产生相当影响。在节能减排技术上每提升一点,得到的都是大量的金钱回报。
所以,美国可能因为放弃环保就不搞新能源,不搞双碳技术了吗?仅从发展AI产业一点上看就不可能了,更不用说双碳领域的技术涉及工业体系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只要唱衰了光伏和电动车或者欧美放弃了环保,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就完了,一是没认识到双碳领域对工业体系升级的整体性意义,二是以为新能源产业只有光伏和电动车,或者以为中国在双碳领域只有这两样东西领先,才会把它们当成中国的“决战兵器”,觉得只要这两样兵器完蛋了中国产业升级就失败了。
笔者自己以前也对双碳领域涉及哪些技术不甚了了,去年因为工作原因做了一些行业信息研究,发现我国之所以在2020年9月的七十五届联大上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争取2060年碳中和,底气根本上确实是源于我们整体的产业升级规划。
就我对相关行业信息粗浅的了解,除了众所周知的光伏和电动车优势之外,我国在风电机组制造,电池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绿色建筑材料方面都已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其中光伏、风机、锂电池这三个部分,中国目前掌握了全球绝大多数产能。在其他的如核能发电,储能技术,氢能和燃料电池,生物能源等产业上,虽然不是非常领先,但也是发展很快,有了可观的技术积累。
中国这些年产业升级速度和规模化速度有目共睹,谁也无法轻言这些中国还没有达到世界领先的领域在五年之后仍然由西方保持领先。而且在这种产业比较中,西方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如果中国在这些领域全面突破,那么以其中相关技术为依仗的相关西方国家都将受到影响。
其实,如果以降低碳排放为标准,先进火电技术也应该算入其中。而中国的火电超低排放技术和清洁煤电体系也是世界领先。所以退一万步说,就算欧美真的不搞环保了,开始疯狂烧煤发电走回头路了,难道就会打击到中国了吗?中国缺石油天然气,但可不缺火电站更不缺煤。
所以,舆论战再怎么搞,肉喇叭们再怎么唱衰否定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新能源成果,美国的决策层还是很清醒的,包括耶伦在内的美国官员们的直球行为,就是甩向肉喇叭们的回旋镖,告诉世人美国极为重视,并且必须要阻止中国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产业升级。
平心而论,美国官员们这两年在中国问题上的魔幻表演与越来越激烈的党争和大选临近有关,但问题的本质就在那,下一届不管是谁在台上,还是要继续这个过程,继续遏制中国的产业升级直到中国失败或者美国失败,不可能现在就停止努力。
耶伦这次访华议题话术的主要关键词是产能过剩。钢铁之类部分传统领域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内这几年也一直在解决,但耶伦却是以产能过剩的名义要求我国减少新能源汽车生产。
也是讽刺,以前美欧骂我们的产业补贴问题,是骂他们没有的、不用的产业结构,比如指责我国钢铁产能过剩,说我们的煤电是“脏电”。
这才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就不得不在光伏、新能源汽车这些他们也想搞好、也在搞补贴的前沿产业方面 ,强行指责中国搞产业过剩。所以耶伦这些话也是打在他们自己头上的回旋镖。
在去年的文章《耶伦的午餐里,谁是“中国人民”?》中我们聊了产业升级对中国社会在经济之外的意义。把产业升级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来讨论,并不是说我们认为只要产业升级了中国的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并不是说我们要搞唯技术唯生产力论。
国内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并不只是产业问题,还有经济结构和分配结构转型的问题。说到底,产业升级的成果只有被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普通人共同分享,发展才真正有意义,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需要我们在努力产业升级的同时同步解决秩序分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
但显然,通过产业升级绝对可以解决大部分由美国带给我们上至国家下至普通人的问题。从这点来说,谁想阻碍中国的产业升级,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耶伦每次都用品尝中国美食来作秀如何亲华、如何亲近中国人民,但她要求我们放弃发展新能源等技术,永远呆在产业链的下端,而有机会和耶伦共同进餐的“广州市民”,无外乎还是上次访华她宴请的企业主、西式财经喉舌。如果未来真的如她所愿,那么绝大多数中国人哪里还能有条件享受精细费工的菜肴?
所以,耶伦部长,如果你真相和中国人民一起吃饭,就别惦记中国人民的饭碗。
近期文章导读:

高考誓师变成鬼畜,并不是年轻人的问题

清明烧纸背后的中国式现代化难题

到底通缩还是通胀,神棍们能不能给个准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