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791原
(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标志即可收听音频)
中国人是讲究“温良恭俭让”的。
温,和厚也。
良,易直也。
恭,庄敬也。
俭,节制也。
让,谦逊也。
翻译一下,就是说:温是和气厚道、与人为善;良是善良仁慈、心存良知;恭是得规矩,安守本分;俭是简单质朴,节俭朴素,平平淡淡;让是忍耐宽容,谦和不争。
也正是中国人讲究个“温良恭俭让”,所以我们的文化中,一直教育我们“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总会把他人的劝告“太”当一回事,毕竟哪怕是小朋友,从小也都被家长教育说“自大加一点就是臭”,要始终谦虚谨慎。
但是吧,真的是什么话都要听,什么问题都要“改”么?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真心话,才能兼听则明
这两天,一个截图火了,是纽约时报时隔半年多于中国经济截然不同的不同表态。
截图中说,在去年7月16日,纽约时报发文称:中国上半年出口迅速回落,恐拖累世界经济。
而半年后,在今年3月1日,纽约时报又发文称:中国的工厂出口正在以几乎超出所有人预期的速度迅猛增长,使世界各地的就业受到威胁,可能会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说实话,半年时间,截然不同的论据,却得出来同样的结论,听起来确实有些像段子,为了考证其真实性,圆方还专门去搜了搜相关的文章。
先说说考证结果:
大概是截图的作者把8月16日,记成了7月16日。因为圆方找了半天,并没有找到原文,2023年8月16日,有一篇题为《债务、贸易下滑和通缩幽灵:中国经济引发全球担忧》登上纽约时报,内容和被提及的7月16日比较像。
在文章中,作者有提到:

在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中国一直是不懈发展和向上流动的代名词。随着14亿人口对世界各地的商品产生兴趣——好莱坞电影、韩国电子产品、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这个看似取之不竭的引擎推动着全球经济。
现在,这台发动机正在失灵,给中国家庭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风险。长期以来,在这种利润增长版的全球化里,中国一直是核心,但在世界经济极度不确定的时刻,中国却变成了终极未知数。
而且,同时在2023年8月16日当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被问到:针对近期少数西方政客和媒体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风险。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到时说:这种论调有悖事实,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所以8月16日这篇,大概就是被提及的“7月16日”的文章。(不过查起来还蛮有意思,那个时候(7月-9月),纽约时报上唱空中国经济的文章长篇累牍,随便搜搜都有个几十篇。)
作为对比,近今年3月12日的文章,就更有意思。
开篇说的就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增加有助于中国经济和创造就业机会,但从欧洲到南亚的国家可能会失去就业机会。
作者在文章中后面提出:
其他国家越来越担心,中国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他们为代价的,并开始采取行动。
考证完了,我们来看看问题的实质:
中国到底是多出口多好,还是少出口少?
中国经济到底是发展好,还是不发展好?
在西方这些媒体眼中,其实你怎么做都不对。但是你说,虽然西方这些个媒体总是有能力“用错误的证据”+“错误的结论”得出一个“看似正确的推导”。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错了么”?
想想或许
“也没错”。
去年他们抨击中国经济太差,是因为可以通过做空中国获利,把全球资本特别是中国的资本驱赶到美国去,所以他们一个劲的唱空(其实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而今年他们抨击中国出口太好,是因为耶伦要来中国谈贸易问题,希望向中国施压,把他们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施加给我们,逼迫我们减产。
所以站在它们的立场,它们做的也没错。
只是,说话的人有自己的立场,听说话的人也要有自己的立场。毕竟只有自己人的真心话,才能“兼听则明”。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1年6月2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