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嗯,我是中产先生的小弟,中产先生mini,主打精悍短文。

1645个字 阅读时长:5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怎么回事。
说在前面,这不是宣泄情绪的文章,我们希望认真讨论问题,想要单纯抨击中美任何一方的人,现在就可以打住了。
- 1 -
耶奶这周来中国,吸引了很多眼球。
不单是她在广州吃了一次亲民的饭局,其实上次在北京也这样吃过,而是她这次来的任务:
说服中国减少新能源过剩产能。
国内一时争议不断。
主流的观点有几个:

1、老美玩不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并没有违反WTO规则,而针对中国电动车的一系列行动,明显是讲经济问题国家化,有点输不起的意思。
2、老拜头为了迎合铁锈带摇摆州的支持,为了汽车制造业工人的就业,所以才对中国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下手。
3、老美打压中国产业崛起,玩双标,当年低端制造的时候不说过剩,为了救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不说房地产过剩,如今进入到高端制造,就说过剩了。
都有道理。

但是需要厘清几个关键问题。

- 2 -
1、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低价是怎么来的?
长久以来,美国都把矛头指向中国的产业政策,也就是所谓的补贴。

这是实情,不用讳莫如深。

后发国家深入参与到
各种
经济活动中,沿着发达国家已经实践出的成功路径,通过举国之力调配资源大力出奇迹,完成自身的产业化之外,也给全球供应物美价廉的产品。

不止是中国,几次产业链转移过程中,从四小龙到中国再到越南印度,后发国家的产业政策一直是东亚国家制造业迅速崛起的法宝
但是中国制造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那就是高效完备的产业链和8亿多成熟的劳动力。
这不是补贴就能补贴出来的,这是需要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禀赋的。

可以说,除了中国,未来可能还有印度,全世界没有哪些国家再能有这么强的制造能力。
东亚卷自己,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一点需要被认可,而不是指责。
2、确实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
这一点可能在低端制造的时候还不明显。
全球化有个连通器理论,简单来说,全球化的产业链转移过程中,全球的产业链水位开始趋于一致,对发达国家影响并不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很正面,落后地区的影响是最致命的,他们落后的制造生态被完全冲击。
但是,它们本来就落后,也没有话语权,所以影响不明显。
等到冲击中高端产业链,影响就大了。

以前的产业生态位,美国占据顶端,欧美日韩等占据中端,中国在低端制造领域一家独大。
如今中国开始冲击中高端领域,而且在新能源领域还成功了,这在历史上市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所以,以中国的体量:

在中高端的过剩就会对全球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这是一种担忧,其实也是一种实力的认证。
3、分歧不是问题,达成共识,实现双赢才是出路。
目前,关于全球化和产业链专业甚至是科技封锁的分歧是很大的。
美国并不厚道:
以供应安全为由强制产业链转移,以竞争为由搞科技封锁,其实美国自己也搞产业补贴,这几年补贴芯片和新能源也很猛猛。

这中间的分歧说起来很复杂:

地缘、经济、就业……不一而足。
但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今年也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中国高效的制造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至今无人能替代。

所以,与其分歧越来越大,你封锁我,我过剩你,不如达成共识。

- 3 -
结语
这次美国需要求助中国改善产能过剩问题,那么能给中国提供什么呢?
中美在全球地缘和经贸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曾经有个很好的中美共治的愿景,可惜没有成为现实,如今变成避免冲突下的中美竞合。
我觉得还是要扩大共识,比如在产业和经贸上:
中国进入产业链中上游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全球应该把这种制造能力作为一种利好,而不是如临大敌,当然前提是中国要避免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生意要大家一起做。

这一切,都要从沟通和共识开始。

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就这样。
中国富人担心的事发生了
最近,很多人关注到美国的亚裔细分法,各方解读不同,有人认为是故意针对华人,把中国人和日韩印越南等区别开来,中国的富人可能要遭殃,甚至看到有同胞叫好,真的是这样吗?
中产计划晚上聊一聊,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订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