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失联,欢迎大家加我的个人微信好友。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9889字23图,阅读约14分钟。
最近,网上两件事最火。

第一件事是小米su7一上市,就成了舆论顶流,订单火爆,大定将近9万辆,差不多能顶上其他车企卖一年了。
第二件事是美国财长耶伦在访华前,放话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过剩产能外溢至全球感到担忧”。
按照她的说法,这些“过剩产能打乱全球价格,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
一边是小米su7供不应求,另一边是美国指责中国电动车“产能太大”威胁美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
小米为什么能成功?
相信很多猫哥的读者,都经历过2010年代之前中国山寨机狂魔乱舞的阶段。
在2000年左右,中国市场上销量前五的手机,基本都是外国品牌,诺基亚、三星、索爱、摩托罗拉包揽前四名。
国产机呢?无非也就是TCL、波导、联想等等,在外国品牌面前,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随着联发科的Turnkey Solution(交钥匙)模式全套解决方案问世,一些国内小厂纷纷开始造手机。
反正只要设计个外壳就行,不用辛辛苦苦去做软硬件集成开发了。
因为拿不到手机生产牌照(入网标),所以这些手机被称为山寨机。
尽管社会对山寨机百般嘲笑,但不可否认的是,价格便宜的山寨机带来了中国移动通讯市场的大爆发。
到了2006年左右,国产手机(大部分是山寨)市场份额,终于超过了洋品牌的份额。
咱们实话实说,群魔乱舞的山寨机市场,对中国手机产业并不是好事,一味赚快钱也不是一个产业长久发展之道。
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山寨机,谁又能填补低端市场空缺呢?
要知道,哪怕当时诺基亚最低端的手机,也要1500元,这是啥概念?
在那个平均工资不到1000元的时代,北京西三环的房价也就3000块钱一平米。
如果折算成现在9万一平的房价的话,这部低端手机差不多要45000块钱,这是多恐怖的一个概念?
看到如此悬殊的价格差异后,你就知道当年几百块钱一台的山寨机有多香了。
所以,人民群众对低价手机的渴求,才是山寨机流行的原因。
你洋品牌哪怕再厉害,功能再多,我买不起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洋品牌不愿意降价,去占领庞大的低价手机市场呢?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顾客就是上帝”一直被品牌们视为金科玉律,在洋品牌眼中,顾客也分三六九等的。
欧美国家的顾客,自然是一等人;日韩的顾客,是二等人;中国、巴西、印度的顾客是三等人。
至于非洲的顾客嘛,在欧美品牌眼中根本不是人。
我们纵观外国品牌在中国的几十年,哪个的崛起之路不是充满了傲慢?
三星手机爆炸全球都召回了,就是不召回中国的。
加拿大鹅的“30天内无理由退货”的服务范围不包括中国,还有杜嘉班纳,直接开始辱华了。
这就是洋品牌的心理优势。
我就是这么贵,低价会损失我的格调,你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滚!
包括带来了智能手机革命的苹果,其实也是如此,甚至变本加厉。
苹果的iPhone系列的开创性,不仅是把手机从通讯工具变成了智能终端,更关键的是,它创造了一种把大众消费品“奢侈品化”的技术路线。
咱们都知道,对很多女性而言,挎着一个国际品牌包包,所带来的心理优势,和挎着一个普通品牌甚至杂牌包包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是奢侈品带来的价值。
苹果的产品定位,就是手机界的奢侈品。
首先看技术,我们熟悉的指纹解锁、人脸识别等功能都是iPhone率先带给我们的。
近年来虽然苹果在挤牙膏,但仍然搞出了一些不怎么实用但能炒作的卖点——灵动岛、毫米波雷达等等。
在营销方面,苹果聘请英国老牌奢侈品牌Burberry(巴宝莉)CEO安吉拉·阿伦茨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苹果的零售业务,用奢侈品营销那种手段去卖手机。
在价格方面,苹果也是当仁不让。
从2007年第一代iPhone横空出世,定价499美元(约合人民币3300元)起,苹果的定价就没便宜过。
到2023年发售的iPhone15 Pro Max顶配版售价高达1699美元(合人民币12000多)。
通过定价,苹果成功把iPhone做成了一款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划分界限的产物,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
就是靠着这一系列操作,苹果才能以全球仅20%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攫取了全球手机市场85%的利润。
苹果赚得盆满钵满,但问题在于,这公平么?
凭啥一个学生想要用iPhone4s,就要卖掉自己的肾才能换取?
凭啥一个低收入消费者想用手机,只配购买山寨机?
凭啥世界低收入国家的民众,只配用仰望的目光去看苹果?
难道只有发达国家的人才配用智能机,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只配用功能机?
连体验一次wifi上网都是一种奢侈?
苹果要盈利可以理解,但苹果你是不是利润率太高了?
这个问题,苹果已经用如今的万元定价,给出了傲慢的回答。
似乎在这个世界科技巨头、创新技术的宠儿眼中,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众,是不配使用智能机的,更不配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还好,中国人站出来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米。
小米在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和苹果完全不一样的技术路线。
苹果是追求把本应服务于大众的电子消费品“奢侈品化”,而小米,是追求将其“平民化”。
用雷军的话来说就是,科技不再是高高在上,将是服务于人民。
小米的追求,就是做出人人都买得起的手机。
那么问题来了,光靠低价,生产出的产品性能肯定不行,那和那些山寨机有啥区别?
毕竟消费者购买手机除了考虑价格,还要考虑性能的。
小米的做法是,先把性能做上去,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把成本压缩到极致。
比如,小米从一开始,寻求的供应商就是顶尖的国际大牌。
比如处理器必须是高通的,屏幕必须是夏普的等等。
但小米就要以一个行业新人的身份,说服像高通、夏普这样的顶级供应商,谈何容易?
顶级供应商产品供不应求,基本不可能看得上毫无制造经验的小米。
所以,小米接洽了100家供应商,有85家都把小米拒绝了。
对此,小米高管在5个月内,与供应商开了1000多场会。
哪怕在2011年3月福岛地震后,小米高管仍然不顾核泄漏风险,飞到日本夏普敲定显示屏供应的相关事宜。
通过高管层持续不断的努力,小米突破了最初被顶级供应商拒之门外的局面,也成功与三星和苹果的部分供应商达成了合作关系。
但在2015年,小米遭遇了三星卡脖子,不再供应小米屏幕。
于是雷军几次通过中间人联系三星中国的高层说情,还亲自飞往韩国三星总部道歉。
也许是被雷军及小米表达出的诚意所打动,最终三星恢复对小米的供应。
这个故事,被记载了《一往无前·雷军亲述小米热血10年》里面,据说小米在道歉的晚宴上,雷军被迫喝了5瓶红酒。
搞定了供应商之后,剩下的就是压缩成本。
小米追求的是把利润率控制在5%,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尽量把价格做到最低。
为此,小米借鉴了“按需定制”的戴尔模式的供应链管理。
比如,小米初期产能不够的时候,采取预约模式。
在每周二中午12点之前,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都需要提前填写信息、进行预约,才能在当天进行抢购。
这个预约量,就是小米重要的生产计划制定指标之一。
基于这个指标以及当周销售额、百度指数、论坛帖子数量等等,小米会计算出三个月之后的产量和开放购买的数量,并制作出相应的生产计划表。
之后就是根据计划表进行零部件的采购。
如向夏普采购屏幕、向高通采购芯片、向索尼采购摄像头等等,共计采购600多种元器件。
最后再由英华达和富士康代工生产。
这样一来,小米就不会有大量资金沉积在供应链的商品上,通过零库存,最大限度减小成本。
除此之外,小米还开创了通过线上渠道直接销售产品的新模式。
排除了中间商环节,降低了成本,使得产品价格更加亲民。
正是靠小米超强的供应链管理和不顾一切也要拿下顶级供应商的拼命精神,小米最终成功造出了性能达到当时主流水平,但价格只有主流洋品牌手机一半的小米1手机。
定价1999,成为很多人拥有的第一台智能手机。
小米1一战封神,随后又推出了小米2、小米3等等产品。
小米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之一。
小米在市场上的成功,让山寨机几乎全部倒闭。
罗永浩将小米称为功德无量,因为小米良币驱逐劣币,改变了整个市场格局。
由于小米的影响,消费者不再购买山寨机,转而选择小米或其他大品牌的手机。
虽然现在小米也开始走高端化路线,但仍然推出了平价的红米品牌,仍然是千元机市场的销量冠军。
乃至于市场上能买到便宜的荣耀、iQOO、    Realme,其实都离不开小米的功劳。
可以说,小米以一己之力,拉低了中国人购买手机的成本。
这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小米还开始在海外市场扩张。
先后进军印度、东南亚等地,让广大低收入国家,也可以享受智能机带来的快乐。
这就是小米最大的功绩,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乃至世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是要给小米计一笔的。
小米这条路线的成功,有必然也有偶然。
说必然,是相比苹果来说,大众更需要的是平价产品,而不是奢侈品。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以不差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占住这个市场,就能赢。
说偶然,是小米恰好诞生在中国。
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有无数配套厂商,有庞大的市场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压低成本,此外还有国家产业的扶持。
如果小米诞生在其他国家,比如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在几乎所有零部件都需要进口的情况下,成本怎么可能压得下来?
就算想走平价路线也不具备啊!
所以,苹果和小米的路线分歧,如果上升一下,就是科技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
科技到底应该服务大众,还是服务资本巨头?
显然,苹果是为资本服务,而小米的性价比战略,是为人民服务。
中国与西方国家制造业的区别
其实,小米与苹果的路线分歧,就是中国制造业和西方国家制造业区别的一个缩影。
我们都记得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生活难以为继,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商人宁可倒掉牛奶也不降价或者送给穷人。
因为一旦牛奶降价,自己的利益就会受损。
但如果把牛奶倒掉,人为制造一次“供给不足”,就会抬高牛奶价格,自己卖出的牛奶虽然少了,但也能赚取和以前一样的利润。
这是资本的本性,也是西方人搞制造业所追求的“紧供给”本能。
一开始,西方国家玩的是垄断生产。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企业共同签订协议或联合起来,对某一部门的大部分产品生产、原料来源、销售市场以及产品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之后,西方国家就可以通过限制产量,借此提高价格,赚取更多利润。
其实说实话,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产品,无法持续提高产量以降低价格。
绝大多数产品,尤其是工业品,哪怕是高科技工业品,也没有产量做不上去的道理,只有想不想做的道理。
我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现在的年轻男性,为了一张4090显卡,要省吃俭用几个月,还要求着女朋友/老婆同意买?为什么显卡就不能降价?
英伟达的解释是,其制造成本高、研发投入大、生产设备有限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说实话,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增产来解决。
为什么不增产?
其实还是想维持显卡高科技产品的定位,借此获得更高利润率。
这个道理,和三星的固态硬盘厂动不动就着火,尼康在泰国的工厂动不动就被洪水淹,是一样的。
人为控制产品供应量来抬高价格。
后来,随着西方国家的产业链转移,控制产能的手段开始弱化之后,又有了新的玩法。
那就是控制核心技术。
几十年的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进行去工业化。
把高耗能、效益低、劳动力集中、污染大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却把尖端技术和零部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1949年11月,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联合成立了一个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组织”。
禁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尖端技术。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理由不存在了,于是这个组织又摇身一变,变成了《瓦森纳协定》,仍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
握住尖端技术和零部件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攫取暴利,二是可以通过抬高价格,抬高终端价格,使终端价格无法“平民化”。
我们举个例子,彩电。
自从1984年中国实现彩电国产化后,彩电生产能力急剧扩张。
到90年代末,彩电总生产能力突破4000万台/年,彩电开始进入中国人的千家万户。
但是等国外的LCD液晶电视开始大举进入中国,中国这些CRT电视在一夜之间就落伍了。
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中国电视机厂倒闭了80%。
于是彩电业赶紧转产液晶电视,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国产液晶彩电的投产。
但问题是,哪怕国产货,价格也太贵。
在2000年代的时候,谁家有一台液晶屏电视机,那真的是妥妥的有钱人。
动辄上万的售价,可以说是一户人家几个月的收入。
为啥液晶彩电这么贵呢?
因为当时的中国,生产不出来大面积的液晶面板,这些技术,只有日韩掌握。
一直到2008年,中国的高世代线液晶屏还是空白!中国彩电产业大面积液晶屏幕嗷嗷待哺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面对中国彩电企业的迫切需求,为什么日韩不开放生产面板呢?
很简单,日韩也生产液晶电视,如果中国液晶电视供应量大了,价格便宜了,那日韩的液晶电视还咋卖?
有一次,大陆为了解决日韩卡脖子的问题,商务部连续两次组织9家彩电厂商,赴中国台湾省采购液晶面板。
一出手就是44亿美元,超过1200万片液晶面板,由台企友达和奇美生产。
主要是考虑台湾没有成规模的液晶电视企业,就算敞开向大陆供货,也不会形成产业竞争。
但是呢?
因为台湾的液晶面板技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三星,所以在韩国的施压下,友达和奇美不顾和大陆的合同,优先向韩国供货。
结果让等米下锅的大陆彩电企业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韩国也刻意压缩对大陆液晶出口量,导致国内液晶面板价格开始飞涨。
半年时间,涨幅高达30%!
台湾液晶面板企业也加入了韩国的限售+涨价阵营,导致中国大陆的彩电企业都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冲击。
最后还是国家发了狠,投资京东方引进了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才最终解决液晶面板的问题。
随后,短短10年时间,中国依靠庞大产能,把液晶彩电的价格打掉了90%多。
我们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一块块的液晶显示屏,甚至一些小便池上方,都有一块彩色液晶屏,放在之前谁敢想?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要控制产能,中国却必须扩大产能?
因为西方国家人少,哪怕一个国家有一个支柱产业(比如荷兰的ASML),只要维持住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就足够养活本国很好生活了。
何必辛辛苦苦地搞扩大再生产?扩大了之后价格下降,盈利未必多多少啊!
中国呢?
中国的情况不一样。
中国人口多,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低价的消费品,去满足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另一方面,中国人需要足够的工作岗位,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
所以中国一旦攻克一些核心技术,就必须实现大规模生产,降低价格,让老百姓都买得起,同时创造更多就业。
这是中国的内在需要决定的,谁也阻拦不了,无论什么工业皇冠明珠,都要薅下来白菜价化。
如果中国只在国内这么玩,可能还没什么。
但等中国的商品开始出海,开始在海外攻城略地的时候,西方国家就紧张了!
一部iPhone在非洲卖1000美元,而一部中国产小米、传音手机,只要100美元!
冰箱彩电洗衣机+太阳能板,原来是非洲人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现在也出现在了很多非洲人家里!
还有中国汽车,也以低廉的价格,不错的性能,开始进攻原本属于日韩的市场。
比如泰国市场,一直是日系车的绝对垄断市场,大街上跑的都是丰田、本田、马自达、三菱、铃木等,奔驰宝马都很少见到。
但日系车在泰国的价格,却不便宜,普遍比中国市场要贵6-15万不等。
哪怕配置再低、内饰再简陋,也照样卖的很贵。
因为日系车油耗普遍低一些,这对石油主要靠进口的泰国人很有吸引力。
但是等性能好、省油还便宜的中国车进入泰国市场,日系车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2023年,中国汽车占泰国新车销售总量的11%,同比增长2.2倍,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大部分都是电动车。
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的日系车在泰国市场的占有率跌破8成,降至78%,这一占比仍在快速下降中。
随着中国车企价格战的外延,泰国的日系车一定是最先受到冲击的。
相信中国7.98万的秦DM-i一旦到了泰国,一定会掀起一片惊涛骇浪。
让很多想买车但又没那么多钱的泰国人,真正圆了买车梦。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比如,在中国研发成功核磁共振仪之后,价格下跌了八成。
让西方无法再割中国消费者的韭菜,中国的医疗设备反而开始出口了。
比如,中国早些年自动售检票系统(AFC)都要依赖进口,一亿美元一条线。
但上海华虹攻克技术后,只要6000万,然后这些6000万的AFC系统就顺理成章成为中国机车出口的一部分。
还有,过去维C制备方法被瑞士的罗氏公司、德国的巴斯夫和日本的武田制药垄断,操控着全球维C的价格,最高时期达到了18美元/公斤。
但是中国开发一套全新的制备方法之后,生产难度和成本都大幅度降低,一度降低到了4美元/公斤。
让全球人哪怕再穷的非洲人,都能吃得起维C。
什么是功德无量?
让全世界人都吃得起维C,这就是大规模制造业的功德无量!
现在知道为啥西方国家如此仇视中国了吧?
动不动就说“中国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廉价品出口恐损害他国经济”了吧?
因为中国商品一出口,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现在知道为啥美国那么忌讳中国的一带一路了吧?
因为一带一路只是第一步,输出基建后所在国发展了、有钱了之后,必然是输出商品。
这就是在彻底颠覆美国主导的分工秩序和分配秩序!
不过这种败犬的哀嚎没什么用,中国制造的白菜价,为了满足于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需要,相当于是提高了全世界人民的购买力。
这是一种更加积极的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可以惠及全世界更多的人口。
这种惠及全人类的做法具有天然正义性,谁想阻拦这一趋势,就是与全球大部分人为敌!
科技服务人民
让我们说回小米汽车。
说实话,国内外新势力造车不止小米一家,甚至小米汽车完全是个后来者。
但其掀起的舆论热度,却十倍于之前的造车新势力。
为什么?
因为小米“科技不应高高在上,而是应该服务人民”的路线,现在又被延伸到了汽车上了。
小米汽车便宜么?
说实话,相对现在中国人的平均收入来说,并不便宜。
但是如果你看看su7的配置就会发现,放在外国车上,那妥妥要50万以上了,而小米却做到了30万以内。
所以,小米还是那个小米,一心想做极致性价比的那个小米。
更关键的是,小米推出的智能化配置,互联互通到极致的人车家生态模式,让汽车真正从一辆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智能空间。
咱们回顾一下,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虽然新能源汽车天生适合搞智能化。
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能称得上“智能汽车”的,寥寥无几。
为啥?
因为现在造新能源车的,仍然是以车企为主(哪怕那些新势力也是依托车企造车),而不是互联网科技企业为主。
智能化不是车里装几个屏幕、周边装几个摄像头就叫智能化了。
它是包括AI算法、智能交互、安全技术、地图数据与软硬件生态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这方面,已经形成思维定势的车企先天就要差一些。
相反,互联网科技企业,先天适合汽车智能化,比如华为,比如小米。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像过去那样靠补贴已经行不通了。
要想实现突破,就必须以“体验感”入手。
在提供颠覆传统汽车的“体验感”同时把价格做到最低,才能争取到更多消费者。
说白了,这就是“科技平权”。
啥叫科技平权?
科技从来不是为了扩大世界的差距,而是要竭尽所能不断地缩小差距。
不该把普通人的体验权隔离在外这就是“科技平权”的目的。
比如过去汽车是地位的象征,但通过科技平权,汽车已经成为家庭的必需品。
比如过去热剩饭剩菜只能上锅蒸,但通过科技平权,普通人家也可以用原本给宇航员用的微波炉热饭菜。
比如过去计算机只有大型企业和学术机构能用,后来通过科技平权,一个宅男也可以使用家用计算机体验最新的游戏。
用360周鸿祎的话说,“通过技术的进步让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好的体验,获得科技的成果。让科技的成果不再是少数人的玩物,或者非常有实力人的专宠,这是我理解的科技平权。”
科技平权其实就是当前最流行的科技普惠,都是想让科技成为人人受益的科技。
小米诞生的时代,虽然iPhone和安卓等智能手机已经问世,但价格贵、可选余地少,只是少数人的玩具。
是小米的到来实现了智能手机的普及。
如今的智能汽车行业其实也差不多。
现在智能汽车的确有,但说实话并不多,而且价格也偏贵。
小米,可以用自己的“产业碾压能力”,让智能汽车走向千家万户,实现“科技平权”。
比如驾驶感和操控性,原来普通家用车是基本体验不到什么“驾驶感”的。
小米不仅让su7达到了2.78秒的加速性能,而且还专门设计了模拟声浪和漂移模式,你哪怕是一个新手也能体验跑车的感觉。
比如智能驾驶,小米把L2+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第一次下沉到了这个价位的汽车上,让普通人开高速也不用这么累了。
还有智能座舱,在其他车企还把倒车影像、导航作为选配项的时候,小米已经把智能交互、人车家联网、激光雷达配置到智能汽车上了!
如果小米以20多万的价格,拥有媲美50万豪车的驾驶性能、智驾功能与智能座舱体验,还有什么能够阻挡智能汽车的加速普及?
小米su7的热销也表明,当互联网以用户为本的思路介入汽车制造,那么其科技平权和人本主义就会创造巨大市场,给汽车市场带来一次革命性的洗牌。
在这场洗牌中,苹果显然已经落伍了,因为苹果放弃了造车。
不是苹果不想造,这么大的市场苹果怎么可能不想要?
关键是苹果造不出来了。
说到底,科技平权和苹果的高端路线是相冲突的。
当年苹果也曾搞过低价的iPhone5c,把金属壳换成了塑料外壳,采用了A6的处理器,内存也只有8GB。
虽然价格仍然达到了4000元以上,但和同期iPhone6相比,已经算是非常良心了。
但做到这么便宜靠的是什么?
是因为郑州富士康投产了。
不仅如此,那个时候的苹果,开始大批采用中国供应商。
比如京东方、华星光电和天马微电子,都是那个时候开始介入“果链”的。
这些中国供应链,才是苹果的基础。
也就是靠着这些任劳任怨的供应商,苹果才在十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手机一哥,把手机铺到了全世界。
在中国供应商的加持下,苹果不论搞出什么创新性的想法和设计,中国供应商都能想办法解决。
所以早些年苹果每代之间的技术进步非常明显,也总有突出的卖点让果粉掏腰包。
但是近年来,苹果的路线变了。
或许是因为政治原因,也许是因为对利润率的要求(中国人工成本上涨),苹果正在脱离中国供应链,开始加速其供应链的转移到印度。
据报道称,苹果目前已经将13家中国厂商踢出果链,同时大陆市场的3000亿产能转移印度,并增加14家印度供应商。
库克甚至放出话来,未来印度将会取代中国成为新的苹果产业链全球生产中心(哪怕欧洲检测印产iPhone的合格率只有34%)。
这种剥离中国供应链的做法有两个结果:
第一是苹果手机越来越贵。
动辄上万,苹果再次回到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傲慢状态,一副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滚的嘴脸。
第二是苹果失去了创新能力。
每一代iPhone的发布,都让人感觉得“乏善可陈”,所以被消费者讽刺为“挤牙膏”,并没有亮眼的突破。
这一点在屏下摄像头、超快充、卫星通讯已经成为潮流的今天,显然已经落伍了。
哪怕如今别说中国折叠屏手机满天飞,就连韩国三星也开始搞折叠屏了,但苹果至今没能搞出来一款折叠屏手机。
咱们假设一下,如果苹果不放弃造车,会怎么样?
在剥离中国供应链的情况下,苹果很难低成本地造出一辆新车,到最后一辆成本百万级的苹果汽车又怎么能打开市场?
就算造出来了,离开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设计师和供应链,苹果汽车又能带来什么颠覆性卖点?
所以,无论是从资本趋利性,还是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说,苹果路线是搞不出一款“科技平权”的汽车的。
所以只能一头扎到AI风口,去搏一个虚拟的未来。
对苹果这种不思进取的状态,市场给与了很明显的态度。
2024年首个交易日,苹果公司股价大跌上了热搜。1月2日,苹果股价午盘一度跌约4.5%,尾盘跌幅收窄到4%以内,收跌约3.6%,市值一夜蒸发10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60亿元)。
所以,苹果注定会失去最广大人民的市场,这一市场将被以小米为代表的搞“科技平权”的中国企业所占领。
甚至不仅仅是手机和汽车,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各种提高生活幸福感的家电、基建、网络、电力以及数以万计的廉价商品等等,也是更广泛的科技平权,是带有普惠全球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真正的科技平权。
所以,如果总想靠控制产量、维持高端形象来追求高利润率,也许符合过去的市场规律。
但在现在这个大争之世,已经不可持续了。
只有像中国这样一边扩大产能,一边搞科技创新的做法,实现普惠大众的“科技平权”,才是正确道路。
这张农村家庭的图片生动诠释了小米在科技平权中发挥的作用。
在这个大时代里,科技平权与科技普惠是大势所趋。
谁能顺应这个趋势,谁就能崛起,谁逆势而行,谁就会被抛弃。
衰落的苹果和崛起的小米,就是这一路线区别的生动例子,也是中国蒸蒸日上,西方惨淡衰落的最好注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