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主席 20240406
按:有的人问,最近国内国外议题很多,你为什么突然要花很多时间与篇幅写钢琴及孩童教育?回答是,我是一个父亲,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我也特别考虑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应未来时代的教育,不仅关乎我自己,也关乎于这个国家。据说中国有2,000万学钢琴的儿童,每几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在学钢琴,覆盖率之广,渗透率之高,或为全球之冠。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在步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全社会寻求新质生产力转型、新生代年轻人面临未来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年代,中国家庭的课外教育资源投入还停留在一两百年前的欧洲中产家庭,到底是否合理?我们的教育是否与时俱进?我们是否在让自己的孩子做好准备?我们是否会让孩子被时代淘汰?我们在本篇接着讨论,如果不学钢琴(或其他学习周期较长的乐器的话),应该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不妨先从音乐本身开始。
1.普通人家庭为什么要学钢琴?从18-19世纪的欧洲到当代社会
2.钢琴教育为什么如此受到当代中国家庭的欢迎
3.钢琴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4.哪些家庭和孩子更适合学钢琴?
5.不学钢琴的话,学什么?
学钢琴似乎能帮助家长同时“解决”许多的痛点需求问题。根据最新的分析,如果孩子不学钢琴(以及其他一些时间周期长、投入大的乐器教育)的话,该学什么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如果您和家人正在纠结学龄前及小学阶段的孩子应该在课外学什么,可参考本文。
首先,再次明确几个观点。
第一,18~19世纪欧洲上层及中产家庭学习钢琴时的历史背景及社会价值已经不复存在,在给面向21世纪孩子制定能力培养计划时,必须考虑未来时代,让孩子对未来做好准备(参考笔者文章《AI时代的三大能力(暨教育目标)——关于AI与教育的问答
第二、钢琴学习并不是适合社会面上所有的儿童的,只适合特定人群;
第三,客观来说,钢琴学习对孩子是有帮助的(恐怕比孩子什么都不学要强),但对大多数儿童而言,钢琴学习的投入产出比是很低的,而且因沉淀成本巨大,有很强的路径依赖风险(硬着头皮继续学,继续考级,直到完成目标为止);
第四,必须考虑学钢琴的机会成本,即孩子(与家长)在投入这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学钢琴时,到底放弃了什么?孩子能不能学点其他的东西?
第五,孩子通过学钢琴所获得的能力与好处,是可以被“分解”的,可以通过其他活动“补足”——而且,不仅仅是“补足”,而是更好——通过参与其他活动,获得更有效、更高质量、更能面向未来、更适应孩子自身的回报。
以下为具体内容。
1)音乐教育
很多人看重钢琴的原因是认为:钢琴教育属于音乐教育,与艺术、审美、修养沾边,这是其他教育(例如体育运动)所不具备的。
这里我表达几点个人看法。
其一,钢琴教育不等于音乐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当代钢琴教育与训练的本质,是训练肌肉记忆/身体记忆,完全与乐器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讲,钢琴训练其实是接近体育运动员的。一个人钢琴弹得好,只是他的技能、记忆好,就是高级匠人,但不代表这个人有“文化”,不代表他对艺术、历史、哲学有学习、有积累、造诣、有观点、有看法。还有不少复古恋旧的人认为,过去的演奏家都是文化知识分子,都是大“师”,现在的更像匠人。一方面这只是把过去的演奏家给美化了,他们并没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过去的演奏家的教育环境里可能更重视“文化课”和综合修养的提升,而现在的教育则更注重身体技能的训练。诚然,一个人要在钢琴上超脱“匠人”,真正精进,甚至成为大师,是需要有文化水平的,但这些文化水平可以在后来补足,比如年纪更大的时候——而不是四五岁到十来岁的时候(一般人从学琴,到考过九、十级的年纪)。所以,钢琴教育不等于音乐和文化修养教育
其二,并不需要通过钢琴获得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要提升文艺史哲等文化修养教育,直接“上文化课”就可以了,而且不局限于音乐:电影、摄影、文学、诗歌、话剧、雕塑、建筑、装置艺术,艺术史、时尚、烹调、全品类的艺术,远远不仅仅是钢琴。
其三,音乐素质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文化资本”,更多就是个人爱好。如果在100~200年前,欧洲知识分子聚在一起是要聊音乐文学诗歌艺术的,不懂音乐和文盲无异;如在中国,知识分子则要聊书画,聊诗歌,聊文化上的追求和爱好,不会舞文弄墨就等同于文盲。在过去的年代,文艺史哲都是上层社会、精英社会掌握的“社会资本”,可以用于区别阶级/阶层。及至十多二十年前,唯有一项音乐技能还有点社会功用,就是唱歌——与同事和朋友在卡拉OK高歌一曲。但即便这个活动形式也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天,音乐基本属于“个人爱好”,谈论音乐只在特定的人群中有效,对音乐的爱好绝不比其他爱好更“高级”,围绕流行音乐八卦以外的严肃音乐话题只适合被局限在“私域”——例如,不要出来宣称你喜爱收藏瓦格纳,对巴赫键盘作品或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演绎版本很有心得,特别喜欢70-80年代的德国试验摇滚与实验电子,及本世纪以来的欧洲新民谣——除了小圈子外,其他人不会觉得你素质高,只是觉得你是书呆子,甚至“不太正常”。简言之,音乐素质、音乐修养在今天已经没有了光环,不再是一项享有特殊地位的“社会资本”。今天的精英在一起谈论的更多是国际国内时局与政治、科技新知、经济金融、生活方式(包括旅行、饮食、运动、养生)等。这些知识,才是当代精英阶层的“文化资本”。所以,音乐教育已经丧失了过去的社会价值。而我们现在讨论的还不是泛泛的音乐,而是钢琴;如前所述,钢琴教育又不等同于音乐教育,更不等同于文化教育,钢琴距离今天文化精英们的“谈资”就更远了。
综上,我们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音乐教育、对待钢琴教育,确立一个更加现实、平衡的音乐教育目标:
第一,将音乐看作孩子应当发展培养的一种个人修养、个人爱好、个人素质,这里,“个人”加重点号。音乐就是个人修养,不要赋予音乐过多的“社会价值”; 
第二,利用音乐为孩子赋能,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与音乐的长期健康关系。重点重在挖掘孩子对音乐的真实爱好、真实兴趣,与音乐建立一个丰富的、立体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关系;提升孩子的审美与感受力;让孩子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情绪、情感力量;待孩子长大后,可以毕生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在人类音乐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终身受益于音乐,并传至下一代;
第三,处理好音乐与孩子其他的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除非孩子特别适合音乐,要将其发展成为毕生事业,否则要注意避免片面重视音乐,过度的重视音乐,甚至让音乐与其他爱好及能力培养产生“对立”(往往由于乐器训练占用的时间过多)。 
前一篇文章已经介绍了哪些孩子(及家庭)适合进行高强度的钢琴训练(《钢琴,学还是不学?(3)哪些人适合学琴》那么,对于其他的孩子,应当进行什么样的音乐教育呢?——需要“音乐通识教育”,最终变为音乐素质(music literacy、music-savvy)。   
a)灵活、多样化的乐器学习学习乐器是让孩子接触音乐最直观的方式,而且学习乐器也有锻炼智力的其他好处。我的建议是:乐器可以学,但可以学多种与其,不用专注学一门、长期学一门。
——键盘乐:钢琴可以学,但也不一定非学钢琴不可,学电子琴也可以,核心是了解键盘乐。而且电子琴可以模拟不同的乐器,可以自行生成伴奏,形成更有表现力的音乐,实际上更能触达音乐的核心;
——弦乐、管学、打击乐都建议尝试,主要结合孩子自身兴趣;
——西洋乐、中国传统乐、世界民乐、古典、现代、流行都可以尝试,不设边界;
——学乐器旨在融会贯通,弄通音乐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表现形式、特点,与音乐的关系,以及乐器与乐器之间如何发生作用;
——注重乐器教育的社会性,学习有“团体属性”、“社会属性”的乐器:钢琴的问题是:基本是“单干户”,孩子自己练,锻炼不到社交,甚至“反社交”(即不利于社交)。社交又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核心技能,因此,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乐团,参加团体演出。这时,就应根据社会需要、团体需要去选择乐器。例如可以学习管乐,因为所需时间周期更短。乐器学习的社会属性应当被纳入学习的目标。(有的乐器,例如如吉他,是流行音乐要素,社会属性特别强,但这些乐器也可以等孩子更大一点自己去学);
——“形而上”的乐器学习法。对于培养音乐性、音乐能力而言,了解的乐器越多,越有益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但这不意味要花大量时间去精通不同的乐器,而是相对熟悉一两种或两三种,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接触更多的几种乐器,但只需要形成一定的认知,不需去精通。学习的目的,是了解不同乐器的属性、特点、相互关系、共通性、音乐性,这样,了解的乐器种类越多,类型越丰富,对理解越有帮助。这和学语言的道理类似,在现代社会,除非有特殊需要,否则并不需要精通那么多的语言。在母语之外,应该先熟悉掌握一门(例如英语),其他语言一般性的学学即可(有强烈的兴趣爱好除外)。在有了一定的跨语言基础后。学习语言学(linguistics)其实比专攻一门语言更好,更能掌握语言的精髓。         
对于音乐通识教育来说,“学乐器”不在于精通哪一门,不在于考出多少“级”来:学乐器,归根结底是为了打开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是为了掌握一个自我调节情绪、娱乐、丰富心灵与情感的工具,同时也是为了多交朋友。
b) 声乐(唱歌)。
开启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会一点乐器肯定是有帮助的,但不一定非要通过乐器,因为人声本身就是乐器,人声本来就可以表达音乐,而且可能是表达音乐最好的方式。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数学校音乐课的内容主要就是唱歌。除此之外,孩子还可以进一步学习练习歌唱,包括上专业一些的声乐课,参加校内校外的合唱团组织,以及自己业余闲时练习。如果父母家长喜欢唱歌的,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唱。
下面进一步说说唱歌的好处。
第一,从学习的便利性角度讲,声乐/唱歌有很多好处:
——不需要依赖乐器,随时都能唱;
——不需要依赖特定场景,洗澡时也可以引吭高歌;
——学习周期短,对很多音乐性很强的人来说,如果只是通俗唱法,为了音乐表达、娱乐、社交、并不需要很专业的学习,无师自通,多注意练练就能唱得不错;
——有很强的社会性,因其很容易与合唱等团体活动结合;
——与现实生活有强相关性:例如与娱乐活动(听流行音乐、唱流行歌等)是高度结合的。
第二,声乐/唱歌就是直接的音乐教育:
声乐不需依赖乐器这个“体外之物”,而是用人的声音,以人身为载体,直接的表达音乐、演绎音乐、创作音乐,是人与音乐最直接的结合。所以让孩子学习和练习声乐就是最直接的音乐教育,帮助孩子建立并提升音乐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
第三,声乐/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及认知能力:
孩子唱歌时,是用自己的声带发出声音,表达音乐。练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节奏、韵律,声线表达、声调选择及整个声音的运用,对培养言说能力、讲演能力及综合语言能力都有帮助。此外,唱歌一般需要歌词,通过唱歌,孩子可以吸收掌握歌词中的信息(包括词汇、句式、内容、内涵等),这是练习乐器所没有的。
第四,声乐/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提升社交技能/社会技能在《AI时代的三大能力(暨教育目标)——关于AI与教育的问答》里,我们看到,社交技能、社会心理技能等软技能是未来时代人才所需具备的核心技能。声乐是最有利于培养社交能力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歌唱是需要团队配合协作的:孩子大多数情况参加的是合唱,即便有独唱的部分,往往也需与其他演唱者及乐器进行配合。因此,经常参与合唱的孩子更能习惯团队合作,更能看到并感激其他团队成员的贡献,以及更加懂得如何与队友们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相比之下,钢琴这类乐器往往是“单干”,不仅不能提升社交能力,反而可能抑制发展社交能力。
另外,在当代社会,在音乐领域,最后一项具有社交属性的能力其实就是唱歌,场景就是与朋友和同事一起卡拉OK,或参加年会、拓展、才艺表演等。歌唱得好,能够直接帮助社交。
第五,声乐/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情感技能。
情感技能包括:对内,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抚慰自己的情绪,对外,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能够抚慰他人的情绪。当孩子们歌唱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声音、身体表达自己;在合唱的时候,则是与团队一起进行这样的表达。这种触达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与再创作音乐的活动,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情感,更好的控制情感,更好的表达情感。
有人说:钢琴也可以做到呀。答复是:等你能够通过钢琴自由表达、自由诠释,甚至开始一定的创作或再创作时,需要较高的钢琴技能。而唱歌更容易做到这些:不需要特别的训练,即能随时随地,以最直接、最有感染力的方式做到——不仅能够表达自己,还能感染他人,与他人直接互动,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与联动
第六,声乐/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以上种种,都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升自信。
但也要指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唱歌,因为音乐是讲天生的,有的孩子天生的音乐禀赋(即“音乐性”)可能就差一些,总是唱不好歌,并且会因为歌唱得不好而感到自卑。如果声乐都不好,那孩子其实应当“避免”音乐,乐器可能就不要学了,还是要有一些基本的音乐通识教育,但不要再将注意力放在音乐上,不要试图通过后天努力,“补短板”,寻求把自己的自信重新建立在音乐上,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没有必要。“天生我材必有用”——把时间投入到孩子擅长的领域去。
c)音乐欣赏(听音乐),不设边界
音乐欣赏其实就是听音乐。这个在课外就可以进行。我的个人建议:
第一,要保证广度,不设边界,让孩子广泛接触不同门类的音乐,从古典/传统到近现当代,从中国到西方到全球,从高雅到通俗,不同风格全部都要尝试,让孩子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音乐表达,有了广泛的积累,孩子才能对音乐形成认识。
第二,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但也不用刻板执行。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是一样的:初级阶段的欣赏者只能理解具象和简单的东西,到了高阶,就喜欢更加抽象晦涩的东西,并开始追求结构的复杂性、张力、冲突、突破常规、不确定性。这就是审美的复杂化。所谓循序渐进,即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可以多让孩子听旋律和结构比较“简单”的音乐——我们看那些适合“胎教”或“幼教”的西洋古典音乐就基本属于此类。这些音乐大多是西洋音乐里的宫廷派/古典主义派(标杆为莫扎特),同时也会包括一切其他时期及流派的音乐,特点就是旋律鲜明、结构相对简单,易入耳也能传唱。从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及建立理解的角度出发,一开始宜选用简单的音乐,但也不用拘泥于此,偶尔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复杂的、适合成年或资深欣赏者的音乐,让孩子看到人类音乐世界的复杂性。也许孩子会响应复杂的音乐,发生音乐认知的跃进。    
第三,要保证频度。尽可能让孩子被音乐的环境所包围。音乐可以只作为背景,而非主角(即要求大家停下来认真收听音乐),在家中要经常播放音乐;在出行时(例如在车上)要多播放音乐,将音乐变成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让音乐成为孩子的童年记忆,让孩子在成年后也再无法摆脱幼年即形成的对音乐的习惯与依赖;
第四,“形而上”的学习。提供音乐氛围很重要,但光听还不够,要和孩子一起讨论音乐,听了音乐后问孩子:这段音乐的特点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什么?孩子能不能理解这种情绪?孩子有什么问题?等等。并可问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音乐?我们是否人人都需要音乐?音乐与人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关系?与文学、诗歌、讲演等相比,音乐在形式和表达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在自然界中能不能找到音乐?……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发散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纯粹只是引发思考。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自己也缺乏音乐修养,还希望补补课,恐怕一时半会很难给孩子提供这些音乐熏陶”——这个情况可能是适用于大多普通家庭。而在上篇《钢琴,学还是不学?(3)哪些人适合学琴里,我们也已提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一个父母/家庭和音乐没有特别强的联系,家长自身不能给孩子提供系统性的音乐辅导及资源支持的,那除非孩子有天才级别的天资,否则可能不适合花太多时间学钢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只需要力所能及的为孩子提供普通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了,不需将音乐作为孩子的重点赛道。
下一篇,我们讲探讨:除了音乐教育之外,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选择哪些课外学习——这些学习应当:1)同样也能提供学琴带来的好处;2)投入产出比更高、更经济;3)让孩子更能适应未来时代。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