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拙。
今天清明节,有的朋友可能刚刚扫完墓,还有的朋友烧完了香。
我特地等你们忙完了,才上来跟你们聊俩事儿,第一件事是我在经历祭奠亡人时留下的心理阴影。
第二件事,是介绍一位帮我驱散了阴影的朋友。
不瞒你说,我小时候在清明祭祖、鬼节烧纸时能放假都老开心了,参加葬礼更高兴。
我记得隔壁邻居老人去世,舞台一搭,就看舞女在棺材旁跳舞了。孝子贤孙磕完头,眼泪抹干,然后一起看跳舞。
当年的村子里还有跳脱衣舞的,我在网上找了下,类似于这种
当我长大,真正经历亲人去世,成为了葬礼的主角,这时有人在我耳边说——
“吉时到了,不许再哭,去看跳舞。”
我越来越觉得这不合理,甚至诡异。为什么一个人死去了,但留给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悲伤、怀念的时间那么少?
我前两天和朋友聊到这事,她跟我说,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她长辈去世那天,她被大人关在屋子里,没能亲眼见到死亡是如何发生的。也没人为此作出任何解释。
她只记得家中举办了热闹的葬礼。大人们也不太悲伤。因为长辈去世时已经80岁。算喜丧。
而我另一位朋友,她外婆得了癌症,全家人默契地对外婆隐瞒了病情,怕老人听了接受不了。
除此之外,她的外公也被家人隐瞒了真相。讲述时,朋友问我:“你知道人死了,手会慢慢变凉吗?”外婆临去世前,外公还不停地让人去打热水,用毛巾一遍遍给外婆擦手,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子会死。只以为她冷。
朋友对我讲完这些事,眼泪要出来了,还想憋回去。我给她找了纸,鼓励她哭。
我希望当年她忍住的那些不该忍住的难过,至少此刻能释放。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到了这种类似祭奠亡人的节日与时刻,会下意识躲避——
因为我无法做到不停劝慰着那些失去亲人的人“节哀顺变。”
我只想静下来听听他们有多难过,而不是催促他们尽快从悲伤中“走出去”。有时我看到逝者家属自己也在尽可能让葬礼更体面热闹,让前来吊唁的人更满意时,我挺心疼他们。
这就是我关于此事的阴影,我隐约感觉这种现象是不好的,但也说不出哪不好,也不知道该如何做。
直到我遇到了一位朋友,入殓师孙留仙。
她可能是我的作者里,在面对死亡这件事上最有经验的人。她16岁入行,至今已经送走5000位逝者。
她不避讳死亡。
她敢跟尸体睡一张床;还会跟尸体唠嗑,在帮被碎尸的女孩缝补肢体时,她说:“我手糙,你忍着点疼。”
她知道如何尊重逝者。
每一位被送到她手上的逝者,都会得到一个独特的送别仪式。
她请死在春节的老者吃饺子,也会为死于车祸面目全非的死者,画上头发再火化,她甚至为一位死去的爷爷和活着的初恋女友在殡仪馆举办过一场婚礼。这对情侣因误会分开,下半生没再见面。奶奶说这一刻,自己等了40年。
更重要的是,她知道如何在身边亲密的人逝去时,表达悲伤,获得力量。
孙留仙第一位客人是自己的姥爷,除此之外,带领她入行,被她视若母亲的师父,也前几年去世了。
而孙留仙从不在那个时刻让自己憋着,这个东北女孩,大大方方哭起来,诉说对对方的不舍。她知道,要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才能帮亲人们收拾上路前的妆容。
她写下了这些关于死亡的故事,并在记录的过程中,得到一个小小感悟:死亡从不代表消失。
她发现自己记录的越多,那些逝去的亲人在自己脑海里越清晰,而且不断为生者们带来正向的反馈——
在她的故事评论区里,读者会被打动,会想要通过回忆来释怀,所以经常出现一种评论格式“我的妈妈/我的爷爷/我的亲人……”
这些都是读者的私人经历,大家讲述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已经离开的,又对自己最重要的人。
评论区里这些无比珍贵的记忆也在持续被人看到、被人认识,影响一些人。
我猜,这大概就是正视死亡带来的力量——帮我们更勇敢地面对悲伤、接纳错过和遗憾。
我希望朋友们如果有时间,也可以读一读孙留仙的书《天堂没有入殓师》。
这是一位入殓师在自己的入殓工具旁拍的照片
这是一个误以为自己离死亡很远的95后女孩,从恐惧死亡、理解死亡,到最终从死亡中获得力量的真实经历。
当然,我更希望的是今天的留言区,就是一张能为朋友擦去眼泪的“纸巾。”
你也可以在评论区跟我讲讲你记忆中的那个人,在你生命中留下的最重要的片段,带给你的力量,或者就单纯说一说,她/他是一个多好的人。
今夜我们互相讲述、互相分享、互相陪伴。
希望这次讲述,可以帮你解开心结、好好告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