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远行客的匆匆之后
——评《北京三万里:重大时刻来华的那些人,那些事》
《北京三万里:重大时刻来华的那些人,那些事》是一部纪实作品,是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继《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后,牵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的又一力作。
本书共14章,完整记述了15位耳熟能详的外国人,如马可·波罗、汤若望、埃德加·斯诺、小泽征尔等,在北京的“破冰之旅”背后的精彩故事,读者能从发生在他们身上“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的故事,深刻感受到北京的开放与包容,北京真实的张力,文化的醇厚。
这是一本高质量的纪实性作品,一本值得一口气读完的图书。仔细阅读后,我有两点感受:
一.深度叙事中突显主流价值。
2007年《北京日报》创办了《纪事》栏目,《纪事》栏目由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负责采写,17年来栏目组始终追求深度叙事,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当道,大众阅读愈来愈碎片化的背景下,坚持以两周一期的频率,每期以一万两三千字的篇幅展开一个故事,力求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地呈现整个事件,在可读、悦读、深读中传导主流价值,被赞为“反浮躁的写作”。17年的积淀,他们采写了大量有影响力且极具可读性的纪实作品。其中多篇内容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杂志转载,编著出版《初心与抉择:转折关头的中国共产党人》《旧京图说》《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等图书,也深受读者喜欢。
在这本书里,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写作小组,坚持思想性与深度叙事相结合的指导方针,继续秉持延续了多年的创作态度,拒绝碎片化、娱乐化的肤浅内容,不道听途说,也“不唯书”,而是循着15位智者的足迹和目光,重回,重温,重走,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书籍、档案,考察历史现场,最终重新叙述了他们的“北京印象”,如同在讲述一场流动的盛宴。
这15位外国人中,有探险家,有文学家,有音乐家、有时尚设计师,还有传教士,物理学家和政治家。其中不乏在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中国的人,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国带来了新思想和新变化,中国也迅速做出反应,取其精华而用之,以热情回馈他们:
汤若望是《崇祯历书》的主要编纂者之一,全面介绍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 长达137卷的历书中,甚至包含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学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内容。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北京写下《红星照耀中国》,把中国共产党介绍给全世界,也吸引了更多中国有志青年入党。
波伏瓦在中国实地观察后,写出一部厚达500余页的著作《长征:中国纪行》。几乎讨论了关于中国的一切。
作为20世纪70年代到中国的第一位时尚大师,皮尔·卡 丹从1978年至2012年到中国来了近40次。中国给了他灵感和财富,他则把秀场、模特和五彩斑斓的服饰带到了中国……
这些“破冰之旅”对今天仍有启示意义。重拾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中这些片段,读者可以窥见西方近千年中国观的演变过程——从极为倾慕,到逐步渗透。通过解析这一过程,读者将看到中西关系演变的一个侧面——西方视野里的北京形象。更重要的是,本书试图探寻那些交流中的改变和挫折,以及一个个转折时刻北京的变与不变,寻找当下中西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借鉴。
二.细节化地呈现事件的同时给予读者酣畅的阅读快感。
自元代以降,外国人源源不断地走向北京。从马可波罗算起,700余年来,古都北京以它的开放包容,接纳的外国友人数不胜数。作为进入中国后的首要目的地,北京的城市文化、风土人情、建筑园林都成了他们考察、记录的对象。围绕这座古城和享誉世界的大都市,来京的外国人撰写了数量众多的纪实作品,“北京印象”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并非“奇货”。
本书并不局限于仅仅呈现他们的“北京印象”,而是试图用回望者的全能视角,揣摩破冰者一路走来的感触与纠葛。美国史学家史景迁说,“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本书所要寻找的就是那些比小说还要离奇的细枝末节,作者在查阅大量资料、走访多位专家的基础上,探寻中心文化交流中那些会心一笑的“相遇中的偶然,碰撞中的纠结,互动中的复杂”:
马可·波罗参加忽必烈的生日宴会、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北京打擂台、一代诗哲泰戈尔访华,在宴会上鲁迅拂袖而去、美国记者斯诺听说午夜谋杀案后惴惴不安、古巴领袖切·格瓦拉因中苏矛盾左右为难、大江健三郎看鲁迅手稿时痛哭到失态、小泽征尔听《二泉映月》激动下跪、皮尔·卡丹在太庙举办时装秀被嘲有伤风化……
如本书介绍埃德加·斯诺在北京的生活环境时,引用了社会学家陶孟和曾做过一系列关于北平人生活支出的调查。“据《北平生活费之分析》记载,当时北平普通小学教员的月薪在 40 至 50 元之间,普通家庭大多只租三五间房子,房租在 5 至 7.5 元之间。与之相比,在华外国雇员的收入则高得令人咋舌。1928 年,担任《纽约时报》驻平记者的阿班,每个月稿费达 300 美元,是普通北京市民家庭好几年的收入。虽然斯诺并没有提到自己刚刚定居北平时薪水几何,想来与阿班也差不多。”令读者一下子对北京当时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收入水平对比有了直观的了解。
再如分析汤若望是否真的是农历的制订者时,作者去采访了中国古观象台的工作人员。肖军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得出了结论:“汤若望只是基于欧洲的天文学知识,采用更精确的计算方法,对中国传统农历进行了修订。”有理有据,用专业知识打消了部分人对“中国农历的制定者竟然是个洋人”的疑虑。
本书特别注重细节的把握,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轶事、趣事、尴尬事,有史、有料、有趣,事事引人入胜,在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宴”里,凝聚着古人与今人、中国人与外国人,诉不尽的体验、想象和记忆。
 跨越三万里时空,跨越东西方文明,不是在最美的时光,而是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刻,如元代建都、清初历法变革、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中日邦交、改革开放等,15位外国名人带着好奇与向往来到中国,在北京或安家,或短游,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足迹。对中国来说,他们不仅是过客,还是报信的人,是破冰者,是开启中国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对北京的凝视,也将跨越历史和未来,为当下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借鉴。
- 推荐阅读 -

 留言互动 
北京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我们将在精彩留言中 随机抽取 2 读者
获得赠书《北京三万里:重大时刻来华的那些人,那些事》

— THE END —

MORE
灼见热文 
◐◑看了全网窒息的“蛋糕店事件”,我终于明白,有些孩子一辈子也富不起来!
◐◑刘瑜:我认识大量平庸得令人发指的文科博士
◐◑闹大了!河南开封的“王婆”火出圈,背后有高人指点?
◐◑看完1959年毛泽东回乡为父母扫墓,我才顿悟中国为什么要有清明
◐◑熬夜一时爽,身体里面火葬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