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农种业”)于2023年4月28日申报北交所IPO,11月30日北交所上市委将审议其股票发行上市申请:
这不是康农种业被安排的第一次上市委会议,在此前一次上市委会议中,康农种业被暂缓审议,彼时上市委主要关注康农种业的重要客户四川康农的终端销售问题以及向个人农户采购的真实性问题
关于康农种业
康农种业主营杂交玉米种子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按产品和销售模式分类情况如下:
如上,公司既属于农业企业,又是以经销模式为主,交易所在审核时必然会关注公司销售的真实性。
上市委会议中提及的四川康农属于一个什么角色呢,四川康农即四川康农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为康农种业原控股子公司。
公司曾经持有四川康农51%股份,后在2020年上半年将这51%股份转让,四川康农自2020年10月开始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然后,在报告期内,四川康农每年为康农种业贡献的收入逐步增长,到了2022年贡献了2,000余万元收入,占康农种业总营收比例在10%以上:
这么一个“特殊行为”得到的重要客户,交易所关注向其销售情况是必然的,在问询函内交易所问及了四川康农与康农种业另一大客户智慧高地的关系,发行人与四川康农之间交易的公允性、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其他资金往来情况等问题
智慧高地和四川康农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呢,这两家公司都是康农种业报告期内的前五大客户,智慧高地这家公司是刘玉成实际控制的企业:
而四川康农呢,其股权演变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先是2020年康农种业退出,贺利强等人接盘,然后贺利强等人减资,刘玉成进来后,刘玉成成了单一最大股东:
但是,在康农种业的招股书前五大客户那边,又没将四川康农合智慧高地合并披露,因为刘玉成解释智慧高地他不实际管理,只是财务投资。
这,呃,恕笔者认知有限,一个普通的小公司,单一最大的股东竟然不算是实际控制这公司的,说是只是投了钱,虽说笔者知道一些老板会找人管理企业,但是直接说完全不控制、过问这家投资的公司,可能吗?更何况交易所还发现上述两家公司的工商登记电话是相同的
中介机构为此好一顿解释。此外,康农种业还比较了向四川康农销售价格和毛利率的公允性情况。
不过很显然,在前一次上会中,康农种业和中介机构的解释并没有得到交易所认可。康农种业被暂缓审议了。
中介机构最新核查情况
针对前文中上市委问询的四川康农的流水和终端销售等情况,中介机构进行了补充核查:
中介机构核查了报告期内四川康农的销售收款情况:
核查了四川康农的存货流转情况:
还抽样走访了四川康农的下游客户,走访的数量真心是不少了:
当然,肯定还核查了四川康农的银行流水情况。起码从上述程序来看,康农种业和中介机构的诚意是给足了,就看交易所认不认可了
从报告期及期后康农种业业绩情况来看,其利润情况倒是尚可:
总结
看到同僚们做的项目一个个核查程序都这么卷,笔者真是很怀念以前核准制的时候啊。那时候虽然反馈意见不公开,同业、友商们财务方面的核查程序、反馈资料无从查找、学习,但是起码从业人员干的不那么累啊,财务核查程序做的不那么头大啊。
但是想想这又能怪谁,还不是一个个此前暴雷的项目让监管力道越来越大,监管要求越来越细化,而且就这都还有很多上市后就被发现财务造假的项目
但是,反过来又想想,制度不改,还是重罚中介机构、轻罚发行人的话,这个势头不会被扭转,从业人员们还是要扎堆到底稿里,去发现企业价值、了解企业未来成长性的时间还是会依然那么少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