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88619.SH,以下简称“罗普特”)是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一类的产品的,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罗普特于2020年5月14日申报科创板IPO,2021年1月19日证监会核准了罗普特的IPO发行申请,最终罗普特于2021年2月23日上市,整个审核期间也就9个月,时间可谓是相当快了:
然而公司上市以来的业绩是真的很难看,公司2021年上市,除了上市当年业绩亮眼一点,上市次年竟然巨亏1个多亿,而且这亏损不单是费用增加导致的,而是公司营收有相当程度的下滑所致:
笔者其实觉得很多公司上市当年和次年业绩有点下滑有时候还是说得过去的,毕竟上市后集中确认的一些上市相关的费用以及募投项目可能转固后增加的折旧、摊销费用都会降低公司的利润水平。
但是像罗普特这样下滑的这么离谱的,其实不算太多,当然笔者前段时间分析的江波龙也是一个典型,具体可见:
但是话说回来,江波龙有可能是因为产业周期正常波动所致,但是罗普特的财务造假已经坐实了。
01
上市刚满两年就坐实财务造假
罗普特是2021年2月登陆的科创板市场,2023年5月17日就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终于11月1日公告《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至此,罗普特的财务造假被实锤,具体情况如下:
离谱,太离谱了。总结一下,罗普特调增前后的营收和净利润情况如下:
如上表所示,2020年净利润直接从1.5亿元水平到3000万元水平,调减了78%!
我们再来直观对比下发行人调整前后的经营情况:
调整前,罗普特展示出来的在审期间及上市第一年的业绩为欣欣向荣,而调整后的业绩情况呢,实质就是2020年就已经是一家盈利水平很薄弱的公司了。
02
当年募资可一点都不手软
就因为发行人展示出来的差错调整前的业绩指标是一直向好的,所以证监会安心给了批文,然后在发行定价时估值也是按照2019年度的业绩来的,估值略微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市盈率:
发行人本计划募集6.7亿元,最后募集金额为8.18亿元:
从上面可以看出,2019年是发行人业绩的最高峰,而发行人刚好以2019年利润定价发行,违规多募集了多少资金就不言而喻了。
而且即便是证监会晚一点给批文,哪怕是让发行人更新了2020年年报后再给,发行人2020年业绩已经提前策划好了,发行人甚至会以1.5亿元的净利润来确定发行价格,那个时候发行价格就更虚高了。
事实上也是发行人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并没有好看到哪里去:
还是应了那句话,上市即巅峰。
03
审核期间曾关注过收入确认是否审慎
发行人2020年和2021年业绩有问题,收入调减了相当大。关键是,在审期间,监管机构也曾问到罗普特收入确认是否审慎的问题:
公司的各类产品类型及其收入确认方法如下
保荐机构和会计师当时的核查结论如下:
当年口口声声的承诺发行人在合同签订且项目竣工验收后确认收入具有谨慎性且符合会计准则,那为何证监会的处罚意见中显示相关商品的控制权在罗普特确认收入时并未转移至客户。同时,除按照供货协议约定交付相关商品外,罗普特还须提供项目方案设计、组织项目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配套服务。
既然罗普特还要提供那么多服务,那当年那个竣工验收的结论又是如何来的呢,笔者这里还真有些疑惑了?
难道是因为正好到了临近给发行批文、上市的时点了,发行人不想错过这来之不易的时刻,不可能眼睁睁就看着业绩下滑掉,再次遥遥无期的等批文,所以就有了前面的激进确认收入然后被抓包、被处罚的一幕了?
至于中介机构有没有责任,不好说,这个还是要等证监会的论断。
04
总结
各位读者一定还有印象,今年以来,科创板上市公司紫晶存储和泽达易盛相继因财务造假被处罚、被火速退市,两家公司上市时间很短就暴雷了,两家公司的中介机构也相继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如今罗普特作为另一家科创板新上市公司,也是上市后不久就被实锤财务造假了,瑟瑟发抖。唉,还是那句话,各位从业人员做项目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啊,多做一些核查程序,总没错的。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