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昨天我们发表了2023年IPO上市企业发行费用汇总,具体可见:
今天我们来看看2023年IPO审核情况。整个2023年共安排了323家次企业上会,其中279家通过审核,9家取消审核,23家暂缓表决,12家被否,整体通过率86.38%。相比之下,整个2022年共安排了582家次企业上会,其中526家通过审核,25家取消审核,4家暂缓表决,27家被否,整体通过率90.38%,通过率较上年可谓是明显降低。
但是我们也知道,由于上半年是全面注册制彻底开闸的时候,下半年以来审核环境变化较大,如果具体到上下半年来说,上半年共安排了207家公司的审核,下半年仅有116家,几乎才是上半年的一半,审核速度明显放缓
分板块来看,各板块通过情况如下:
各板块通过率中,上证主板通过率最高,整体通过率高达91.23%;而2023年通过率最低的为科创板,只有73.17%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度科创板的通过率可是高达97.60%,甚至创造了整个2022年无一被否的记录。
这一前一后的差别不可谓不大,笔者还是想多提一句,这两年来,最吸睛、引起高度关注的几桩财务造假大案可都是出自于科创板
经初步统计,今年共有238家公司撤回了IPO申请材料
2023年保荐机构、会所、律所排名
2023年过会企业中各证券公司保荐项目数量如下,联合保荐分别计算项目数量:
今年投行在审项目通过审核情况说实话和2022年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笔者2022年也发表过IPO审核大盘点文章,具体可见:
从两年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今年IPO审核通过方面,头部券商中信建投排名下滑较多,海通证券、民生证券表现强势,最令人意外的黑马竟然是东吴证券,今年强势杀入前十,不过东吴证券2022年度的业绩也表现不错,审核通过数量排在行业第13名!
除了上会企业,我们再来看看今年各投行撤材料企业情况:
经初步统计,今年共有238家公司撤回了IPO申请材料
其中撤材料数量较多的保荐机构的排名如上所示。
由上可知,总体来看,还是排名靠前的几家券商撤材料数量较多,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建投,今年过会只有13单,但是撤材料竟然高达16单,业务量有所下滑,需要加油了!
会计师事务所过会项目方面,天健、立信和容诚已经瓜分了47.36%的IPO审计市场份额,马太效应较保荐机构更甚。
不过很让人意外的是,审核通过项目数排名方面,往年的第一名天健竟然意外滑落到第三名;再结合笔者昨天的文章中也提及了天健今年的IPO审计费预计较往年有大幅下滑,第一大所的地位岌岌可危啊
律所方面,依旧是上海锦天城和北京中伦的项目数量较多:
2022拟上市公司利润规模
各板块过会企业利润规模分布情况如下:
从各板块的利润规模区间来看,创业板大多数企业的利润规模在[5000,1亿),其次为超过1亿元净利润规模的企业居多;科创板企业的利润竟然也主要集中在5000万以上,有点没想到;上证主板的企业利润规模多在1亿元以上,深证主板的利润规模与创业板类似,主要分布在[5000,1亿)以及超过1亿元两个区间。
总体来看,利润仍是监管机构审核的重要考量因素。
不过,这里笔者想多说一句,因为上下半年以来审核环境明显存在差异,因此如果细化到上下半年来看,下半年上会企业的利润规模总体上还是比上半年要高的,此处鉴于篇幅所限,不再专门列示表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留言获取原表格自行查阅。
被否企业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只有12家企业被否,明显低于2022年的27家企业,当然也是由于今年上会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了,而且想必不少企业一看风向不对,不等上会就先撤回材料了。今年被否企业情况如下所示:
关于被否企业汇总,由于篇幅所限,字体较小,可后台私信获取完整表格。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