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4日晚间,上市公司如意集团发布一则《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公告内提及如意集团采取预付货款并过桥最终转入控股股东如意科技账户的形式,违规将公司资金套取出去,形成资金占用。如意集团及相关当事人也因此被证监会处罚及市场禁入。
如意集团是2007年12月7日上市的,主营各类服装纺织品,属于是老牌上市公司了: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实现2.55亿元的净利润,累计分红9,110万元,分红率35.70%:
看着分红率还不错是不是,但是再想想如意集团可是2007年上市的,上市16家总共就赚了不到2.6个亿的净利润:
着实是太寒酸了,而且要是看扣非后的净利润的话,恐怕如意集团连2.6个亿的净利润都没有,毕竟按扣非利润来算,公司可是从2020年开始就亏损不少了:
公司累计分红分了9,110万元,那这么多年在资本市场融了多少钱呢:
公司从资本市场拿走了21亿元!
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而大股东呢,这十几年基本是一路走来一路减持:
初步统计来看,近年来大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合计减持套现金额超过3亿元,不过说实话,这个金额其实也并不大,毕竟公司作为一个纺织业企业,多年来股价并没有太大起色,再加上公司股本也并不高,基数在那隔着呢,减持能拿到的金额肯定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再想想的话,要是如意集团的股价足够高,盘子再大一点,这样大股东逢高减持、逢低吸入,那持有这么一个上市公司简直就不要太舒服了。
可能也就是减持金额不够诱人,所以公司才动起了其他心思来“违规套现”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吧,也就因此有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两件事。
总结
如意集团其实就算是大A股典型的标志性上市公司,上市多年盈利不算多好,分红也分了一些,资本运作搞搞,然后就是股东折腾股票、抛售套现等等。
反过来想想,老板辛辛苦苦让公司摇身一变成上市公司,要看着名下的股票有了估值,总不能一直让着估值就是水中花、镜中月吧,我身为老板也要生活不是。
上市了要我规范,也不能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也不能违法减持,分红嘛我业绩不太好一年也分不了几个钱,那我不就得在合规的情况下搞搞资本运作拉升下股价趁股价高了卖出去套现,如果这些还不够,那我也只能玩一些财务游戏,想办法再把上市公司的钱套出去。
只不过,预付账款等这些事因为被会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摆在了台面上被监管关注到了罢了: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