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世盟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盟股份”)可能有幸成为深交所上市委10月份审核的唯一一家IPO:
在前段时间的一篇文章中,笔者提及了,别说核发IPO批文,从国庆假期结束到现在的两周,深交所未曾安排任何一家IPO上市,具体可见:
现在10月份快过完了,结合昨天股市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行情,今天开盘也是很差:
世盟股份目前作为深交所10月份唯一一家IPO上会企业,也基本没跑了。既然能有幸被选中作为唯一一家上会企业,世盟股份的质地必然是相当不错的
发行人专注于为跨国制造企业提供定制化、一体化、嵌入式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包括运输服务、仓储及管理服务、关务服务。公司属于道路运输业。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如下:
如上,公司业绩表现还是相当强劲的,报告期内收入几乎翻了一番,净利润也是从6,000多万增加到1个多亿,甚至今年半年报利润就已经接近7,000.00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构成情况如下:
上述业务中,其中进口供应链综合一体化服务是,发行人协助客户办理原材料进口通关手续,并由发行人组织集运车辆运力按照时间计划,从港口提货并将集装箱运送至客户指定地点;出口供应链综合一体化服务中,发行人根据客户要求,去指定堆场提取空集装箱,而后将装好货物的重集装箱运入港口,进港后发行人协助客户办理出口通关业务。
其中干线物流服务指利用道路的主干线路进行的大批量、长距离的运输服务,是长距离、跨区域运输的一种重要形式。发行人通过分析客户及零部件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客户生产周期等数据规划运输路线,同时根据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重量、尺寸等数据,在不同的路线配置不同的车型,通过干线运输的方式将货物运输至距离客户最近的区域仓库或分拨中心,然后根据客户产线的需求,分批次将原材料及零部件运送至各个终端客户及生产线。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与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情况如下:
0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逐年降低
其实上面所有的数据基本都中规中矩,要说企业最引人关注的数据,可能也就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具体如下:
2020至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数据逐年在减少,公司对此解释如下:
说白了,就是公司收入倒是增长较快,但是很多都形成应收账款了,而公司对供应商呢,又是比较快速付款,不咋欠账的,尤其就导致了公司业务量是上升了,但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却在下降。
这在公司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变化中就能反映出来:
如上,2020至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增长了近1.9亿元,而应付账款仅仅增长了5,000多万元,相比之下,就导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咋优秀。
其实这一点笔者略微有点担忧就是企业给供应商付款这么及时,有没有可能说通过缩短账期来获得较为低价的采购服务的可能,包括客户端也是,有没有可能通过较长的收款周期来获取业务。当然这只是提一嘴,笔者也没任何证据。就是公司这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实在掉的太厉害了。
02
业务、财务数据表现出来的隐忧
其实公司除了经营现金流净额不好看以外,总体质地感觉上还是相当不错的,要说还有哪些方面笔者觉得可能有点隐忧的,就是公司如下业务、财务数据方面:
发行人主要客户及相关业务数据如下:
如上,在2022年度,公司各收入类比的业务量都有所下降,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在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单位收入提高所导致的。简言之,可以理解为销售量降低了,但是单价提高了,而单价上升这一趋势2023年1-6月好像并没有持续,单价的降低是否会引起未来公司营业收入承压还未可知,不过总体公司提供的审阅数据和全年预测数据来看,公司2023年的全年业绩还是很可期的:
除了上述方面,还有一点就是公司收入确认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
公司运输业务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这一点笔者还是有点吃不准的,公司的收入确认也被连续问询过两次。
其实公司运输业务每一单基本也就持续1-3天,笔者不确定公司具体在这么短的运输周期内是如何还能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是否涉及提前确认收入呢。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好像也就炬申股份和日日顺提到了按照履约进度来确认,其他几家好像都是按照服务完成后来确认的。
03
总结
作为10月以来深交所安排的唯一一家IPO上市委会议,其实总体来看世盟股份的质地是相当不错的,报告期内业绩增长也相当强劲,除了上述提及的问题,笔者也没感觉出来有其他太多瑕疵。
不过深交所安排一家质地相当不错的企业审核,在股市阴霾如此重的背景下,想必各在审企业心里也有点数了,可以大概对照看看自己的业绩是否属于中上层次那一拨里面的,如果业绩只是飘过审核线,那在这样缓慢地审核节奏下,恐怕面临的形势就不容乐观了。
但是笔者又不得不说一句,两创板块注册制开始、全面注册制开闸后放行的那些个企业,有多少是浑水摸鱼过的,估计企业自己心里会有数。但是这又能怪的了谁呢,政策的开闸、关闸是最大的原因吧,那两年多上市的企业中,无疑有不少是幸运的,是不是有相当一部分都有财务猫腻,恐怕就只有日后翻旧账的时候才知道了。
对于目前的在审企业,赶上这样的行情也只能说是倒霉了,能做的也就只有好好规范、好好做业务来提升业绩,迎接审核的考验了。祝各在审企业好运,希望你们的业绩都能坚持到见到曙光的那天。
毕竟,久违的IPO堰塞湖又来了。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