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春节假期马上就要过去了,下周一将迎来春节后第一次股市开盘了。节前资本市场的大消息莫过于证监会领导悄然换届,作为第一家证监系统出身的领导,其上任让人备受期待。
这不在春节期间就流出这么一则关于IPO的传言:
如上,上述关于IPO市场的传闻在各财经大V处传播,笔者不确定哪里是该消息第一源头,但是就图中截图的发声人标签还是某证券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作为业内人士,其应该了解资本市场IPO这一环节啊,笔者不确定他为何会传出如此消息:
800家拟IPO公司,只要是在排队了就不允许撤回材料,监管机构要一个个重审,对造假公司、券商、会所进行重罚?
这怎么可能呢?笔者认为这完全是没有任何可信度的消息啊。
注册制下这么多数量的企业排队,监管机构要一个个重审,试问采用什么形式、现场督导、现场检查?笔者已经不止一次的说过监管机构没有那么大精力挨个去把排队中的IPO公司逐个检查一遍的,顶多还是采取问询的形式、只不过可能审核节奏比以前稍微慢一点、问的细一点、企业排队等待时间多一点而已。
至于说,不允许拟IPO企业撤回材料,那恐怕更是无稽之谈了,监管机构没那么多精力检查、问询,还不允许拟IPO公司自行撤退、放弃IPO这条路,那是什么逻辑。
笔者还是坚持以往观点:
一是IPO顶多控一下节奏,审核形式还会一如既往,已经审过、过会的或者说待发行的也不会再去重审一遍,只要业绩达标、合规,该轮到发行了,监管机构会正常安排发行的。
二是监管机构应该把重点放在已经上市的,尤其是注册制以来已经上市的这些公司身上。毕竟IPO期间,不少企业可能确实处于一定的产业高峰期、多数IPO企业的业绩还是真实的,想直接查出拟IPO公司造假不算容易。但公司上市之后没有了券商和会计师的辅导、监督,在上市公司自行出具财务报告的年度,其业绩就可能会慢慢露出马脚。
这样一方面IPO细水长流的注入,另一方面通过上市公司严监管出清低劣企业,保证一定的退市数量、该赔偿投资者赔偿投资者,该重罚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就重罚,这样才能保证存量上市公司不至于激增,能保证市场动态平衡。
注册制实施以来,肯定有不少企业属于是浑水摸鱼成为上市公司的,要不然就不会有紫晶存储、泽达易盛这样的上市公司很快就暴雷的企业出现,关于这一点,笔者已经在多篇文章中做过分析了,此处也不再赘述。
话说回来,回过头看紫晶存储和泽达易盛都是上市公司不久暴雷的,起码IPO期间没有被问退,这真是说明在IPO阶段直接问出一家公司是造假的还是有点难的。而且这也和监管机构对IPO的审核尺度存在变化有关,毕竟全面注册制后IPO大跃进是不争的事实,现在觉得二级市场扛不住了再来收紧IPO审核,只能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多查一下已经上市的公司有没有猫腻可能更容易些

就简单聊这几句吧,新的一年会持续为各位读者贡献文章、输出自己的观点,感谢大家的支持。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