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月23日,证监会召开新一场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内就财务造假、拟IPO企业审核等问题做出了一系列回应。具体要点如下:
如上,证监会将持续投入人力通过年报审阅、历史数据对比、行业数据对比等识别造假线索,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在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列示了康美药业赔付案件和泽达易盛赔偿、赔付案件来表明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违法成本有了明显提升。
这一点的确是的,像泽达易盛联合东兴证券等中介机构合计通过IPO从市场上募集了4亿元资金,这罚款加上赔付就已经出去了3.7亿元了,更不用说对企业声誉等造成的影响了,违法成本相比以前的罚款60万真的是严厉很多了。
此外,对于媒体所提及的IPO倒查10年,证监会表示没有这一说法,但是将通过大幅提高拟IPO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严把上市关。
所以说倒查10年这样的说法,看媒体说的轰轰烈烈,怎么可能!顶多还是在已上市公司的监管上多放点人力,通过多种手段持续监督、发现上市公司有没有财务造假。
包括像此前媒体提及的800家拟IPO企业一个不许撤,全部重新查,笔者当时也说了,不可能,证监会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具体可见:
但是对于证监会提及将大幅提高拟IPO企业现场检查比例这一点,笔者倒是没有料到,目前的现场检查比例确实是不算多大,按照每年抽查3-4批,每年抽查20、30家拟IPO企业的规模,这比例不算高,至于将会把比例提高多少,笔者说不好,且听监管之言、观监管之行了。
在去年11月证监会修改了现场检查管理办法,至于正式稿何时出台,我们再看了:
在此前一篇文章中,笔者认为对于此前已审核通过、该给批文的IPO企业还是正常会给,顶多节奏稍微慢一点,从本周IPO批文核发数量来看,的确是这样。
近期获得批文企业情况如下:
如上所示,过去几周基本都是每周2家IPO批文的节奏,但是因为过去的春节影响呢一周的批文节奏嘛,所以本周给了3家IPO批文,所以从给批文的数量来看,节奏其实还是一如既往的。
不过有一点笔者也关注到,现在深交所创业板的批文节奏还是挺慢的,比如近期核发的一些批文的落款日期竟然在2023年9月,这表明证监会老早就把批文文件做好了,只不过没有发到企业手上罢了。
所以想让IPO完全暂停,那诸位想法可能要落空了,这既不符合监管机构的初衷,暂停IPO也让一众企业丧失了融资功能,不可取。
不过本周给批文的强邦新材和永臻股份,以笔者看来,企业质地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吧,比如强邦新材,看着利润近9,000万元,但是其报告期内业绩情况如下:
报告期几年,2022年业绩在8,000万元以上,不过接下来这家公司业绩可能已经走入下行通道,2023年预计全年业绩可能就算保住8,000万元的水平吧,再后来的业绩情况,笔者对该家企业保持谨慎怀疑态度。不过有一说一,强邦新材的营业收入规模确实是不错。
而且就这利润水平,已经比全面注册制放水那段时间很多企业的利润水平要高出一截了。
说完近期IPO批文情况,我们再来看看近期撤材料IPO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上述IPO企业撤回材料,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是IPO审核进程推进不顺利,比如博菱电器2022年11月就过会了,但是一直未能提交注册;再比如菲鹏生物2022年3月14日就提交注册了,但是一直未能得到IPO批文,至于是什么原因,相信各家企业心里明白。
在这里笔者小小提示下各在审IPO企业,其实看看目前的监管环境,再对比下近期得到批文的企业的审核进程,不难看出,假如您的企业是2023年6月之前提交注册截止目前仍未得到批文的;或者说是2022年12月甚至之前过会还未提交注册的,那真的要审视下自己企业的IPO进程是不是遇到障碍了。
总结
前面也说了,即便是强邦新材这样的利润水平,对比此前全面注册制放水那段时间不少得到批文的企业业绩规模也已经高出一截了。
以前注册制让不少企业鱼龙混杂、以次充好上市的情况不少见,这一点笔者提过好几次了,就看监管机构后面会不会清算了。
笔者像泽达易盛、紫晶存储这样的知名案件我们聊过,像上市后不久就被ST的富吉瑞这样的企业我们聊过,还有几家也是2019年甚至2020年上市的目前已经被ST了,要说当年不是鱼龙混杂谁信呢。
关于这些企业笔者后续还将继续推出文章与各位进行讨论,欢迎大家留言沟通想法。
但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也不需要笔者多说了吧。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