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月26日晚间,上市公司聚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灿光电”)披露了其2023年年度报告,这也成为两市第一家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一时之间聚灿光电走到了市场的聚光灯下。
1月份还没走完,仅仅过去26天年报就披露了,如果有效率,自然是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不过会计师既然能出报告、聚灿光电既然敢披露,就肯定是对年报的质量有相当信心了。今天我们就看看公司披露的年报,顺便一起聊一下聚灿光电上市至今的一系列状况。
上市7年合计亏1.8亿元
聚灿光电,主营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GaN基高亮度蓝光LED外延片及芯片。2017年10月16日,聚灿光电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潘华荣:
其实聚灿光电上市那会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多强,笔者这么回头看,聚灿光电那会能成功上市,完全是走大运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2017年10月份之前,IPO发审可是经历了相当一波狂飙突进,即便那会是在核准制下,那一年无论是IPO数量还是过会率都创了核准制实施以来的记录:
据统计,2017年全年发审委通过率高达79.33%,但是2017年这一切其实要分为两个阶段,10月之前和10月之后,10月之后新一届发审委上台,那时候发审情况风云突变,过会率仅为50%甚至不到50%,著名的七一、八一、五一事件(7家上会过1家、8家上会过1家、5家上会过1家)都是那时候创下的:
那时候笔者作为初入资本市场的新人,真是刚入行就感受到了资本市场寒冬
回到聚灿光电身上,它家是什么时候过会的呢,2017年9月6日,不得不说,真是走大运,要是再晚个1个半月上会,毫不客气的说聚灿光电绝对是躺在被否名单里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上市要趁早、规范要趁早啊。
然而毕竟上市时业绩就没多好,2017年上市至今公司披露了7份年度报告了,然而除了2023年,上市当年即2017年竟然几乎聚灿光电的业绩巅峰了:
2018年至2020年、2022年公司都是亏损状态,上市7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为-1.8亿元!为什么公司没有被ST呢,因为是否披星戴帽看的是净利润,而非扣非后的净利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虽然是亏损状态,但是公司通过卖资产或者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项目维持住盈利状态,这也保证公司上市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而且,即便是大幅扭亏为盈的2023年,其业绩增长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依赖于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所带来的货币资金利息收入。
如果单看公司营业毛利额和毛利率来说,公司2015年以来的具体情况如下:
如上所示,聚灿光电在IPO审核期间的毛利率基本都在20%以上的水平,然而上市后公司的毛利率骤降到10%左右的水平,尤其是上市次年毛利率竟然只有个位数的7.43%,毛利率的降低可以说是聚灿光电上市后经营情况恶化的一大原因。
对于毛利率的骤降,公司解释为竞争加剧影响,产品价格出现调整等所致。但是笔者不禁是想问,为什么上市前竞争就没那么激烈,既然上市对公司影响那么大,公司为何要一门心思的上市
上市以来一手募资、一手减持
既然公司一门心思上市,必然是上市好处多多,最明显的自然是账面股票的浮盈,上市至今公司股价走出过几波行情,不过由于公司确实盈利水平堪忧,最后股价又都回落下来:
而且股价的增长也引来各路原始股东的减持套现。据统计,上市以来,公司重要股东买卖股票情况如下:
如上,上市以来,公司重要股东都在减持,上述股东中潘华荣为公司实控人、徐英盖为公司发起人兼董事、王辉为公司副总、京福投资为公司IPO申报前一年入股的股东:
所以说上市减持套现能落袋这么多资金,不上市、上市后不去减持,那终究也只是纸面财富,还是拿在手里的才是最实在的。
一边是大股东持续减持套现,一边是上市公司持续向市场汲取资金血液:
上市仅7年,聚灿光电已经在市场上募集过3次资金,合计近20亿元!而这么多年来分红只有1亿元不到,毕竟公司上市多年以来亏多赚少:
总结
虽然公司多年陷入亏损泥潭,股东也在忙着减持,不过公司倒是有些经营指标还是不错的,比如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上市多年持续为正,主营业务造血能力还是很值得肯定的,而且上市多年来营收也在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公司多年来研发投入金额也在持续增加,不过研发毕竟需要时间来体现出成果,而且公司到底是真的研发还是纯粹做费用的研发笔者不太好下结论,研发的影响只有随时间推移慢慢展现出来了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