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谱润斯”)于2023年4月4日申报深交所创业板,2023年9月21日交易所向其下达了第一轮问询,不过直至近日海谱润斯才回复了第一轮问询:
海谱润斯问询回复进度较慢,主要与其受理后不久即被抽中现场检查有关,其是2023年4月14日即受理仅10天即被抽中了现场检查。而且那批现场检查就抽了海谱润斯这唯一一家,其运气也是没谁了:
公司主要从事于OLED蒸镀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提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如下:
如上,笔者感觉,海谱润斯被抽中现场检查可能也是和其经营规模较小有关,报告期内均不足3亿元的收入,却干到了8,000多万元的扣非利润,估计监管也想看看公司质地到底如何。
公司募资合理性充足吗?
报告期内,海谱润斯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情况如下所示:
如上,说实话公司这产能利用率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说,70%的产能利用率,说明公司生产线不少都是空置的啊,就这还要募集资金吗?
公司也对比了机器设备原值和产能的关系,2023年1-6月公司产量在年化后还出现下降:
当然公司解释是因为下半年才是公司的销售旺季,公司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公司本次募资5.7亿元,计划大幅扩大产能,产能扩张到什么地步呢: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计划扩大产能10吨/年,而公司目前这惨不忍睹的产能利用率下的产能是多少呢不足6吨/年:
笔者不禁再问一句,10吨您真的能消化的了??当然报告期内,公司还存在委托生产的模式,其中自主生产和委托生产模式下的销售收入情况如下:
但是委托加工即便也算6吨/年,在公司2022年产销率都只有76%的背景下,公司大举募资的合理性真的要打个大大的疑问。基于此,交易所也对公司的募集资金合理性发出拷问:
公司解释产能利用率较低原因如下,即公司存在专用生产线和切换产品停工的情况:
基于这一点,不说产能切换,就仅供应特定型号这一方面,说明有重要客户需要专门生产线生产特定型号产品,那我们就不得不聊一下公司的大客户集中问题。
对京东方的超高依赖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如下所示:
如上,不到3亿元的销售收入,其中有2.6亿元都是向京东方销售的,说的再难听点这就是一个京东方的代工厂吧,抗风险能力值得信任吗?
交易所也对公司的大客户依赖发出问询:
像这样大客户依赖的公司,你说它满足上市条件吗,满足,毕竟上市条件对此未做专门限制。但是这样客户依赖的属性就决定了它抗风险能力不行,上市期间总会披露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客户看到后发现你毛利率很高,不和你玩了或者让你产品降价,那你马上就变成个垃圾公司了。关于这一点,笔者此前分析过的案例就有现成的前车之鉴: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
前面提及了,海谱润斯曾被抽中现场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如下:
1、存货方面
2、成本归集方面
3、股份支付问题
4、信息披露问题
5、中介机构执业问题
就看前面几点来说,虽然检查出的问题数量着实是不少,但是总体对公司报表的影响倒是还好。
最终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相关事项对发行人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的具体影响如下:
如上,其实现场检查发现公司不合规情况倒是不多,但是就是前面笔者提到的其他问题嘛,那就各位看官自行判断了…
总结
注册制实施以来,本着信息披露全了、讲清楚问题了,只要满足发行条件一般监管机构不会否决项目的原则,很多企业都选择上市。
但是这其中真的是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像这样的公司你能说它什么吗,它除了规模小一点、对大客户依赖严重、产销率不高的背景下扩大产能合理性存疑,其他的笔者暂时也发现不了啥问题。
就这样的企业上市后,万一客户降价、或者停止合作,那公司业绩马上是坍塌式下降。但是还是那句话,你又能拿它怎么样。毕竟真到了上市那一天,还是会有很多散户会寻求上市首日大涨的博傻来认购股票,搞不好它家的股票到时候还被疯抢呢。哎,这就是我们股市的现状,没辙。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