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开卷有益
爱因斯坦曾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正在遭遇强烈的内心冲突、持续的精神内耗,你迫切需要的是:心智升级。
与知识和技能不同,知识学了容易忘,技能学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用,而一旦我们的心智开始提升和扩展,它就永远不会回到从前的限制和范围。同时,这个被提升、拓展和延伸了的心智,又能助我们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升级心智模式,日日是好日。
今天的推荐文章来自艾菲的新书《心智觉醒:我不介意会发生什么》。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通过心智模式的升级,实现人生破局。
面对痛苦的四层境界

我们的心灵本来就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击碎,这并不意味着内在的支离破碎,而是击碎外在坚硬的铠甲,让光芒和真正的东西由内而外地透出来。 
——斯蒂芬·吉利根
谁的人生,不曾经历痛苦呢?
按照亲身体会,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大抵是这三类:第一类是身体上难以消除的疼痛或不适;第二类是由身体上难以消除的疼痛或不适所引发的心灵和精神上的痛苦;第三类是因为遭遇外在冲突、分离、得不到、背叛、损失、失败、被批评、被恶意攻击、内在冲突与纠结、迷茫、嫉妒等产生的心灵和精神上的痛苦。
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去倾听来自不同的人的真实故事,而痛苦正是时常出现的主题。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人们看待痛苦的方式很不一样。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痛苦观”,而每个人不一样的“痛苦观”,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的人生。
在过去的人生岁月里,我对“痛苦”也有很多体验,围绕这个主题,我做了非常多的阅读、思考和观察。基于这些体验、阅读、思考和观察,我把人们看待第二类痛苦和第三类痛苦的方式划分成了四个层级,基本概括了我们看待痛苦的不同方式,也可以说是面对痛苦的四层境界,分别是:抗拒和逃避层级、臣服层级、转化层级、不介意层级。
01
第一层级:抗拒和逃避
学员晓勉曾跟我讲述自己被诈骗十几万元的心路历程。
事情刚发生时,他认为这是自己不可饶恕的“罪过”,为了不面对这个错误,他甚至考虑过自杀。后来,他的心头时常被一个非常强烈的想法萦绕:“我都犯下这么不可饶恕的错了,怎么还能和以前一样呢?”于是,他每天督促自己做各种各样的改变,包括早起、记日记、健身等。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忽然发现,就算做再多的改变,也无法弥补被骗十几万元的错误,这个想法让他陷入又一轮的痛苦。在那之后,他开始了每天打游戏的生活,工作没了也不去找。仿佛只有这样,才可以不必面对真实世界里的一切,而已经发生了的被骗事件也能被当作从未发生过。
就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把被骗一事看成人生中的重大污点,不仅自己无法面对,也从未跟身边的任何人谈起。慢慢地,这份不愿面对的痛苦变得越来越强烈,而他也终日沉湎在愤怒、自怨自艾、痛苦、焦虑、烦躁、自我怀疑等各种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
在被骗事件发生后的最初两年里,晓勉一直停留在面对痛苦的第一层级,也就是抗拒和逃避痛苦的状态里。
什么是抗拒?
抗拒说的是,当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情与早就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要求和期望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时,我们内心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抗拒——拒绝接受这个已经发生的现实,希望一切都能回到从前。这时,我们往往会说:“为什么是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怎么这么倒霉?”“这是假的,这不是真的。”
从本质上说,抗拒是通过不接受、自责、责备和抱怨他人等方式,对当下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大声说“不”。所以,抗拒痛苦的形式就包括了激烈的自责、怨恨、持续的抱怨等。
只可惜,“抗拒”不仅对解决痛苦毫无帮助,还会加深痛苦的程度。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事情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对痛苦,我们不能抗拒,因为越抗拒,就越痛苦。
那么,如果选择逃避,结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逃避说的是,当遇到痛苦时,我们埋头于其他事情,不去想这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假装一切都没发生过。这种逃避行为,往往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当感到痛苦时,我们常常会很自然地进入逃避状态,无意识地做一些转移自己注意力的事情。
刷视频、打游戏、喝酒,做这些事的确能帮我们远离现实中的问题或痛苦,当沉溺在这些事情中时,我们的意识会被弱化,这样一来,我们心灵和精神上的痛苦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直到有一天,之前一直逃避的痛苦从一个小洞演化成了巨大的窟窿,让我们避无可避,不得不直面更大更深重的问题或痛苦时,我们才会重新回归现实。
可惜,这时再去面对,常常为时已晚,对有些人来说,巨大的损失已经造成,再也无法挽回了。
我有一位学员就是这样。
在婚姻中,他一直不愿意面对与妻子的矛盾,也不愿意与妻子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相反,每当发生冲突,他都会逃避,要么出去跟朋友喝酒,要么躲在床上打游戏。
在最开始的那些年里,妻子总会非常生气地骂他,要求他跟自己好好沟通,哪怕是吵架也要说出来。但他依然不愿面对。他的妻子慢慢绝望了、放弃了、不再做这种无用的努力了,直到有一天,向他提出了离婚。在那一刻,他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正是最初对那些不起眼的冲突的逃避,才让这个矛盾的小洞演化成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再也无法挽回了。
这,就是逃避带来的问题,一方面,它会把之前比较小的问题拖成大问题,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另一方面,它还会让当事人的心智随着意识的弱化而逐渐退化和萎缩。
原本,我们的心智会因解决当下问题或痛苦而获得提升,但持续的逃避,会让我们的心智得不到相应的锻炼,在“不进则退”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弱。
如果一直用逃避的方式面对痛苦和问题,我们会慢慢变成心智弱小的人。这也是有些人虽然在生理上是成年人,心智却一直是小孩的原因。如果说锻炼身体是我们身体成长的必经之路。那么用正确的方式面对痛苦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意识发展、心智成熟的必由之路。
同时,长期逃避痛苦还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逃避人生的痛苦,你就会患上神经官能症。”
当我们以沉迷游戏或酒吧来逃避痛苦和问题,并认为痛苦和问题会自然消失时,其实我们是在为未来的自己制造更为严重的问题与痛苦。
02
第二层级:臣服
学员晓勉在被骗事件发生两年后,他对待痛苦的方式终于从抗拒和逃避转变到了第二层级,也就是臣服层级
什么是臣服?
臣服说的是,轻快地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像杨柳接受风雨,水接受一切容器那样,也就是全然接纳一切已经发生的事实。所以,在臣服状态下,我们会对一切已经发生的事情说“是”,说“OK”。
因为痛苦是一种因抗拒而愈发深重的力量,它遵循的规律是:愈抗拒,愈痛苦;愈接纳,愈轻松。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次向痛苦臣服的机会。
第一次臣服的机会是向当下已经发生的现实臣服。承认现实不能改变,它已然发生。当我们能够完完全全地臣服和接纳已经发生的一切时,我们就不会再有消极的心态,也不会再有心灵和精神上的痛苦。虽然确实被人骗了十几万元,但是因为我们没有抗拒这个已经发生的现实,所以我们既不会怨恨他人,也不会痛恨自己。
第二次臣服的机会是向内心的痛苦情绪臣服。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外在已经发生的状况,那就接受自己内心的状况。什么意思呢?如果被骗十几万元让你深陷痛苦,那么此时你就不要再去抗拒这种痛苦的情绪和感受,而是允许它如实地呈现,向内心不断翻滚的痛苦臣服。然后,在不给它贴心理标签的情况下去觉察这些痛苦的情绪,甚至欢迎它们。慢慢地,随着你对内心痛苦情绪的臣服,痛苦会渐渐消散,内心会渐渐宁静下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臣服是不是意味着我只能听之任之,不做任何努力了?”
并不是,臣服并非意味着我们不再做任何改变,它说的是我们的心境。在心境上,我们要有全然接纳和顺应的状态。但在行动上我们依然可以积极地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臣服不是“躺平”,它和解决问题的行动并不矛盾。
“痛苦不可避免,但折磨大可不必。”当我们选择了臣服,痛苦可能依然还在,但折磨却会消逝得无影无踪。
03
第三层级:转化
《西部世界》是一部很有哲学意味的美剧,讲的是机器人觉醒的故事。剧中的机器人看起来与真人并没什么差别,它们也有思维和情感,只是它们的思维和情感是被代码设定好的,同时它们的所有记忆都会在当天夜幕降临时被彻底清除。
不料,一个叫梅芙的机器人因为代码程序出现偏离,开始产生非常痛苦的记忆。因为这些痛苦的记忆,“她”开始发掘真相,追寻自由,并试图离开这个残酷的“西部世界”。
在正常人眼里,“痛苦”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但是在《西部世界》里,“痛苦”却成了机器人意识觉醒的重大契机。而一手打造“西部世界”的福特先生也认为:“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意识的觉醒。”
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隐喻啊——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意识的觉醒。换句话说,我们一次次遭遇的痛苦,正是把我们推向更高层觉醒的动力。也可以说,我们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如果丧失了意识,人就不会再有痛苦;而意识越强,痛苦也就越深。生命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成长,更是意识的成长,而痛苦就是意识成长的必经之路。
由此可以推知,痛苦是我们意识成长、心智成长,以及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把痛苦转化为成长路上的“礼物”,才算是对得起自己经受过的或正在经受的痛苦。
这就是第三层级的“转化”:把痛苦转化为生命的礼物。
诗人济慈说:“生活是一条修炼灵魂的山谷。世界如此需要痛苦和麻烦,来练就一份智慧,将之锻造为灵魂。世间即一所学校,人心在其间用上千种不同的方式体会受伤。”
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做出惊人的伟业,了解深奥的知识,但是对自己却一无所知。而失败与痛苦则能够引导一个人向内心省察,让他在内心开始真正的学习。”
可是,转化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完成转化的非常简单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向自己提问:“如果这份痛苦是上天给我的礼物,它是个怎样的礼物呢?”
二十年前,我曾有过一段让我非常受伤的亲密关系。那时,我的男友在硕士毕业后想考博士,然后留在高校当老师。他想留的学校是国内最有名的高校之一,专业也是热门专业,竞争激烈,但因为他非常优秀,只要考上博士就一定能够得偿所愿。而那时我更希望他毕业后去外企工作,未来成为企业高管或总经理。我将自己的想法与理想强加给他,一遍遍地劝说他放弃考博、进入外企。
他是一个内向且不善沟通的人,面对当时有些强势的我,他很自然地选择了逃避。在这个逃避的过程中,因为其他女性对他的抚慰,他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我们因此分手了。
我遭遇了这样的打击,痛苦自然无可避免,但更让我备受折磨的是“为什么?”。
直到分手一年后,我才终于把这一切想明白。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我非常抱歉,因为我的控制欲,我把自己想要的当成了你想要的强加于你,并最终造成了你的痛苦以及你后来为此而走的弯路。我希望你能知道我的歉意。同时,我也想让你知道,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开始思考和理解到底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谢谢你,希望你一切都好。”
写下这段文字时,我的内心早已是千帆过尽、波澜不惊,但当时,我却因为和他分手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
回首往事,我知道这份痛苦是我生命中极其重要的礼物——它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控制欲以及对爱的错误理解。在此之后,我开始学习如何爱,我开始明白,爱不是控制、不是依赖、不是占有,而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是支持对方去活出他的生命力。我也开始明白,如果一份爱是好的,如果两个人都是“对”的人,那么双方都能从关系中吸收到养分,绽放各自的生命力;相反,如果一份爱是不好的,或者两个人是“不对”的人,那么在这段关系中,双方都会越来越疲惫,也会越来越没有生命力。
这是一份影响到我后来整个生命的重要礼物,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收到这份礼物,我在后来的亲密关系以及各种人际关系上都会遭遇更大的,甚至无法挽救的挫败和痛苦。
类似的礼物,我还收到过不少。这些礼物,每一个都无比珍贵,它们提升了我的心智,拓展了我的意识。可以说,如果能够放下对痛苦的成见并勇敢面对,我们就会发现:人生的痛苦大多具有非凡的价值与意义,超越了这些痛苦,也就超越了过去的自己,并抵达痛苦的对立面——拥有更成熟、更高阶的心智。
可以说,那些持续困扰我们的问题和痛苦,就像打开我们内在潜能的钥匙,它们的出现意味着我们还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如果选择逃避,这些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在把痛苦转化成礼物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如果上天把礼物包装成痛苦派送给我们,我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这些没能送出的礼物会再次被包装成与以往不一样的问题、痛苦、挫折和失败,然后以不同的形式继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关系和工作中。
我的一位学员David,他在工作中总是感觉公司有问题、老板有问题、同事有问题,于是每当在工作上遇到令他不舒服的事情,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辞职。这个“辞职—找工作—觉得别人有问题—感到不舒服—辞职—找工作”的过程令他备感痛苦。
事实上,这个不断轮回的痛苦正是一个被包装成“痛苦”的礼物,可惜他一直没能真正得到这份礼物。所以,他就困在死循环里走不出来。
多年之后,他终于获得了这份痛苦背后的礼物——原来这是因为在他的头脑中一直都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一切都该按照我设想的那样进行,不能有任何不顺心的事,否则我就该离开。
找到了深层原因后,他用更合理的观念替换了之前的观念。之后,这份痛苦给予的礼物就被他彻底接收到了,类似的痛苦也从他的生命中彻底消失。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最严重的情况是,人在同一类型的问题和痛苦中兜兜转转很多年走不出来,最后得了抑郁症。所以,在遇到痛苦时,既不要抗拒和逃避,也不要陷在里面不断循环往复,而要通过“先臣服,再转化”的方式,把它们转化成生命的礼物。拿到礼物的时候,就是痛苦消散的时候。
痛苦,除了可以被转化为我们生命中的礼物,还能成为我们规划人生的“重要线索”。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围绕着一系列困扰自己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来规划人生的。
当然,这个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是被我们的潜意识带着走的。
知名精神科医生和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从小五音不全,有阅读障碍,直到青少年时他才知道字典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他还是一个色盲,紫色是他唯一能够“享受”的颜色。17岁时,他因为曾患小儿麻痹症而严重瘫痪,中年时再度复发。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痛苦,让他深刻理解了催眠,并开创性地将催眠运用在了对人的疗愈和转化上,成为了不起的催眠大师,最终帮助了很多精神病患者,也启迪了很多人。
我之所以走上自我探索与深度思考之路,一方面与我自身的天赋和特质、深层热情、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我直面痛苦,并一次次解决痛苦的尝试和实践息息相关。
比如,遇到亲密关系破裂的痛苦后,我便开始阅读这方面的书,并持续不断地思考“什么是爱?”“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是好的亲密关系?”“我在亲密关系中的习惯性想法和行为是什么?它们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在问题和痛苦面前,我没有逃避,而是不断围绕着它进行持续的思考和行动。慢慢地,我找到了答案,解决了自己的痛苦,并在这个找寻答案、解决痛苦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深度思考力,出版了思考力图书《直击本质》,并成为“帆书”App上“高效思考力提升课”的主理人。
所以,对人生中的各种痛苦,我们不要停留在“痛苦就是痛苦”的阶段,而要把自己遇到的痛苦进行一次次的转化,把它们转化成生命的礼物。同时,还要沿着这些痛苦给予的悄无声息的指引,规划自己的人生,找到人生的使命。 
04
第四层级:不介意
在2022年之前,我的“痛苦观”一直停留在第三层级,也就是“转化”层级。那时我认为“把痛苦转化为礼物”就是对待痛苦的最佳方式,几乎不可能还有比它更好的方式了。
直到2022年我生了一场病。那场病持续了一个半月,缠绵病榻的我忽然有了一个新的领悟——如果在看待世界、看待事物时,不做好坏之分,不设二元对立,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再有痛苦和快乐的分别了?
我们之所以会说“什么是坏的”“什么是痛苦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认为损失、失去、病痛都是坏的,所以当它们发生时,我们自然会感到痛苦。
如果我们的头脑中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概念,如果我们不把损失、失去和疾病当作“坏”的,那么在它们发生时,我们是不是就不会感到“痛苦”了?
在生病的日子里,我既要面对疾病本身带来的疼痛、忽然发病带来的恐惧、药物副作用带来的不适,还要面对中秋节也要在病房里度过的憋闷,以及对治疗效果不确定的担忧。原本,这些都是“坏”的,也都是“痛苦”的。但是后来,当我尝试不再给它们贴任何标签,并把它们都当作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把这个过程当作生命中一段再正常不过的旅程,我发现,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消失了,身体上的痛苦也减弱了。
这段经历,让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那是一种在消除了二元对立、好坏分别后出现的非常辽阔的平静感与极度自在的喜悦感。
这种感受让我意识到,如果不在头脑中划分好与坏,不去制造二元对立,不认为跟朋友出去玩、吃顿大餐就是“好的”,同时,也不认为生病和失去就是“坏的”,而把它们都当成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旅行和体验,区别只是风景不同而已,那么,我们的心灵就会进入一种无好无坏、无忧无喜的状态。
这种宁静、喜悦、自在的境界与我们平时所追求的快乐和幸福是不一样的。
我们平时所追求的快乐和幸福是有条件的:如果我吃了一个冰激凌,我就会感到很快乐;如果我周末出去玩了,我就会感到很快乐;如果我的愿望都实现了,我就会感到很快乐……否则,我就会不开心,或是觉得不够好。
而我在这里所说的宁静、喜悦、自在的境界是无条件的,它不需要我们必须得到什么或必须实现什么,然后才能感到快乐和幸福,它是无条件的宁静、喜悦和自在。
这种状态,就是面对痛苦的最高境界:不介意层级。
这显然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不一样。大多数人的认知是:人生就是要追求快乐,同时避免痛苦,也就是“趋利避害”。
但是,如果我们愿意深入本质去思考就会发现,快乐的背后隐藏着痛苦,痛苦的背后也隐藏着快乐。快乐和痛苦,本来就是一体两面,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只要我们将某种情况判定为“好”——不论它是一段关系、一份财产、一个社会角色、一个地方,或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头脑和思维就会自然而然地执着于它,认同于它。我们得到它、拥有它,就开心,就自我感觉良好,并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相反,失去它、损失它,就会痛苦,就会自我感觉糟糕,并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和否定。
就像斯蒂芬·吉利根所说:“当我们寻找快乐时,我们就在头脑中确立了‘快乐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要一直快乐,我要一直处于正向……’,所以每次感受到阴暗面时都想逃离。”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东西或境遇是永恒存在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着,这就是世界的本质。对不好的东西,我们一方面希望它永远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另一方面却又无法控制它的出现。一旦它出现在自己身上,我们就会深感痛苦。
对这个问题,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快乐越多、痛苦越多;幸福越多,悲伤越多。
当我们出神地、充满爱意地看着孩子在高兴地玩耍时,一种悲伤的感觉也会同时出现。因为我们知道生活中必不可少地会出现失望、痛苦和烦恼,这个孩子必然会遭受这一切。我们也知道死亡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所有幸福的时刻,悲伤也会同时出现,痛苦深深嵌在快乐之中。
我注视着一朵美丽的花朵,常常感到悲伤,是因为我知道它终有一日会凋零,它的生命会结束,我知道我们不可能永远体验它的美,我们也会死去。
换句话说,我正在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重新定义幸福。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最幸福、最狂喜的时刻本身就包含着悲伤和心酸。
就是这样,幸福与它的对立面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和不幸是一个整体,只是时间的幻象把它们分开了而已。昨日的幸福和快乐,在后天也许就会成为不幸福和不快乐,二者不断转换。痛苦,正是这些欢乐不可分割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或早或晚都会显化出来。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在一次采访中问记者:“你们想知道我的秘密是什么吗?”这时,周围的人都立刻竖起了耳朵,端坐了起来,一副屏息期待的样子。然后,克里希那穆提用一种柔和、近乎羞怯的声音说:“我不介意会发生什么。”
“我不介意会发生什么”,短短一句话,就说出了面对痛苦的最高境界。
到达这一境界的人,接纳一切,所以难得不喜悦。
当我们不再介意会发生什么,当我们接纳一切,就会进入“日日是好日”的人生境界。
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是有不同风景的旅程,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独特滋味。 
如何在如此不确定的、充满挑战的当下提升心智维度以追求更加美好、自由、精彩、健康的人生?在《心智觉醒:我不介意会发生什么》一书中,个人成长教练艾菲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与大家分享、探讨、共创,从高度、广度、长度三个维度,给出了解决方案。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