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德广  曾任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外交部欧亚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俄罗斯大使,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1992年2月初,我从华盛顿奉调回国。此前,我在驻美国使馆工作五年,研究、观察苏美关系和苏联东欧地区形势。回到北京,干部部门通知我准备到苏联解体后中亚新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工作。从此,我与这个神秘的“雄鹰之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雄鹰之国——哈萨克斯坦
我从事外交工作几十年,首次被国家主席任命为特命全权大使,感到自豪和荣幸,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
由于从未到过哈萨克斯坦,我开始认真做各种准备,废寝忘食地查阅资料,了解中亚和哈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情况。
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哈萨克族,1940年7月6日出生于阿拉木图州,曾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哈萨克斯坦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我特别注意搜集有关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资料。我了解到:他生于1940年7月,曾经做过钢铁工人,喜欢骑马、摔跤,当过苏联共产党政治局委员,曾是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位于阿拉木图的哈萨克斯坦大酒店
1992年4月下旬,我经莫斯科转机,飞抵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入住当时该市唯一的高层建筑——哈萨克斯坦酒店。在我到阿拉木图之前,外交部已派出三人建馆先遣组。
阿拉木图处于地震多发带上,据说这家酒店是防8级地震的建筑结构,建筑物顶部安全摆动幅度为3-4米。
到阿市后没几天,在去拜访一位部长的途中,我感到轿车剧烈震颤,司机说:“这是地震,不要慌。”原来,这里常有地震,当地人习以为常。
我是第二个向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递交国书的大使(第一个是土耳其大使,他比我先到任)。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后,土耳其、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是最先向阿拉木图派人设立大使馆的国家。
1992年6月,张德广大使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总统办公室合影。
记得递交国书仪式完毕之后,纳扎尔巴耶夫与我及陪同人员短暂交谈。他说话思路敏捷、清晰,握手有力,目光炯炯。
谈到苏联解体,他说:“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宣布成立独联体之后,事态已无法控制,哈萨克斯坦别无选择,只能宣布独立。”纳扎尔巴耶夫表示,与中国发展真诚友好的合作对建设独立自主的新哈萨克斯坦至关重要,欢迎中国领导人尽早来访。
递交国书之后,我们催促哈外交部尽快为中国大使馆寻找一处合适的馆舍。由于哈处于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因此要找一处合适的房子绝非易事。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在富尔曼诺夫大街选定了一栋60年代建的三层楼房。简单装修后,我们租了一辆卡车,把东西从酒店搬到这座楼里,开始挂牌办公。
馆舍后院的围墙残缺不全,也没有大门,小区的居民和儿童常常进到院里溜达,有的还到楼道里东张西望。后来我们修建了围栏,并请哈方派警察来使馆站岗,才解决了问题。
哈国初建,民众甚至官员尚无独立国家和外交的意识。我作为大使出行时,轿车插着国旗,路边常有哈国青年向我的司机提“抗议”,他们大声喊着:“苏联没有了,怎么还插着这样的旗子?”司机探出头去向他们解释说:“这是中国国旗,车上是中国大使。”
我还常常遇到哈民众不知道“大使”是什么意思,甚至有的官员也不清楚。有一次,我约好去拜会一位部长,我们到达后,部长的秘书说:“等着吧!”结果等了40分钟,也没人理睬我们,最终也没见成这位部长。
后来,我见到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时提及此事,他说:“这说明有的部长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了!”他表示一定下令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树立国家意识。
我在哈萨克斯坦工作了一年半多的时间,亲历了纳扎尔巴耶夫为建设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国家所作的不懈努力,如发行了哈国货币、解决了边界问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包括创建“亚信”会议。
哈萨克斯坦放弃核武
他制定的多民族和睦政策确保了政治和社会稳定。他还决定哈国放弃拥核而成为无核国家,同时大力发展国民经济、重视改善民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使哈萨克斯坦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受到尊重并享有极高的声誉。
1993年8月,我奉命离任回国,担任外交部欧亚司司长。

1994年,我随李鹏总理访哈,纳扎尔巴耶夫在与代表团各位高官握手之后看到我,亲切地对李总理说:“张是我们哈萨克人!”
1995年夏天,我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仍然主管欧亚地区事务。纳扎尔巴耶夫同年9月来访时,在天安门广场的欢迎仪式上也对江泽民主席说过类似的话,称我是哈萨克斯坦和他本人的老朋友。
1997年,张德广(左3)陪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左4)在三亚度假。
1997年2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偕家人到海南三亚度假。我和夫人郑淑兰受外交部委派,带欧亚司几位同志陪他们在那里度过了一周的难忘时光。
那时的三亚还没有适合哈方专机降落的机场,客人们从海口入境,再乘汽车前往三亚。途中,总统一行参观了猴岛、热带植物园等景点和一家湿纸巾工厂。
纳扎尔巴耶夫表示,希望中方企业到哈国办厂生产湿纸巾。此后我作了一些努力,但因当时哈国投资条件尚不成熟,这一倡议未能实现。这也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刚刚起步时的实际情况,与今天快速增长中的数百亿美元贸易额的规模无法同日而语。
当年的三亚处在旅游开发初期,亚龙湾的海滩上只有一家凯莱酒店能够接待总统级的外宾,倒是环境优美清静,海水湛蓝,沙滩洁白如洗,阳光温暖灿烂。总统身体非常健康,虽是冬季,仍每天下海游泳。
有一天,总统脚部扭伤,我听说外交部欧亚司来三亚陪团的一位年轻人会些按摩功夫,就请他试一试。结果令人喜出望外,经过几次按摩,总统居然可以健步如飞,照常打球了。
离开三亚回国之前,总统认真地对我说:“你能不能把这个小伙子派到哈萨克斯坦,到我身边工作?”我觉得这是一句热情友好的话,痛快地应道:“好呀,好呀,没问题……”
时任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汉晖先生
没想到十多年之后,这个“小伙子”成了中国驻哈萨克斯坦第十任特命全权大使,他就是大家知道的张汉晖。
- 未完待续 -
出处 |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故事》(出版于2016年1月)
作者 | 张德广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