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上题为“Neuropeptide Y is elevated in heart failure and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outcom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手段,其或能识别出死于心力衰竭风险最高的人群。
在研究人员进行的为期三年的研究中,他们发现,机体中名为神经肽Y(NPY,neuropeptide Y)的蛋白质水平最高的患者死于心脏病并发症的可能性要比NPY水平较低患者高出50%。
研究者表示,检测NPY或能帮助检测患者机体心力衰竭是如何进展的,他们希望这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能在5年内被用来指导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当心脏不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这是一种限制生命的疾病,其常常会导致患者频繁住院治疗并降低其生活质量,且目前没有治愈手段,据估计,目前在英国有超过100万名心力衰竭患者,每年都有大约20万新发心力衰竭患者。
NPY是心脏中神经在面对极端压力状态下所释放的一种蛋白,其会诱发潜在的危险心率并导致心肌中最小的血管收缩,从而使得心脏很难进行工作,并引起通往心脏的血管发生收缩。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了来自心力衰竭不同阶段的800多名参与者的数据,同时测定了参与者机体中B型钠利尿肽(BNP,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激素的水平,BNP是一种用来诊断心力衰竭的特殊激素。随后研究人员记录了参与者的血压和超声心动图(一种心脏超声检查)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研究人员调整了会影响心力衰竭进展的已知因素,包括年龄、肾脏功能、心脏泵血能力和BNP的水平,结果发现,相比机体中NPY水平较低的患者而言,机体中NPY水平较高的患者(占到了研究参与者大约三分之一的比例)在三年随访期间死于心脏并发症的风险要高出50%。
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或能识别出因心力衰竭死亡风险最高的患者
图片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23). DOI:10.1002/ejhf.3085
在研究期间,机体较高NPY水平的参与者入院治疗的频率并不比其他组高,研究者认为,这或许是因为NPY可能与机体心率异常有关,而心率异常或许会导致患者的院外心脏骤停。
研究人员建议,测定NPY和BNP的水平或能帮助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并能准确发现有更高死亡风险的患者,而尽可能早地识别出风险最高的患者或许就能帮助护理人员针对患者采取最佳的疗法方法,帮助发现那些可能从安装挽救生命的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中获益的患者,而且研究人员希望这种针对NPY的血液检测手段能在未来5年内用于临床治疗。随后他们还希望利用来自机体高水平NPY患者的数据来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从而观察是否这能帮助准确识别出哪些患者能从潜在挽救生命的ICD中获益。
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研究探讨是否未来能利用NPY来作为药物进行靶向作用的化学物质,从而为心脏病患者的靶向性药物开发带来进一步的方向。
Pardeep Jhund教授说道,尽管如今的疗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心力衰竭患者仍然面临着较高的死亡风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NPY或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标志物,其能通过在血液中进行检测来帮助确定哪些患者更有可能发生死亡,我们希望这种检测手段能帮助更多潜在获益的患者。目前英国有高达100万名心力衰竭患者,而且每年还有20多万新发病例,这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便宜且简单的血液检测手段,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未来准确发现哪些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过早死亡的风险最高。
测定神经肽Y(NPY)或能在未来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更深入的见解来揭示患者机体心力衰竭是如何进展的,尤其是对于NPY水平较高的患者能从额外的疗法中获益从而降低其死亡风险。只有通过类似这样的挽救生命的研究,研究人员才有可能会突破界限,确保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最好最合适的疗法,从而让其生活地更好。
这项研究发现是一项让研究人员非常兴奋的新发现,其建立在研究人员对压力激素超过10年的联合研究之上,他们希望相关研究成果最终能让越来越多因心力衰竭而虚弱的患者获益。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机体外周NPY的水平或许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即使在调整了包括BNP在内的其它预后变量因子依然如此。
参考文献:
Kirsty McDowell, Carly Adamson, Colette Jackson, et al. Neuropeptide Y is elevated in heart failure and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outcomes,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23). DOI:10.1002/ejhf.3085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bioonSir 删除或修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