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时期,也是一个真正开启中国“巨大”版图的时代。以中原为核心的朝代更迭暂时落幕,被边疆草原民族的征服史替代——
唐末五代,契丹崛起,立国辽;西北最大的多民族政权党项,建立西夏;女真灭辽之后,建都于上京(哈尔滨);蒙古崛起,成吉思汗先后灭金与西夏,实现北部统一;忽必烈征服南宋,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北京)。
在断续的军事势力纷争背后,有哪些被我们忽略的,汉文化与多民族碰撞融合的另外面貌?
音频节目《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八季:辽、西夏、金、元》已在看理想App上线。
跟随曾在中国进行多年实践与考察的杉山正明教授,亲访契丹帝国与元代遗址,站在曾被视为“蛮夷”的草原文明的一边,重新探究与认识我们今天所认知的多元“中华”。
在边疆散布的历史与古老传说中,找到除了地理区域的拓展之外,中国与欧亚大陆,乃至世界历史交锋的重要时刻。
讲述铁梅
来源《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八季》前言
1.
让“配角”成为“主角”
研究辽、夏、金、元史,有一个特别大的挑战,那就是史料很散漫,而且,女真和蒙古统治者的立场、情感和行动,更是在诸多的汉语文献中被掩盖和遮蔽了。因此,想简明连贯地把这段辽、夏、金、元历史讲清楚,真的是非常难。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这本书没有像中国人习惯的那样,把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史,按照隋唐、五代、宋元的线索去讲述,而是把西夏、辽、金作为主角。人们总是认为,这些政权是破坏宋朝统一的角色,然而,在这部著作里,配角变成了主角。
在宋朝之前,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是唐朝。有一幅地图绘制了公元669年的唐代疆域。虽然这张地图上没有今天的云南西部和四川青海的藏区,但还是让人感觉到,当年唐代的地盘,那可比今天大多了。
但是,这张地图其实也掩盖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地区虽然都在唐朝的统治之下,但是国家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方针,以及统治的程度,都是很不一样的。比方说,在东方、西方和北方最偏远的那些羁縻府州,唐朝的统治几乎只是名义上的。所以,我们不能用现代国家的领土概念去理解当时的唐代版图。
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唐朝疆域图(图源网络)
而且,这张地图反映的是公元630到公元660年代的情况。但是,从公元670年代开始,吐蕃和西突厥联手反唐,双方在今天新疆的地区进行了长久的拉锯。差不多与此同时,之前归顺唐朝的东突厥逃回漠北,建立第二突厥汗国,唐朝失去了对蒙古高原的影响力。
唐朝对西域的间接统治加起来大约七八十年,对蒙古高原的统治只有四十年。从这个角度来看,杉山正明教授把唐朝称为“瞬间大帝国”,虽然有些夸张吧,但他确实能够启发我们反思固有观念中“大唐天下三百年”这种说法。
杉山教授还指出,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回鹘和吐蕃在内陆欧亚的争霸,唐朝的长安也成为了一个毫无安全感的城市,另一方面,也因为回鹘军事力量的支撑,唐朝才能够在衰弱的状态下继续存活。
吐蕃和回鹘的崛起,把东亚历史带入了一个分权化和多极化的新局面。而吐蕃的衰落,一方面催生出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王国,另一方面也刺激了沙陀的发展。
而回鹘汗国的解体,也让契丹部落有了独立发展的机会。契丹部英主耶律阿保机在后唐和后梁的夹缝中蛰伏求存,而阿保机的继承人则利用沙陀内讧,并且帮助后晋消灭了后唐、又将后唐变为自己的属国,让契丹成为了兼跨农牧混合带两侧的强大的内亚边疆帝国。
按照这个线索,这本书应该从公元9世纪后半叶回鹘吐蕃政权的瓦解,以及党项、契丹、沙陀的发展开始讲。但是,为了理解9世纪后半叶的这个形式,又不得不引入之前一百多年的大背景。因此,这本书是以安史之乱为讨论起点的。
《妖猫传》
2.
“小中国”和“大中国”的区别
在唐朝由强盛转向低谷的漫长时期里,边城范阳的地位不断提升。范阳今天说起来,就是河北保定、涿州的位置。当时的范阳逐渐成为横跨华夷的政治中心,它先是作为契丹辽国的副首都、在辽国叫南京,又接着成为女真金帝国的首都中都,和蒙古帝国的首都大都。
杉山正明教授认为,范阳的崛起象征着中华从“小中国”变为了“大中国”,这个变化开始于契丹辽国,到了13、14世纪的蒙古时代,完成了一个全新的、多民族的大中华框架。
从五胡十六国时代开始,少数民族就在各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这些政权往往通过雇佣军,向中原汉朝地区缓慢渗透,逐渐地陷入内地,失去自己的后方,成为了没有根基的政治军事集团。而汉族的门阀世族传统,也很容易接纳这些少数民族集团。这种渗透性的王朝往往没有动力和资源去进行制度创新。
而辽、金、元,以及之后的清朝,都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军事征服,迅速地在汉族地区建立政权,同时也精心维护着本民族的后方根据地。这种王朝结构,让他们能够创造出一种与纯粹中原国家不同的模式。汉族地区是他们的经济基础,而后方的祖先老家则是他们的根本之地,统治者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比中原汉制更有弹性、更多元化、也更持久。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姚大力老师评价说,“小中国”和“大中国”的区别,不是指地盘的大小。“小中国”,是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试图用汉文化覆盖全部国家的疆域为理想治理目标。而“大中国”,则是能为不同人群、不同文化提供多样的发展空间。
3.
中国史与世界史的邂逅
中国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大,地大物博。这也是我们观念里根深蒂固的认识。中国文明的起点,在黄河中下游。从秦始皇开始,中国的规模,就开始走向巨大化。这是从起点上来看。
但是,如果咱们从现在中国的版图倒推,那么现在这个国家的框架,可以说是在13、14世纪蒙古时代扩张出来的,是在欧亚大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世界帝国,尤其是忽必烈以蒙古本土和中华地区为中心建立全蒙古宗主国“大元兀鲁思”的时候开始的。
“兀鲁思”是蒙古语,意思是人群、部落、甚至国家。这个叫“元”的国家,直接覆盖了亚洲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大元之外,还有“术赤”、“察合台”和“旭烈兀”三个蒙古兀鲁思,间接囊括了欧亚大陆的陆地和海洋,形成了超大地域的势力圈。
公元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元朝疆域图(图源网络)
在大元兀鲁思出现之前,中国虽然也形成过很多的统一政权,但是版图没有超越出中华本土。而且,唐代后期一直到北宋南宋,“中国”地域范围在逐渐变小。当然,这个时期的契丹、金和西夏也应该被包含在中国史里,但这些政权也只是中型或者小型规模。
然而在大元兀鲁思以后,明帝国和清帝国,都比之前的中华帝国大出了一两圈,这个格局甚至稳定持续到了现在。因此,蒙古时代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非常之大。
咱们这本书的范围是9世纪后半期到14世纪末。这五六百年里,欧亚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开头,咱们会讲安史之乱,以及回鹘对唐朝的军事帮助。但是安禄山、史思明这些粟特大佬的军事活动和政治建设,也让人联想到同一时期伊朗东部呼罗珊地区的“伊斯兰革命运动”。安禄山、史思明在东边,他们的政变失败了,而西边伊斯兰的军事活动则大获成功,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回鹘作为唐朝的保护者,在亚洲东方称霸,但是因为天灾不断而顷刻灭亡。这让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两端一直处在波动中。在东方,兴起了契丹游牧民族的联盟,而突厥系的沙陀族则在华北建立了军事政权,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处在这个系统里。
在欧亚大陆的西方,回鹘的解体也导致了突厥人群的迁徙,最终的结果是塞尔柱游牧集团在西亚称霸,从此展开了一直到奥斯曼帝国的大约九百年的“突厥-伊斯兰时代”。
我们把眼光再转回东方。契丹和北宋两个政权并立;西夏出现并且与北宋来来回回地攻防;女真族国家建立,契丹、北宋灭亡;契丹族西迁、重新建国;最后,金、南宋和西夏三国鼎立。传统的中华王朝史难以容纳亚洲东部这种多民族、多种族的错综复杂的变化。
《马可·波罗》
我们不得不追根溯源地去问,这里的“中国”究竟是指什么?“汉族”又是指什么?从中亚来看,西回鹘王国、哈喇汗王朝、桑节尔统治的塞尔柱政权经历角逐之后,建立了第二个契丹帝国“西辽”。这让我们必须把视野扩展到整个世界历史的范围,而不仅仅是中国正史。蒙古世界帝国的出现,更是显示出中国史,是欧亚世界史的一部分。
把中国史放进世界史之内,这在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学家中都有体现。不仅世界改变中国,而且中国也改变世界。从大的历史图表来看,可以看到内陆向海洋、军事力量向经济力量、生产向流通、宗教向理性、思想向实践的发展,等等。
这些变化,都是在“小中国”变成“大中国”的过程中孕育、萌芽和生长出来的。比如欧洲文艺复兴从神学精神转向合理思辨,之后又产生了资本主义注重利益的这些观念,如果没有以蒙古为中心的巨大的东方的影响,那么欧洲的这种变化,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难以想象的。
欧亚大陆世界史与中国史,二者经过长期的变化和融合,到蒙古时代呈现出了暂时的合二为一。它将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源头,为世界文化、人类文明的形成提供基础。这是欧亚世界史和中国史五百年的邂逅和交锋,给人类历史留下的精致的礼物。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