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参与到电池金属供应链中,这些金属可用来制造电动汽车。图片来源:ISAAC FONTANA

根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的分析,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通过以来,拜登政府已经为美国的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近1,100 亿美元的资金。
美国的政策旨在为绿色能源产业建立其国内供应链,但现实情况是,电池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技术都在海外。这些海外制造商将可以申请数以十亿美元计的税收抵免,成为最大赢家之一。这些税收抵免通常与产量挂钩,奖励最大的投资者。
比如韩国、日本和中国等海外公司,参与了超过 60%的清洁能源项目,其中在20个投资规模最大的此类项目中,有15个涉及外国企业,几乎都是电池厂。
对电动汽车行业至关重要的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正在寻求与美国的自由贸易伙伴韩国和摩洛哥达成交易,以求从美国日益增长的需求中获利,并绕过美国市场的规则壁垒。
根据《华尔街日报》(WSJ)对证券交易所公告的查阅,为制造电动汽车电池提供原材料的中国企业今年以来在韩国宣布成立了至少九家合资企业,投资总金额超过45亿美元。
至少四家中国企业表示计划在摩洛哥建厂,生产电池相关产品。摩洛哥拥有全球已知磷酸盐储量的70%以上,磷酸盐是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
通过在这两个国家进行生产,这些中国供应商希望为符合《通胀削减法案》(IRA)激励条件的汽车和电池制造商供货。规模4,3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规定,从美国国内或向自由贸易伙伴国(free-trade partners)采购材料的企业可享受相关激励措施。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这项新法律将把所谓“受关注外国实体”( foreign entities of concern)的电池成分和关键材料拒之门外,业内专家认为,美国这一规定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国在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参与。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供应商希望通过成立此类合资企业,可以使客户在继续从它们那里采购的同时仍能获得激励;相关激励措施可抵消一辆普通电动汽车逾十分之一的成本。
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一位公司高管表示,与韩国公司合作将有助于原材料精炼商满足《通胀削减法案》的条件,并帮助该公司受益于全球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该公司不会放弃美国市场,因为美国不可能完全放弃涉及中国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集中度太高。
行业专家表示,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韩国电动汽车供应商可以获得关键材料以及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
其他中国供应商在公开声明中提到,它们的韩国合资企业将助其拓展国际市场,其中几家企业的目标市场是美国和欧洲。
中国电池企业长期以来一直着眼于在美国的业务,《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资金加快了其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时间表。与此同时,中国国内激烈的竞争和产能过剩的挑战也促使企业纷纷转向海外寻求机会。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
一个不确定因素是,美国政府尚未界定什么是《通胀削减法案》中“受关注外国实体”。他们说,美国还未明确界定,汽车和电池生产商要想有资格获得税收抵免,中国何种参与程度以及在供应链的哪个阶段是可以接受的。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这类合资企业最终有可能被禁止享受政府的激励措施。
美国政客已经盯上中国间接受益于《通胀削减法案》的情况。
上个月,福特暂时搁置了与中国电池巨头在密歇根州建造规模35亿美元的电动车电池制造厂的计划;此前数月,华盛顿一些重量级议员一直在就福特的中国合作伙伴向福特施加压力。福特表示,在公司有信心以具有竞争力的方式运营该工厂之前,将暂停在那里的工作。
据产业分析公司SNE Research,就电动汽车电池生产所需的四个关键部件——阴极、阳极、电解质和隔膜而言,中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的生产商。
标普全球(S&P Global)的研究分析师认为,中国掌握着精炼锂、钴和锰等金属所需的大部分产能;这些金属精炼后可用于电池生产。因此,若没有中国的帮助,美国和欧洲很难建立独立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中国最大的三家电池材料供应商——格林美、华友钴业(Huayou Cobalt)和中伟股份(CNGR Advanced Materials)一直是最积极达成此类跨境交易的企业,因为全球对中国的投资限制越来越多。
中国企业与韩国及摩洛哥企业新建立的许多合资公司生产前驱体。前驱体是一种金属混合物,生产电池关键部件阴极需要使用。电池是电动汽车最昂贵的部件,约占整车成本的40%。
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的华友钴业已与Posco Holdings (005490.SE)和LG化学(LG Chem, 051910.SE)这两家韩国商业巨头的电池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在韩国建厂,而总部位于贵州的中伟股份与Posco及其子公司联手,投资11.3亿美元在韩国建设两家工厂。中伟股份在一项公开声明中表示,上述交易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海外布局,推进全球化战略。
在摩洛哥,LG化学上月表示将与华友钴业及其母公司合作建设锂精炼和阴极材料工厂,加入中伟股份和中国锂生产商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ichuan Yahua Industrial)的行列,后两家公司在摩洛哥都有合作企业,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材料。
这些合资企业或可能被认为不符合《通胀削减法案》的激励条件,中韩两国公司都在为这种可能性做准备。
与中方建立了合作关系的Posco子公司Posco Future M表示,如果与中方的合作不符合《通胀削减法案》的要求,公司将修改合资协议,减少中方合作伙伴的股权。该公司称,它还在从印尼、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采购原材料,以避免供应链受影响。
中伟股份在一份证券交易所公告中表示,如果法律和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该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可能会出售合资企业的股份。格林美高管称,该公司正在为不利的规则变化做准备,其中的举措包括避免在韩国合资企业中拥有多数股权。

2024年,有资格享受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车辆可能会减少。

图片来源:EMILY ELCONIN
与此同时,美国将加速购置电动汽车税收减免的步伐。
美国国会在10月6日对《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2022 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中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进行了重大修改,以鼓励汽车消费者转向更环保的汽车。虽然减税政策推动了电动汽车的销售,但购车者必须理清混乱的规则。符合条件的车辆名单不断变化,今年又规定了新的收入限制,预计还会有进一步的变化。
符合条件的车辆清单可能会在2024年缩减(想要购买某些车辆的消费者应在年底前购买)。这是因为美国国税局尚未就法律中的一项条款发布细则,该条款排除了使用某些国家(可能是中国)所制造的零部件的车辆。有关电池制造产地的规定也将在2024年变得更加严格。
By Rachel Liang / Liza Lin / Edited by Johnson Ma
更多阅读:
图片来源:NICOLAS ORTEGA
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创建于1882年,旗下有道琼斯指数, Barron's《巴伦周刊》, WSJ《华尔街日报》, MarketWatch, Factiva, Risk & Compliance等品牌。“道琼斯风险合规”是风险管理和合规治理全球领先品牌,由道琼斯风险合规中国团队运营。欢迎您关注公众号或联系道琼斯风险合规中国负责人:[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