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香港故宫博物馆望向海边的 Chanel 广告牌 ©Chiuz
过去一年,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了不少品牌的创始人。虽然不少舆论在鼓吹“品牌部都解散了”,但我见的这些创始人,却都不约而同地想要“做品牌”。

他们的生意都上了轨道或是有一定的积累,有些一年GMV到达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规模,有些则是背靠集团的传统品牌要转型的。他们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做品牌”这道大题,是躲不过的。
在过去物质没有那么丰盛的时代里,做消费品普遍的思维就是拿着一个货品,找到尽量多的渠道、拿到尽量多的流量,卖给尽量多的用户,来实现企业的增长。而企业和每个用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弱关系:成交过、一次性,也OK;
而在物质和信息都过于丰盛的现在,用户有太多的选择,流量再也没有红利,每个企业触达用户的数量和机会都是有限的。这时候企业就得跟每个用户都建立一种,强关系:争取复购,降低营销成本,留出利润空间。
也就是,“做品牌”。
但说到“做品牌”这件事,我在跟各位创始人、主理人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无疑这些朋友们都是非常厉害的生意脑——无论是聊抖音投流,还是小红书达人,聊研发、聊供应链整合,大家都是头头是道、络绎不绝,非常清晰。
但唯独聊起“做品牌”的时候,他们都给了我同样一种感觉,那就是——模糊。
大家可能会提及一些想要学习的标杆品牌,
比如说像伊索、观夏、三顿半;
也可能会提及一些做过的狭义的品牌项目,
比如说代言人、联名、公益等等;
更多会聊到企业的使命,比如说开发顶尖的原料、做出引领的设计,真诚初心颠覆行业……之类的。
但当我们直接来到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一对一关系时,当我们聊到品牌想要在用户心智里留下什么印象,谈及创始人对于正在做的这件事(品类)有什么独特观点要跟用户分享的时候,
刚才还在头头是道、叱咤风云的创始人们,就开始,可爱地耍起太极(🤣)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要是爱情有数学这么简单就好了。”
我并不是说,生意比品牌要简单,而是我发现,生意脑和学霸脑之间确实是有相似之处的。如果我们套用 MBTI 来理解,那生意脑大概率是个经典的 T 人,而做好“品牌”这件事,其实是需要一些 F 的能力的。
怎样理解?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感知能力。
很多人以为,T 人和 F 人的区别,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区别,这个理解过于粗糙了。根据 MBTI 创始人所撰书籍《天生不同 Gifts Differing: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Type》里的解释,T 和 F 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能力:T人擅长学习、实践客观世界的规律,注重理性、逻辑的分析和认知;而 F 人,则擅长人的感性和情感(也可以说是主观世界的规律),注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价值观,并将其纳入决策中。
 《沙丘》系列里,姐妹会的成员都是 F 高手
说回来正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刚才说的生意脑,那么会搞流量、搞整合,因为 T 人就是擅长、也喜欢学习客观系统里的规律规则,比较快就能上手。而当我们谈到“做品牌”,做的是 F 人所擅长的“人”事,因为做品牌做的是“用户心智”,靠的是通过经营“用户心智”来赢得长期优势。
如果品牌要给用户留下印象深刻的心智,那么就要非常地懂得,属于品牌的那一群、或者那两三群特定的用户。用户的真相,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但并不是每个品牌团队都擅长获取。对人的感知能力,在当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比如说,在网络口碑里,哪些吐槽是真问题,哪些只是情绪的发泄,或者在焦点小组里,用户说的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场面话,都要靠我们的感知能力去判别;又比如说,在深度访谈里,怎么设置问题、怎么聊天,才能与用户从陌生变熟悉,问出更长远的、更有深度的洞察,也是需要时刻调用感知能力的。
而当品牌团队或创始人,过于习惯桌面工作,过于依赖权威或他人口中的“趋势”,缺乏机会去面对品牌自身真实的、活生生的用户,感知能力就会慢慢退化。
关于“人”的一切,感知才是真的“知”,没有体感的认知是漂于空中的,容易动摇。
在我们的咨询项目中,除了运用平台数据、舆论观察来进行用户洞察之外,我们还很强调与用户之间一对一的相处。只要有条件,我们都会强烈建议,品牌的内部成员甚至是创始人,跟我们一起,面对面地与品牌的真实用户进行交流,甚至是到用户的一天生活里探访。
在这个工作环节里,我们珍视的不仅是用户传递出来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个相处的过程能真正地激发,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发自内心的共情与尊重,对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产生一种有体感的理解。
这样的用户洞察才是深刻的,才能让我们放下自我,看到用户,立体地从用户视角来看问题,并冉起一种利他之心。
而这种利他之心也会带来“真”的品牌使命,这种使命源于品牌团队与用户之间的联结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爱的感受”,而不是那种要改变行业、改变世界的英雄式 ego。
我们这代人受美式英雄之旅影响太深了,美漫、日漫里都充斥着对抗权威和邪恶的意识。而实际上“英雄之旅”并不是人类唯一的故事模板(你看喊口号还能不能激励 00 后员工),我们也无需对处理愤怒上瘾,走到“爱”的联结里,人才会找到自己的唯一独特性。
前阵子跟朋友聊天,我们都认为,小地方的小生意可能更容易成为“品牌”。因为这些小生意的主理人们,很像人类学家项飙口中的“乡绅”,他们很熟悉他们生活里的“附近”,很熟悉地方里的街坊邻里。他们会很清楚,做些什么能够帮助品牌所在的社群,提升大家的生活质量;很清楚怎样才能和大家维持好关系,被大家所依赖。带着这种联结,他们就是自然而然地,直觉式、本能驱动地就去做了。
“做品牌”这件事,往往不是我们用想,就能把它想出来的,而是需要先去感受,不是用大脑,而是用身体去理解。
聊到这里,我真的很想邀请正在看文章的你,马上创造一个机会,面对面地和你的用户相处一会儿。
或许这个过程对于有些朋友来说,会有点尴尬、有点害怕,有点不耐烦,有点不知所措。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没有意义,浪费时间,而是因为我们的某一些功能,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 F 人的一些功能,还没有开发好,所以才还不太适应。
但我们本来就不应该被框住去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例如 MBTI 的某四个字母),而是要不断开发自己的不同功能,不断拓展。而这个拓展感知能力的过程,会帮我们打开很多不同的体验,吸收到跟以往完全不同的信息,它就像是全局里另一半的拼图,或许破局的灵感,正由此而来。
第二个维度,是表达能力。
不是说话流利就等于表达能力好,有些人巴拉巴拉说了很多话表达出来的却都是情绪,有些人一套一套的看上去很严谨却让人觉得无聊。
作为经典的东亚孩子,一般来说我们的运算能力都大于表达能力。
特别是 70 / 80 / 90 后,也就是在标准的高考体系下长大的一群人,要不是体育也要算分,体育课也会被用来上数学,更不用说美术课、音乐课,这些课是怎么上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我们往往有很强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最擅长有客观标准的体系里往上攀升;但除了分数、除了绩效以外,我们很难表达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很难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偏好或兴趣。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市场上大量的电商页面、包装设计、投流视频、广告TVC,都像是用同一个模子,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
特别是有了设计思维、功能主义之后,东亚孩子一下抓住了视觉表达上的救命稻草,“终于知道怎么做这个设计才是对的”。是啦,这套体系帮我们树立了一套标准,跟着做起码是不会错的能拿 60 分,而不至于陷入虚无缥缈的艺术家陷阱里。但品牌表达不是数学计算,当大家都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去做,同质化就不可避免。
这是我们的成长历程,也是市场上很多决策者、执行者的成长历程,以及连带出来的思维惯性,所造就出来的局面。
但你想想,其实我们小时候不是这样的。
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个画面,有三个小朋友在泥地上面玩,他们的面前都有一个洞。在同样的三个洞面前,小明可能会填进去一个萝卜,小红可能会在里面种上一朵花,而小虎直接滚进去玩泥巴了……这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表达,是我们天生就会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把它给磨平了。
那要怎样才能把这种表达能力找回来?
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入门方法,那就是——持续不断地辨别自己的喜好。
表达的第一步,不是思考、不是技巧,而是“心动”。什么东西会让你心动,什么东西会让你的胸腔突然充满热量,把它记住,把这种感觉记住。
小朋友们的表达,它不是想出来的,它就是一种直觉,就是遇到情境时从心里直接涌出来的一种想法。如果我们平时没有积累心动的感觉在身体里,遇到表达的情境时就会卡住,因为当感受是干枯的,我们就只能靠思考,只能靠客观的标准,也是人人都知道的规则,去解决情境的问题(比如说,直播间布置、包装设计),而陷进出品与市场雷同的尴尬境地。
所以,喝咖啡呀,吃午饭呀,穿衣服、买牙膏……拜托,全都不要说“随便”。山本耀司有一句话,相信你也听过的,“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都要尽可能去尝试不同的。
以前我去酒吧,每次都会点一个不一样的或者新款。我记得我点过一杯酒,里面放了牡蛎的汁,喝起来口感是滑滑的,很奇怪,那时候我经常踩雷,但慢慢地,我也就知道了六大基酒里,哪种调出来的款式我会更喜欢。
 奶茶我喜欢喝港式的,加了黑白淡奶的那种!
作为品牌的创始人、主理人,当然不需要每件事、每个触点的出品,都亲自上阵做出来、表达出来;但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喜好,或者说,一定要敢有自己的喜好。
比如说,喝咖啡是喜欢偏酸还是偏苦,去吃饭是喜欢舒展的大空间还是温馨的小房间,更喜欢傍晚的落日还是黎明的太阳,更愿意切水果还是砌乐高呢?把这些细碎的喜好都搞清楚,慢慢地,我们就会更加了解自己,在做品牌表达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出独特性。
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也会借用情绪板、愿景板,也就是视觉化的方式,有些时候甚至是嗅觉化的方式,针对某一个话题或事物,提供多个角度的呈现,让品牌团队在现场直观地学习、感知这里面的细微差异,从而为品牌找到独特的表达出口。
在电影行业里,有一个词叫“作者性”,它大概的意思是作品带着创作者本身的气质和主题,是创作者揉碎了阅历、知识、对世界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后的一种表达。
品牌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作者性”,而不是跟用户、跟算法亦步亦趋。如果只是跟着流行走,跟着标杆品牌走,就会非常地累,因为这些都是显性的、全网共享的信息,当我们不拥有稀缺的生产资料,怎么可能长期地赢得竞争。
而你的“作者性”就是你所拥有的稀缺的生产资料,是隐藏在你身体里的直觉、对未来的预判,这些东西才能让你带领用户向前走 0.5 步,才能让你的品牌具有溢价能力,也腾出来喘息和成长的空间,让品牌稳步地前进。
同时,当你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只是知道不要什么,你就能非常迅速地识别出,市场上的产品经理、创意伙伴,哪些是适合你的,而哪些并不适合。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觉得市场上的供应商、人才有很多,但都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往往是因为还不够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去找对标品牌用的、找最火的团队,更像是一种,没有办法里的办法。有一句话叫做,CEO 抓的是品类的赛道,CMO 抓的是内容的赛道。如果你想这两条生产线长期地具备竞争力,那么现在就应该去找那些还不贵、又适合自己的潜力股,重新做整合。
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意识到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是一个“1”,而表达的能力、用户的喜爱,竞争的优势等等等等,就是一堆的“0”。没有 1,后面的 0 也就并不成立。
所以说,下一顿吃什么,想好了吗?
这一顿,我们就不要再吃那些已经习惯,但其实并不觉得好吃的东西了。从这一顿开始,吃自己喜欢吃的,从这一口饭、这一口咖啡开始,锻炼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勇气,为品牌表达浓郁的独特性,随时随地,储备势能。

  关于作者 | Chiuz Hwang  
思维活跃的慢性子
粼粼工作室 · 创始人
ex- 十亿级消费品牌副总监
ex- 国际4A广告公司资深策略
  服务企业  
静心口服液(女性健康国民品牌)
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腾讯视频旗下)

HomeFacialPro(功效护肤)无妨(东方香薰)

WonderLab(功能食品)好色派沙拉(生活方式餐饮)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