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的某天凌晨两点,独自在家的我一如平日在 YouTube 上冲浪,在主页遇到了一支名为“you're in a bathroom at a 2013 party”的视频。
接下来这支长达 22 分钟的视频播放了 2013 年的几首来自 Zedd、Avicii 和Lady Gaga 的热门单曲,和原曲不同的是歌曲重做了混音,听起来更遥远,似乎只能捉到朦胧的轮廓,还原了离开派对舞池、躲进卫生间关上门后的听觉体验。
不知为什么这个视频给了我一种诡异的安心感,而发布这条视频的 pain hours 频道创建于 2020 年 2 月,到目前为止,它已制作了 234 个这类情境音乐视频(大多都是派对厕所听歌),这些视频最高一支的播放量已破 600 万。
第一个视频是“ Lil Uzi Vert 的 20 min,不过你正在一个派对的浴室里,你朋友带你回去”
pain hours 视频的评论区仿佛一本怀旧留言册,数以万计的网友在此留下自己因这种“厕所音乐”而触发的昔日记忆:
你会想:这些和网X云音乐评论区有啥区别啊?不就是听歌怀旧?是,歌的内容唤起了网友当年记忆,但它特别的“卫生间音效”也是触发怀旧情结的重要一环。
一位网友的评论或许能解释这种“卫生间音效”的特别之处:“这种浴室里的低沉音乐有一种诡异的怀旧感。好像你正在从所有的欢乐中休场,但你仍然可以听到欢乐在呼唤着你。”
凌晨三时,在派对的卫生间里,你找到了一份安静的空间,但人群和舞池就在不远处等着你,这种可以自由穿梭在独自清醒与群体欢愉间的状态无比美妙,不过也无比忧伤,因为一切都处在一种不确定性的过渡状态。
“过渡状态”。到这里,我悟了,知道为什么“你回到 XX 年的派对厕所里听音乐”视频能让我感到安全、忧伤又有点诡异,因为它跟下面这些场景一样,都是无数人迷恋的 liminal spaces(阈限空间)美学中的一部分 ——
Liminal spaces(阈限空间)有两种:心理空间与物理空间。最初这是一个源自人类学领域的概念,原本用于描述人的过渡状态(如青春期、离婚、辞职等),以及探讨人类经验中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后来学者开始将阈限空间与现代生活中的边缘情境联系起来,如机场、购物中心、地铁站、停车场等 —— 这些地方是现代社会中有中转和衔接意味的空间,常常让人感到陌生和孤独。
有很多人表示作为过渡空间的机场让他们拥有漂泊不定的孤独感,从而触发他们的焦虑
而在现今的网络美学中,阈限空间指的是那些处于过渡或边缘状态的地方或场所:如走廊、楼梯间等,它们空旷无人,看起来具有一种不稳定性。这些空通常给人带来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从而形成了一种美学风格。
如果从形式上概括,阈限空间美学有如下四个特征:
  1. 空旷孤独的氛围:画面中无人,让人觉得像是被抛弃。
  2. 过渡性质:画面中的空间往往处于不稳定的过渡或边缘状态。
  3. 超现实和不确定性:时间和空间异于现实世界,让人具有错位感。
  4. 视觉元素的重复和模式化:拥有一些反复出现的固定元素,如楼梯、电梯、走廊等,强化了空间的边缘性质和过渡性质。
初见阈限空间,感受是怪,诡异,不安,像下一秒会发生 jump scare。卡迪夫大学 Alexander Diel 与 Michael Lewis 的研究将此归因于恐怖谷现象,看似熟悉但微妙偏离现实的实体场所会产生阈限空间特有的怪诞感。
但看多了后,你会觉得诡异的背后是一种温暖,甚至治愈感。因为这些熟悉的场景(比如游乐园、旧商场)激发了怀旧之情。且阈限空间美学影像通常具有柔和的调色和模糊的画质,就像是从记忆或梦境中切出来的一小块碎片。
原以为这一两年阈限空间退潮了,但与其关联密切的梦核、怪核等美学开始在中文网络上兴起,本质上它们得以流行的原因和阈限空间一样:一个又怪又安全的怀旧温柔乡。

阈限空间美学的起点是一张名为《后室(Backroom)》的照片,后来它演变成了最为著名的阈限空间系列作品。
2019 年,一位匿名用户在 4chan 论坛的超自然板块上发了一个帖子,要求大伙上传令人不安的、不对劲图片。其中有人上传的是一张大开放式房间的照片,里面贴着丑陋的黄色墙纸,顶部的照明灯看起来十分廉价,地毯则像老酒店里又潮又霉的那种,而且照片采用了斜角镜头(Dutch angle)拍摄,增加了阴森恐怖感。
其实这张照片在 2018 年其他帖子中已出现过,照片拍摄地和拍摄者不详,有人认为可能是合成
这张照片被称为《后室》,并被视为阈限空间美学热潮的起点。4chan上有网友这么形容它带来感觉:
如果你不小心在一个错误的地方滑出了现实世界,你就会被困在后室里,那里除了潮湿的旧地毯的恶臭、疯狂的单黄色、无尽的荧光灯发出的超大嗡嗡噪音以外什么都没有,只有大约六亿平方英里随机分割的空房间。
如果你听到附近有东西在附近徘徊,那么愿上帝保佑你,因为那东西肯定听到了你的声音。
这段描述后来成为了著名后室短片《The Backrooms (Found Footage)》的脚本。2022 年,YouTube 频道 Kane Pixels 上传了一支时长 9 分钟的伪记录风格短片,讲述主角在片场某处不小心坠入后室、最后被怪物杀死的故事。片中除了《后室》昏黄房间外,还展示了其他经典阈限空间场景。这支短片现在已有 5700 万播放量。
这支视频的出现引发了网友的后室视频创作热潮,并形成了后室爱好者社群。《The Backrooms (Found Footage)》被视为“后室 level 0”,现在后室已拓展至第 999 个 level,其中有的后室空间有网友编纂的说明,有的没有:
比如 37 级是一个泡在水里的池屋(poolroom),993 级是一个在天空中的空间,927 级是一个卫生间,999 级是一个空旷无人的游乐场。网友拓展的这些场景几乎全都是阈限空间,后室爱好者应该算是是阈限空间美学最重要的支持者。
后室 Level 927
后室 Level 37
后室 Level 999
2023 年 2 月,A24 宣布正在制作《后室》的改编电影,由原版短片的创作者 Kane Parsons 执导。不知在电影上映后是否再将引起新一轮阈限空间热潮。
A24 制作的《后室》电影预告已出

  1:希思罗 T4 的假日酒店

除了淡黄色的后室房间外,《后室》初代短片中还出现了一个经典的阈限空间场景,即下图这个看起来空旷却又封闭的诡异空间。
很多人都觉得这张照片是合成的假图,但这个阈限空间是真实存在的,它位于伦敦希思罗机场 T4 航站楼假日酒店内。据说酒店原本是由仓库改装而来的,所以才会出现如此怪异的设计。这个假日酒店后来也变成了阈限空间爱好者的胜地之一。
其他视角(更怪了)
不只是这个假日酒店,其实很多酒店、特别是老式酒店都具有阈限空间美学氛围,所以酒店(尤其是走廊)是阈限空间美学中的热门场所。
回想一下你住酒店时从房间里走出来时眼前的场景,走廊上不断重复、绵延不尽的相同房门是不是有种《后室》的感觉?像无限增长、不会终结的噩梦,让人心里发毛。
《闪灵》

 2:有未知危机的水池 

相当多的阈限空间图片中会有水池、游泳池、水元素。
对于这一现象我很好奇,但找了一圈也没得到答案,最终求助于 ChatGPT。它给的答案主要可概括为三点:
1.水有治愈清洁作用,和阈限空间的安静孤独的氛围形结合在一起能增加观者的情感体验;
2.水面的倒影和波纹可以营造出一种模糊和扭曲的效果,与阈限空间的超现实氛围相呼应;
3.水通常被视为变化、情感和灵感的象征,与阈限空间的过渡性质相契合,且被用来象征生命的起源。
对于后两点勉强认同,但是第一点我是丝毫没感受到。阈限空间中的水、池通常不会给我静谧体验,反而是溺水时的恐怖窒息感,看到它时我总想到小时候在深泳池里的噩梦经历。
这些照片中的水看起来要慢慢填满整个空间,而我定在原地无法动弹。而且仿佛有未名生物埋伏在水中等待袭击 —— 我想这种阴森恐怖氛围才是阈限空间和水连结的原因。
对水池、泳池的热爱衍生出了一种名为“池核(Poolcore)”的美学。池核与阈限空间或有交集,但并不等同。池核中的池子不一定像阈限空间中的那样带有惊悚气息,它们可以是明亮、治愈的,可以给人带来宁静。
Jared Pike 制作的梦幻泳池 3D 渲染图

 3:只有你的商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位于商场顶层的电影院里看完零点首映场,凌晨穿梭在黑暗、空旷的商场里,你感到有点不安,但又觉得好玩。
或者是,你探访过濒临倒闭或已废弃的死亡商场(dead mall),这让你心里发毛却又有种这地方全都只属于你的兴奋。
商场内的复杂结构、大量的走廊和店铺会给人一种迷失和超现实的感觉,符合阈限空间的审美特征。而且内部的设计和装饰也常常是标准化与重复的,增强了观者迷失感。
另外每个人的成长记忆中总有和商场连结的一部分,所以这个场景很容易触发我们的怀旧情绪。因此空无一人的商场是阈限空间中最常出现的场所之一。同迷恋池子的爱好者造出了“poolcore”一样,现在也有“mallcore”。
pain hours 制作过一个正在播放着圣诞歌曲但只有你一人的商场视频,你的朋友、爱人、家人都不在,圣诞节到了,你却只能独自听着 Mariah Carey 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感受着无限的孤独

 4:电梯与楼梯 

看到上面的商场照片时,你是否觉得扶手梯增强了画面的阴森感?本就具有过渡性质(两地之间的传送带)的扶手梯也是阈限空间中常出现的元素之一。
当然,普通楼梯也是阈限空间常客一枚。
虽然功用相同,但在阈限空间美学中,楼梯的恐怖感更为基本和朴素(像一部经典恐怖片),而光滑、巨大、黑银发亮的现代扶手梯的恐怖感更冰冷。

 5:学校  
学校 —— 尤其是高中 —— 也是常出现在阈限空间里的元素。通常是无人的走廊、开了一条小缝的教学楼的门,无人的体育馆图书馆等。

电影《大象》(2003)中也有阈限空间
毕业后你总想回到学生时光 —— 尤其是你懂了点事的中学时代 —— 现在你回来了,你却感到更悲伤,因为其他人都不在,你意识到其实一切都回不去了。
到这儿你觉得是不是“万物皆可阈限空间”了。也许确实是的——
走廊
游乐场
空无一人的卖场
地铁站
无人的地铁
回家的路
无人的办公室
机场
公共洗衣房
公共卫生间
没有位子的飞机客舱
你最熟悉的
就连自己的家也可以是阈限空间:
当然,这些家得非常空旷,没有人味,怪得不像人住的。它们看上去更像是要搬家时收拾好所有东西后回头看的最后一眼 —— 其实处在过渡状态的不是物理空间的“家”,而是正在变化不定的你自己。
《闪灵》中的酒店房间当然是经典的域限空间,但并不是只有视觉与阈限空间美学相关的电影才算是“阈限空间电影”,别忘了这个词本来描述人的状态。如果主角处于不稳定的过渡状态中,或空间、时间被扭曲了,那么就算得上与阈限空间相关,《穆赫兰道》、《寂静岭》、《迷失东京》、《索拉里斯星》、《盗梦空间》、《黑镜》等都是。
《双峰》
《闪灵》
《楚门的世界》
《2001 太空漫游》
《银翼杀手 2049》
《鱿鱼游戏》
现在已经有不少游戏以阈限空间为核心。比如《Superliminal》,从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款以阈限空间为主题的游戏。玩家在一个阈限空间梦境中穿行解谜,通过调整物体的大小和角度来改变它们的视觉尺寸、影响周围环境的结构和布局,并找到出口。整个游戏的视觉非常具有阈限空间的超现实色彩。
《Superliminal》
在另一款游戏《Anemoiapolis: Chapter 1》中,你要从各种经典阈限空间场景中逃脱,并小心身后可能有人。不过和传统的阈限空间照片不同的是,这个游戏中的场景做得非常光滑洁净,少了点阈限空间的复古味。
《Anemoiapolis: Chapter 1》
尚未正式推出的心理恐怖游戏《Dreamcore(梦核)》融合了随身摄像头纪实风格和阈限空间美学。是一款心理恐怖游戏,融合了随身携带摄像头风格和阈限空间美学,玩家在各种经典的阈限空间非线性世界里解谜。这款的视觉目测比前一个粗旷多了。阈限空间原教旨主义狂喜。
常与阈限空间共同被提起的怪核、梦核美学虽然并不与阈限空间等同,但也有一些重叠特征。以梦核(Dreamcore)为例,阈限空间与梦核都追求超现实主义氛围、注重边缘状态、充满不真实的梦幻迷离感、都对空间与时间进行一定的扭曲。不过梦核更侧重于梦与超现实,阈限空间则更注重对边缘与过渡空间的表现。
这是梦核
这是阈限空间
最重要的一个共同点 —— 梦核与阈限空间都成为了当代年轻人怀旧的触发器。而梦核最近的成功本地化使得它在中文互联网上已超越了阈限空间的一个细分亚种,而被网友们独立地命名为“中式梦核”。
相比源自西方、取材也多为西方场景的梦核,中式梦核更能唤起国人记忆、更适合国人的体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熟悉的学校机房、难看的校服、五颜六色的植脂末珍珠奶茶、00s 小康家庭标配家装、啊呀呀小饰品店、蓝色玻璃窗等。
阈限空间、伤核、梦核的流行和怀旧情结的盛行密不可分。
今日,Y2K 风格崛起,CCD 重回视野,小红书上回忆千禧的账号层出不穷,年轻的偶像团体还正值青春,却人均淌过一趟怀旧的水,短信、随身听、老电视、翻盖手机、低画质录像成为 MV 的必备要素,并在年轻人中带动复古潮流。
回首过去变为当下的潮流。大家相信乌托邦仍会存在,只不过不是在未来。
NewJeans - Ditto
RIIZE - Love 119
//作者:烧鸡
//编辑:caicai
//设计: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