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浙江大学历来重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强化使命驱动,坚持特色一流,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持续优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成卓越人才培养和汇聚的战略基地。
1月10日,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深入报道浙江大学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创新培养中的改革创新举措。
走进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该学院聚焦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在已有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大气科学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础上,紧紧围绕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趋势,开设地质学(求是科学班)。开展以“大数据与地球系统”为专业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综合改革,强化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方法新技术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综合研究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
群峰竞秀,高峰迭起。浙大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对创新源头的供给和引领作用不断发挥。“我们可以感受到国家对基础学科研究的大力支持。”地球科学学院本科生尹子彧说,“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平台,可以与导师一起去挖掘我们的兴趣,我们更有信心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奉献青春。”
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浙江大学致力于激发学生探索高深学问和创新创造的动能,成为国家急需一流人才自主培养的先行者。
从全校看,浙大设有求是科学班、图灵班、强基计划班等培养类型,涉及数理化生计等15个基础学科专业,着力培养深耕基础科学研究或潜心关键技术创新的拔尖人才。学校主要依托竺可桢学院,整合全校学科资源,推进实施拔尖人才“三制三化”(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改革。
加强大师引领,发挥高水平师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让学生在校园中学其所长、成其所想。
浙江大学以竺可桢学院为试验田,建设了一批高阶性、国际化、研究型的荣誉课程,引领了国内大学荣誉学院建设荣誉课程之风潮。该院党委书记葛坚介绍,学院率先实行100%全员导师制,开展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课程学习计划及“浸润式”科研训练计划,目前导师人数已达1030位,其中高层次人才620人次。学生创新成果连年创新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贯通、智育与训育并重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已成为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
将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前沿成果赋能本科人才培养,浙江大学充分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在科研一线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也在加快。
2022年底,物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宋超和团队将光的量子属性引入拓扑光子学领域,在全新设计的超导量子芯片上首次实现了光的量子拓扑态操控,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
从一名本科生到博士毕业,再到成长为一名浙大教师,打开宋超的履历,是浙江大学加快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
2011年宋超本科考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和物理学系联合的拔尖人才培养班求是物理班,并于2013年进入浙大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第一次参与量子实验时,眼前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科研兴趣被瞬间激发。”他说。
大学毕业后原本准备出国留学,但当时的毕业设计让他对超导量子计算这一科学前沿产生了深入探索下去的渴望。
近年来,宋超与合作者扎根浙大,拼搏进取,研发了“天目”、“莫干”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导芯片,在量子纠缠、量子拓扑、量子机器学习等前沿基础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著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累计达20余篇。
在浙大,育人链条不断完善。人才早期发现、多元选拔、贯通培养、科学评价已经形成,正打造更高质量的一流本科专业体系、更具特色的一流课程体系、更具影响力的精品教材体系,健全大师引领、科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强化高水平国际化培养,努力建设卓越人才培养和汇聚的战略基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面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为同学们成长提供一流平台、师资、资源和环境。本科生院院长张光新说,学校以“重个性、促创新、强能力、国际化”为基本思路,强调面向一流、因材施教,保护和激发学生对探究高深学问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让更多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竞相涌现。
文字记者:柯溢能
协助拍摄:杨萝萝 金泽宸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
图片来源:卢绍庆 | 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傅航颖
责任编辑:何心怡
推荐阅读
点个赞和在看,为浙大点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