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10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在开场白中首先表示,听说很多记者很早就来了,我为大家的敬业精神感到钦佩。
王毅说,当前世界格局正在深刻变革,人类社会遭遇多重挑战。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坚定做这个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将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气质,在坚定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谈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王毅表示,我们将更加自信自立,锻造中国外交的品格,要始终把国家发展振兴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
我们将更加开放包容展现中国外交的胸怀,要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不同文明互尊互鉴,保持大国关系稳定,同周边国家携手共进,与南方国家共谋振兴。
我们将主持公道正义、亮明中国外交的风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原则问题上旗帜更鲜明、铁肩担道义,要锚定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我们将推动合作共赢,坚守中国外交的追求,要坚定走团结合作的人间正道,积极为解决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提出更多的中国方案,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提供更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共产品,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谈中美关系
王毅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始终保持对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敦促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言行一致落实承诺。
美国如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大国的信誉何在?美国如果一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就紧张、焦虑,大国的自信何在?美国如果只让自己保持繁荣,不允许别国正当发展,国际公理何在?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的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
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美国面对的挑战在自身,而不在中国。如果一门心思打压中国,最终必将害了自己。我们敦促美方认清历史发展大势,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积极务实地开展对华交往,言行一致地把承诺落到实处。同中方一道,推动中美关系走上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谈多极化
王毅表示,平等的多极化,是要体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不能再允许个别或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不能再允许以所谓实力地位把国家分成三六九等,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允许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要确保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能在多极化进程中平等参与,享受权利,发挥作用。
——谈台海问题
王毅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越有力,台海和平就越有保障。我们的政策很清晰,就是继续以最大的诚意争取和平统一的前进。我们的底线也很清楚,那就是绝不允许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台湾岛内谁想搞“台独”,必将遭到历史的清算,国际上谁要纵容支持“台独”,必将引火烧身,自食苦果。
台湾地区选举,只是中国的一个地方选举。选举结果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也改变不了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历史发生。选举结束之后,我们看到180多个国家和国家组织重申遵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充分说明,一个中国原则,已经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谈巴以冲突

王毅表示,加沙这场浩劫再次提醒世人,巴勒斯坦领土长期被占领的事实不能再忽视了,巴勒斯坦人民独立建国的夙愿不能再回避了,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更不能再世代延续,迟迟不予纠正。只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以公道,全面落实“两国方案”,才能彻底走出巴以冲突的恶性循环,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各种极端思潮的土壤,才能真正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
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始终致力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我们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呼吁个别安理会成员不要再为此设置障碍。我们倡议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主张巴以双方尽快恢复和谈,最终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处、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和谐共存。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恢复和平奔走,为挽救生命努力,为匡扶正义担当。
——谈中欧关系
王毅说,记得10年前一份欧盟的政策文件,给中国同时贴上了“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三个标签,但是事实证明,这三重定位并不符合事实,也不可行,反而给中欧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不必要的干扰和阻碍。就好比一辆汽车开到十字路口,红灯、绿灯、黄灯同时亮起来了,这车该怎么开呢?
王毅表示,事实上,中欧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战略矛盾,双方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欧关系的正确定位应当是伙伴,主流基调应当是合作,关键价值应当是合作,发展前景应当是共赢。
王毅说,希望中欧关系能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一个强大的欧洲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同样,一个强大的中国也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中国和欧洲应该共同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开放发展的倡导者,文明对话的推动者。我们还是这个观点:放眼全球,只要中欧互利合作,对抗就搞不起来;只要中欧开放共赢,逆全球化就不会得势。
——谈俄乌局势
王毅说,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习近平主席亲自同包括俄乌在内的各国领导人深入沟通,中方专门发表了立场文件,多次派出特使穿梭斡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为止战和谈铺路架桥。
王毅表示,任何冲突的终点都是谈判桌,早点谈起来,和平就早点到来。只要各方都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妥善解决好各方合理关切,欧洲就能真正建立起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框架。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应该”,是中方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根本遵循。中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我们期待欧洲大陆早日恢复稳定,我们也将为此继续发挥我们建设性作用。
——谈南海问题
王毅表示,关于海上争端,中方一直保持着高度克制。我们主张本着睦邻友好精神,尊重历史和法理事实,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但我们不允许善意被滥用,不接受海洋法被歪曲。对蓄意侵权,我们将依法正当维权;对于无理挑衅,我们将及时据理反制。我们也奉劝某些域外国家不要挑事生非,不要成为南海的搅局者或者肇事方。
——谈人工智能

王毅表示,人工智能进入爆发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主张发展与安全并重,既要拥抱新事物新机遇,也要装好刹车再上路,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清楚阐明了中方的态度和主张。我们关注的主要是三个确保:一是确保有益。人工智能的发展应有利于人类共同福祉,符合人类伦理规范,符合国际法规则,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方向。二是确保安全。人工智能应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之下,不断提高可解释性和可预测性,为此要建立各种风险评估和管控机制。三是确保公平。应在联合国框架下成立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机构,各国都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中平等参与、平等受益。
人工智能进入爆发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的主张是发展和安全并重,既要拥抱新事物、新机遇,也要装好刹车再上路,共同推进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还要强调的是,如果企图在人工智能上也搞什么“小院高墙”,将会犯下新的历史错误。
——谈半岛问题
王毅表示,当前半岛局势日趋紧张,这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谁要借半岛问题开冷战对抗的倒车,就要承担历史责任;谁要破坏地区的和平稳定,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所有努力集中到一点,就是致力于半岛地区的和平稳定,当务之急是停止威慑施压,摆脱轮番升级的对抗,根本之道是重启和平谈判,解决各方尤其是朝鲜方面的合理安全关切。
中方将进一步对瑞士等欧洲六国施行免签政策
王毅在会上透露,中国将继续推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举措,从3月14日起,中方将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实行免签政策。我们希望各个国家也给予中国公民签证的便利,我们共同打造跨境人员往来的快捷网络,推动国际客运航班加快恢复,让中国公民说走就走,让外国朋友宾至如归。
来源:央视新闻、公开信息
本期编辑:李云鹏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