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圈内事
2024/03/26

2023年11月20日落幕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位于徐汇西岸南段的滨江地区,以“穹顶艺术中心”为名的开幕场馆为SHL建筑事务所对原地块内上海水泥厂进行二次改造而成;主展场也由原白猫洗涤剂库房更新。
©田方方
展览延续到室外空间,在长达5公里的沿江区域置入了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等各领域的创新作品,以河流为背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滨江空间图景。
©田方方
黄浦江一直以来都是上海重要的地段,借助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及水运条件的便利,19世纪中叶以来,沿岸兴起近代工业、港口运输业、金融贸易业等,聚集了大量的工厂,整个岸线一片繁荣。
©大舍
随着传统工业的没落,黄浦江两岸产业结构逐渐调整,也面临着转型与更新。2014年,上海市启动“滨江公共空间计划”,并在2017年正式落成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随后各项改造及焕新也顺利推行,将封闭的“工业锈带”慢慢蜕变为开放的、以市民为核心的“生活风光带”。
©SRC城市街景设计研究中心
国际建筑大师、明星事务所、设计大院等众多知名设计机构均参与其中,共同打造着世界级滨水休闲区。让我们以其中几个案例为引,进一步讨论黄浦江滨江空间的激活策略及其成果。
作者|芒库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艺仓美术馆 / 大舍建筑事务所 (2016年)
©田方方
上海艺仓美术馆由老白渡煤仓改造而来。老白渡煤仓建于1984年,是煤炭从运输船上岸、储存、装载、分配的节点。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2009年,其所在的煤炭公司响应世博会的召开进行了搬迁,煤仓则被改造为一座滨江建筑——拆除所有围合墙体,将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展现出来。然而,这种简单的改造缺乏进一步的吸引力,建筑周边设施也不完善,参观者一直寥寥。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2015年,第一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人冯路和柳亦春在此以“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为主题,设置分展场,借助艺术形式填充煤仓空间。这次活动成为契机,让物业持有人看到了展览空间与工业建筑结合的潜力,决定将煤仓升级为美术馆,呈现出新与旧叠加的力量。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整个设计的核心在于新旧结构的并置与融合。为更好地组织空间并减少对于现有煤仓结构的破坏,加建方式采用悬吊结构,利用原有的顶层框架柱支撑一组桁架,再利用桁架层层下挂,与原结构铰接。
©田方方
这种手法同时也组织了展览空间的流线,水平的线条建立了建筑与黄浦江之间行走与眺望的关系。平台边局部以玻璃形式出现的盒子也联通了景观,实现了公共性。
©田方方
除了建筑主体之外,设计还考虑到其北侧不远处共为生产整体的高架运煤通道,贯穿了老白渡绿地景观空间,提供艺术与服务功能。廊道也采用悬吊钢结构系统,其纤细轻巧的形式与粗粝沧桑的混凝土形成对比,呈现出时间的张力。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田方方
项目将周围环境都纳入范围,创造了多个方位均可抵达的动线。高架的步道、折形的坡道、直接连接三层的大楼梯、大楼梯中间与美术馆二层天台相接的天桥、穿过美术馆的折返坡道……集合在一起,构建了漫游式、可达性强的城市公共区域。
©田方方
人们沿江经过时,能看到各方路径的指引,进入美术馆内部,展陈内容与旧煤仓结构共同组成“永不落幕的展览”,诉说关于此地的记忆,曾经的废墟以生动鲜活另一种形式存在。
©田方方
上海陆家嘴滨江金融城展览中心 / OMA(2017年)
©OMA
由OMA设计的陆家嘴金融城展览中心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整个建筑坐落在旧船厂废弃的船台上。
©OMA
建筑主体为悬挑高度为8米的展览空间,可供游客漫步其中,领略黄浦江的全景视野。
©OMA
展览空间下方是开放的灰空间。展览厅、阶梯讲堂、前厅、步行坡道和屋顶平台均围绕主体空间置入。
©OMA
功能的融合也给黄浦江沿岸创造了一个可变化的、拥有多样可能性的公共空间,可以用来举办各种活动。
©OMA
为了表达对项目基址工业遗产历史的回溯,建筑立面采用特殊定制的金属网,将建筑结构从网面后隐约地显现出来,以重现当年船台上的船体,引发人们的记忆与共鸣。
©OMA
项目管理人还提到:“这座建筑在夜晚就像黄浦江边的灯笼,玲珑剔透。“通过视觉上的标志性与象征性,黄浦江与老船台遥相呼应,相互联系。
©OMA
灰仓艺术中心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2019年)
©章鱼见筑
灰仓艺术中心原为杨树浦发电厂的干灰储煤灰罐,于1913年建成。其空间形式独特,极具震撼性与力量感。值得一提的是,其改造设计与上文中艺仓美术馆一样,开始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临时展馆的定位,体现了艺术对激活并哺育工业遗产留存持续、积极的影响。
©章鱼见筑
设计策略围绕容纳展览的灵活度与开放性展开。首先置入两块不同高度的景观平台,将三个分开的灰罐连接,形成连续的流线。
©章鱼见筑
打破原灰罐封闭的立面形态,在其立面上外挂半透的百叶,引入光线的同时也形成模糊朦胧的界面,提升了空间的公共性。
©原作工作室
©章鱼见筑
以插入性的模式将各种形态的楼梯及未确定功能的空间置入整体建筑体量,形成自地面到灰仓顶部的漫游路径,并将艺术与游览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利用工业遗址的同时,引导观者与黄浦江对话。
©章鱼见筑
民生轮渡站 / 刘宇扬事务所(2019年) 
©章勇
民生轮渡站属于民生码头水岸改造及贯通中的一部分,其面向黄浦江,东侧与民生艺术码头相连,西侧与新华绿地相接,主要作用为连接浦江两岸的交通基础设施。由于旧轮渡站客流量稀少,新设计还希望提供市民活动的休闲场所,吸引人们体验多元的滨江风光。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由于贯通工程的施工计划,轮渡站须经历阶段性拆除及重建,且民生渡口仍在使用。因此整体设计基于改建时依然能顺利通航的需求,将上下层功能分离开,重新梳理出入轮渡站的人流及滨江慢行道之间的关系。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建筑一层为候船厅及站务用房,主要服务于渡口活动。大厅南北向敞开,顶面打开天窗以引入光线。
©章勇
二层与东西向的通道相接,并为沿途的人群提供驻足的地方。
©章勇
平台拥有良好的望江视野,云朵形的景观构筑物也成为视线中的焦点。钢构架与金属网构成的构筑物能起到遮阳的作用,营造舒适的檐下空间,形成人的汇聚。
©章勇
世界技能博物馆 / 同济设计集团(2023年)
©TJAD
世界技能博物馆前身为永安栈房,建于1922年,是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的双子楼仓库,属于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其内部空间采用八角形柱棱角斗状柱帽楼板,极具特色。
©上海杨浦
©杨天周
整体设计以延续历史信息为原则,对原建筑诸多保存完好的元素进行了保留,希望能够留存场地的历史记忆。
©上海发布
为了适应博物馆的功能使用,建构了一个层层递进的中庭空间,形成各层之间视线交流与互动,营造独特的历史建筑内部体验。
©上海发布
所有空间上的干预均未损伤原有的八角形柱帽,并确保了对原有结构体系的较小影响。在对楼面进行架空处理的同时,还将结构反梁、电暖管线等多种功能均集合在构造空腔内,以在视觉上保留无梁楼盖的特点,极大地尊重了建筑原有的风貌。
©田方方
然而,作为杨浦滨江休闲观光点的重要节点,原仓库建筑立面过于封闭,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几乎隔绝。为了消解消极的观感,设计提出“城市客厅”的概念,在建筑首层布置L型的开放空间,以通透的状态面向城市。
©TJAD
在此基础上,设计拆除原建筑后期加建的耳房立面,用钢结构塑造出层叠挑出的平台,并将交通系统从底层到顶层连续贯通。平台的错动打破原来沉闷的气息,带来面临江面的活跃效果,露天的外部空间引导人们观展之余走出展馆,欣赏黄浦江景。
©世界技能博物馆
©上海发布
博物馆已于2023年11月初免费向大众开放。展陈方式引入VR技术等各项数字技术,致力于打造世界性的技能展示、交流中心,在黄浦江上形成又一个新地标。
思考与分析
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再服务于人民的公共空间,意味着在保留记忆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与传承,实现了城市空间的可持续。
©章勇
结合以上案例,会发现改造策略中重要不仅在于设计对原有空间的使用,更关系到如何与周围的环境相连与贯通。只有将目光放大到全局,充分考虑标志性与可达性,才能更好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吸引力与焕活的有效性。
©苏圣亮
但另一方面,通过盘点,目前滨江空间沿岸的激活方式似乎有些单一,大多围绕咖啡、展览等小资消费行为。这些业态是否能支撑后期长远的发展或许还有待商讨。毕竟,除了建筑,文化形象的重塑与活跃区块的营造还需要优秀的运营与策划,为场地注入持久、新鲜的活力。
©章鱼见筑
城市更新与改造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多个角色的通力合作与长期经营,黄浦江沿岸经过数年的打造,已经成效斐然,成为典范,也让人们期待着,未来更多元、更美好的沿江生活带。
发文编辑|Yibo
专栏/审核|Mel
审核编辑 | Miranda Heloise
Reference
https://www.archdaily.cn/cn/894862/shang-hai-yi-cang-mei-zhu-guan-da-she-jian-zhu-she-ji-shi-wu-suo-plus-tong-ji-da-xue-jian-zhu-she-ji-yan-jiu-yuan
https://www.archdaily.cn/cn/934527/lu-zhi-qiu-yuan-zuo-she-ji-gong-zuo-shi
https://www.archdaily.cn/cn/933792/shang-hai-min-sheng-lun-du-zhan-liu-yu-yang-jian-zhu-shi-wu-suo
https://www.archdaily.cn/cn/909360/shang-hai-min-sheng-ma-tou-shui-an-jing-guan-ji-guan-tong-liu-yu-yang-jian-zhu-shi-wu-suo
https://www.archdaily.cn/cn/945807/hui-cang-mei-zhu-guan-tong-ji-yuan-zuo-she-ji-gong-zuo-shi
https://www.sohu.com/a/498431444_12024415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06418
http://www.archina.com/index.php?g=works&m=index&a=show&id=16550
https://www.archdaily.cn/cn/875246/shang-hai-lu-jia-zui-bin-jiang-jin-rong-cheng-zhan-lan-zhong-xin-om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