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开启。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接受了媒体采访,回应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
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接受媒体采访。图源:新华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表示,将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不断优化金融供给,为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重要作用。
总体来说,李云泽表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以概括为“一升和一降”,“一升”是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突破460万亿元,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稳定增长。去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同比多增1.3万亿元,一些重点领域,如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的贷款增速超过了20%,保险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保险赔付支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充分体现了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一降”主要是指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净息差降到20年来最低水平。
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人民银行推动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降,每年可以为广大购房者节约利息支出1700亿元,同时积极督促银行减费让利,银行手续费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有很多短板和弱项,当前关键是要推动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畅通资金流转过程中的堵点和卡点,解决有资金没有资本、耐心资本不足的问题,真正打通社会资金循环任督二脉。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第一,服务新质生产力,这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今年1月份已经专门印发文件,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正在积极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进一步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全力支持绿色发展,将进一步丰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将全力支持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时也要积极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服务有效需求。消费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近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在投资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资金供给,同时进一步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积极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在外贸方面,将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等,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同时逐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
第三,服务民生保障。普惠金融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在部署普惠金融的专项行动,推动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下沉,同时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养老健康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尽快补齐第三支柱短板,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加快发展长期护理险等健康保险;针对快递小哥以及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鼓励保险机构打造专属的保险产品;在防灾减灾方面,会进一步扩大农业险的覆盖面,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巨灾保险,也会进一步加大灾后重建的支持力度。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
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接受媒体采访。图源:新华社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坚决打击“假赌黑”。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亟待解决。体育各领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老问题仍待破解,足球领域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三大球成绩持续下滑,这些都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存在着明显差距。”
他表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坚决打击‘假赌黑’,大力整顿行业风气,持续净化体育生态,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和保障。”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回应“黄牛倒票”问题:
已推出两条硬措施,倒票现象大有好转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接受媒体采访。图源:新华社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针对大型文艺演出一票难求,甚至有黄牛倒票的现象,我们采取了一些办法,主要是两条,一是实名购票,实名入场;二是要求所有大型文艺演出的门票,公开销售的比例不得少于85%,这两条很硬的措施,极大限制了黄牛倒票的空间,现在倒票现象应该说已经大有好转。
对于外国游客入境的便利性,孙业礼表示,我们在整个入境游环节上,全流程都在梳理。哪个环节有问题就打通哪个环节,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国外游客到国内旅游,一定也能享受到跟国内游客一样的便利,我们也诚挚欢迎世界各国游客到中国参观、旅游,领略古老中国独特神奇的文化魅力,了解和发现现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
去年哈尔滨的旅游是火爆出圈,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于“文旅热”的关注。孙业礼介绍,去年入冬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据当地的统计,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2月份,来黑龙江旅游的大概是1.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700亿元。哈尔滨的旅游火爆,也带动了整个东北旅游。春节长假,全国出游的人数达到4.7亿人次,旅游的花费超过了6300亿元。全年数据可观,去年全国国内游客出游人数达到了将近49亿人次,旅游的消费接近5万亿,旅游的火爆,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
电动汽车、文创产品、美妆等国货潮牌在海外火爆出圈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接受媒体采访。图源:新华社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今年以来进出口延续向好态势,实现“开门红”。“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作用依然显著,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强劲。我们还高兴地看到,电动汽车、文创产品、美妆等国货潮牌在海外火爆出圈。
谈及当前我国外贸趋势等,俞建华介绍,根据海关最新统计,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延续向好态势,实现开门红。总体来看,今年中国外贸开局良好,初步判断上半年可以保持在一个增长通道。
俞建华说,要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目标,海关打算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政策再加力,要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便利化措施,促进边贸发展。
二是服务再提升,继续发挥好“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的长效机制,多听企业的意见、呼声、诉求,坚持问题导向,更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此外,海关将继续做好对外贸的监测、统计、分析,做好景气指数的调查,为企业抓订单,安排生产提供海关服务。
关于如何打造智慧海关,俞建华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打造智慧海关列为今年重点工作内容,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海关的事,也事关全局。
一是,中国海关作为世界上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海关,每年查验的贸易量之多,涉及的集装箱、交通工具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海关之前的一些工作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在外贸形势发展的变化。因此,打造智慧海关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的广泛运用日趋成熟,能够为智慧海关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是,中国海关每年不仅查验的货量是最大的,同时场景最丰富,模式最齐全,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来积极探索形成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行之有效的海关机制。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将从这些方面着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接受媒体采访。图源:新华社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去年,中央推进新一轮知识产权的机构改革,出台了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打出了一套知识产权领域的“组合拳”,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今年将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二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三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源头保护。
四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平台机制。
申长雨表示,今年是实施专利转化应用专项行动方案的关键一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梳理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形成一个可转化的专利库。
二是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切实破解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难,广大中小企技术获取难两难问题。
三是全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推进一对多的开放许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效率。
四是进一步提高专利质量,根据后端专利转化的效果,优化前端专利申请政策和专利审查政策,建立工作闭环,形成反馈机制,不断夯实专利转化质量基础。
来源:华夏时报记者(冯樱子)、央视新闻、新华社、中新网
本期编辑:孙琪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