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听花酒的母公司——A股公司青海春天发布公告:3月16日当天,青海春天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检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检查。目前,检查组已进场开展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平时周末这个时间段,极少有上市公司在交易所网站披露公告。
青海春天表示,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检查工作,同时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一部上证公函【2024】0200 号《关于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媒体报道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要求,全面展开自查整改,深入反思存在的问题,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可能存在被有关部门处罚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近年来,上交所已多次就青海春天定期报告及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事项发出监管工作函,涉及2020年至2023年的多期定期报告、业绩预告,重点关注公司酒水业务收入、销售费用、应收账款、对外预付款项等内容。2022年11月,上交所就公司定期报告会计差错更正事项予以监管警示。
听花3·15晚会曝光
3月15日晚间,央视3·15晚会曝光称,2020年起,一款号称是“高端商务白酒”的听花酒频繁出现在消费市场上,标准装售价5860元,精品装售价58600元。该款酒的广告宣称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调节生理紊乱、抗衰老等功效。然而,《广告法》明确规定,酒类广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听花酒的宣传违反了这些法规。
3月16日早上,青海春天发声明称,公司高度重视央视3·15晚会中提及的问题,并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全面展开检查与整改工作。听花酒表示,工作人员向客户介绍产品时,提及了听花酒健康功能和客户案例,而在食品酒类推广时介绍健康功能是法律所禁止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已经连夜召集市场销售人员,规范用语,严格要求在产品推广时遵守法律法规。
听花酒被央视曝光后,其微信公众号账号已被封。而在淘宝、京东等多个电商,听花酒均已搜索不到。而且,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连夜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执法行动,迅速核查处置涉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其中,四川、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对生产销售“听花酒”企业、门店开展调查
据新黄河,记者在济南、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实地走访发现,多家听花酒线下体验店已暂停营业或尚未开业,有的门店门口被人用白苫布遮盖。
根据公开资料,青海春天的主营业务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以酒水产品销售为主的酒水快消品业务板块,二是以冬虫夏草类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大健康业务板块。其中,酒水业务又以“听花”、 “读花”系列高端白酒销售为主。
听花酒官方网站显示,其在售白酒产品共有4款,包括酱香型和浓香型等。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天价”听花酒缺乏底蕴,营销包装大于实质,从价格带来看,也很难大规模铺开市场。
2020年-2022年,青海春天分别净亏损3.20亿元、2.49亿元、2.88亿元。青海春天1月31日公告,预计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亿元至-2.87亿元,这将是公司连续4年净亏损。对其持续亏损,青海春天坦承,造成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酒水快消业务板块经营的产品仍处于市场开拓、投入阶段,产品营销费用的投入未能形成相应的产品销售量提升。
来源:证券时报、公开信息
本期编辑:李云鹏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