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低空智能交通对新型交通工具的需求正在提升。
飞行汽车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解决方案之一。
随着低空经济产业崛起,如何让汽车实现立体出行甚至成为未来主流出行方式,成为车企思考的问题。
随着多方面跨界融合发展以及智能交通设施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飞行汽车的空中行驶功能属性必将得到实现和强化。
作者 | 云摇
来源 | 金错刀车评(ID:jincuodaocheping
金错刀(ijincuodao)授权转载
飞行汽车真的火了!
最近,关于飞行汽车的“震惊体”新闻越来越多。
先是央媒报道,“飞行出租车”中国全球首飞,深圳飞珠海,仅需20分钟,票价300元。
小鹏的无人驾驶飞行汽车,在CBD实现首飞,6分钟跨珠江往返。
还有价格239万的飞行汽车,在淘宝上架,7天无理由退货,还免运费,而且这家店铺不卖别的,只卖飞行汽车。
这边刚上架,转头就有人下单。全球首架199万“空中的士”在“交个朋友”直播间售出,买家来自广东。
明明之前还被大家吐槽“烧钱的大玩具”,但近两年飞行汽车却越骂越火,不仅特斯拉、小鹏、广汽等车企纷纷加码,且其商业化落地越来越成为可能。
中国的飞行汽车第一股亿航智能,更是成为资本和政府眼中的香饽饽。
要量产上天的飞行汽车,是风口还是泡沫?
科幻照进现实,
飞行汽车真的火了
过去提起飞行汽车,大家都觉得是电影里的产物,但是这两年飞行汽车却离大家越来越近,且越来越火。
现在大家常说的飞行汽车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英文名是eVTOL。
它的创意诞生于15年前,当时美国NASA发布了一个eVTOL的概念视频,说美国下一步想发展“电动垂直飞行器”。
谁也没想到短短十几年,曾经的“科技幻想”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和产业,彻底火了。
最明显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一头扎进去,砸几百亿美金研发。
其中有波音、空客、贝尔、巴西航空工业等传统航空企业巨头,也有Joby、Lillium、亿航等专注飞行汽车的科技创业公司。
最让大家好奇的是,造飞行汽车好像成了车圈的潮流,特斯拉、大众、丰田、吉利、小鹏等汽车厂商都纷纷加码。
最开始出圈的是马斯克砸钱投的Alef Aeronautics公司,其生产的Model A电动飞行汽车,去年7月正式在美国获得合法飞行许可,被不少人称为飞行汽车的苹果时代。
国外的企业热情高涨,国内的玩家自然也都是摩拳擦掌。
国内车企中造飞行汽车最专注的当属小鹏。
2020年小鹏汇天成立,专门研究飞行汽车,到目前为止小鹏汇天已经有多款飞行汽车亮相和发布。
2019年旅航者T1试飞成功,2020年旅航者X1试飞成功,2021年旅航者X2载人首飞成功,2022年旅航者X2在迪拜完成海外公开首飞。
年初,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旅航者X2,在广州顺利完成城市CBD区域的首次低空飞行。
小鹏汇天董事长何小鹏还曾透露,下一代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启预订,并计划于明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还要把价格控制在100万元以内。
其实,像小鹏汽车这类涉足飞行汽车领域的车企还有很多。
比如吉利汽车也专门成立了飞行汽车公司——沃飞长空,旗下AE200成为首个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的有人驾驶载人飞行汽车,并完成首飞任务。
2017年11月,吉利控股全资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并命名为“太力”,太力研发的飞行汽车Transition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可操作的飞行汽车。
广汽集团虽是后来者,但研发速度极快,短期内就完成了样机研发和首飞。
其推出的行业首创陆空两栖构型的飞行汽车GOVE,至今已完成300余架次飞行测试。
去年广汽埃安AION曾发布了一则AION神颜飞行器预告,当时引发了广大网友热议,猜测埃安要造飞行汽车。
今年,铃木汽车也宣布开始生产飞行汽车,并且要把飞行汽车用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
借着这股热情,曾经的科幻片产物,正在跑步进入我们的生活。
最能装X的卖点,
拿捏全球车企
和表面的酷炫相比,造飞行汽车其实是个苦差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就率先提出了飞行汽车的概念,并坚信这一新产品在未来会有长足发展。
但直到2009年,全球首辆飞行汽车“飞跃”才首飞成功,这是一款拥有100马力,可折叠机翼的飞行器,加满油箱一次可飞行 500英里。
此后国际各大企业纷纷加入飞行汽车的浪潮中,这其中既有通用、波音、大众、保时捷等航空或汽车巨头,也有谷歌、英特尔等科技类公司。
据国泰君安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23年10月,全球有300多家飞行汽车研发企业。
这么多有钱有实力的科技企业研究,尚且举步维艰,现在汽车企业们为何反而着急跟进?
因为飞行汽车有一个最装X的卖点,狠狠拿捏住了车企,那就是:堵车克星,解决出行焦虑。
据相关研究显示:排名前十的“堵城”人民每天通勤拥堵时间均超过25分钟,北京人均一生堵车时长6260小时。
仅仅是不堵车这一个卖点,就足以吸引大家的眼球。
因此,每款新车宣传的卖点,要么是解决堵车难题,要么死磕出行时长。
比如前不久飞行汽车“盛世龙”从深圳蛇口至珠海九洲港试航,用时20分钟,而开车深圳到珠海单程用时为2.5至3小时,时间直接缩短到十分之一。
且“盛世龙”整体重量达到2吨,可载荷400公斤,除了驾驶飞行员,每次飞行可以运载四人,相当于空中出租车,每次收费300也不算太贵。
再比如今年春节之后,离开海南的航班,被炒到票价过万,一家人返乡需要十几万的程度。
同时海南到广东的跨海轮渡通道,满负荷运营也难以为继,彻底堵塞。
这时候一辆飞行汽车和造价2000多亿人民币“海南跨海大桥”相比性价比高到爆炸。
而小鹏汽车的陆地航母,直接把汽车和飞行器组合,相当于随身携带直升机,从外表看,就是6个轮子的汽车,在城市里是MVP,空间巨大,能开着旅行露营。
在野外就是超级越野车,遇到汽车不能走的路,直接开着飞行器上天,一辆车两种体验。
在这个卖点的诱惑下,就算前景不明投入巨大,也有不少车企愿意拥抱这个超强价值锚。
风口还是泡沫,
商业化是生死线
在造飞行汽车这件事上,车企们摩拳擦掌,但其究竟是风口还是泡沫,到目前还没人能确定。
但不得不说,无论是最近飞行汽车跨海飞行,还是上架淘宝和直播间,都在传递利好消息,就是其商业化正在成为可能。
商业化是飞行汽车的生死线。
而商业化的发展,目前还要过三道坎:一道是政策,一道是场景,还有一道是安全。
从政策上看,低空经济确实是个大风口。
飞行汽车能上架出售,就意味着是“持证上岗”。
目前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经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eVTOL型号合格证和标准适航证,并且顺利完成了商业首飞演示。
这张合格证开启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商业落地之路,或许在不久后,我们真能打“飞的”上下班了。
且在今年的两会时,代表何小鹏也将“鼓励发展飞行汽车,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作为提案。 
除了政策支持,飞行汽车能否商业化还要看其瞄准的使用场景。
低空经济表面上看是空白市场,但其实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很多大型无人机已经完成了货运布局。
比如大疆搞了个巨无霸无人机,把两千块钱的无人机等比例变大,电机跟人头一边大,杆子跟胳膊一边粗,能运40公斤的货物,还能拉人上天,自带降落伞还只卖16万。
黄山上的货品单靠索道加人力运货,根本供不上游客,大疆两架无人机每天往返四五十次,能运4000多斤物资。上一次山只用6分钟,直接代替挑山工。
飞行汽车的使用场景,也是载人交通、旅游观光、物流运输、医疗急救等场景。其中有不少场景无人机完全可以代替。
因此怎么挖掘新市场、新需求,也是飞行汽车商业路上必趟的路。
安全性这道坎,其实一直是飞行汽车企业的红线。
何小鹏曾说,小鹏汽车旗下的飞行汽车上市前,所有飞行汽车的高管必须开5000公里、飞5000公里。
在小鹏飞行汽车的宣传中,其安全性也有保障,6副旋翼失效2副,还能正常飞行,还自带4个降落伞。
怎么把飞行汽车造安全,并让大家相信它是安全的,无疑是其商业化路上很硬的一道坎。
低空经济是风口,飞行汽车是爆品,但想彻底爆发,未来还需要培养飞行员,维护人员、训练机构等大量工作。
总的来看,低空经济潜力巨大,但飞行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点个在看 不错过刀哥辣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