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你我都是“龙的传人”。春节假期,上海海洋水族馆计划举办龙年新春“龙鱼”主题特别活动,邀你和“游龙”一起贺新春。
没人见过龙,但是龙在中国文化中一直保持着神秘的参与感。它是《山海经》中见首不见尾的神秘异兽,是《西游记》中统领水族的东海之主……如果你遗憾无法见到“真龙”,不妨在春节之际前往上海海洋水族馆,一睹“七个龙咚锵”外加一个“隐藏BOSS”闹新春的场面。
据悉,配合“龙鱼”主题,馆方从原有的海洋生物中精心选拔出最具“龙气”的七种“龙鱼”,它们分别是:古老的中华鲟、帅气的扬子鳄、霸气的海象鱼、美丽的澳洲星点龙鱼、威严的非洲黑龙、贵气外露的金龙鱼和有趣有型的拟海龙。春节期间,它们将集中进行展示,陪伴大家欢度龙年新春。
此外,为迎接龙年的到来,上海海洋水族馆还特别从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霸气威武的“海龙王”鱼,它将携七种“龙鱼”齐聚一堂,给大家拜年。
特展举办的同时,上海海洋水族馆的2024年新春特别活动也即将开启:
*2月5日至2月29日,馆方将举办“码上”见“龙”活动。届时,馆内每个龙年代表生物展缸上都会贴有生物介绍缸贴,并带有互动二维码提示,游客扫码即可免费参与答题互动,幸运游客还有机会拿到纪念礼品。
*2月10日至2月16日,馆方将举办龙年接“龙”活动。活动期间,儿童游客可凭票现场参与龙主题成语接龙,赢取抽奖机会。
*大年初一至初五,馆内每日定时上演“水下舞龙”,让大家的“寻龙”之旅更具仪式感。
*春节期间,上海海洋水族馆还会举行各色民俗活动,包括画糖人、捏面人、剪纸、传统灯笼DIY等。
展示生物介绍
前鳍吻鲉
海龙王(珍宝龙)
海龙王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海域。虽然它们有着“海龙”的称号,但其实和拟海龙及其有着吸管嘴的亲戚们没有关系哦。
海龙王正式的中文名叫做前鳍吻鲉,作为蝎子鱼和蓑鲉(狮子鱼)的亲戚,它们同样身怀毒素。在自然界中,它们这身能变色华丽“龙袍”能帮助它们能完美融入藻类或珊瑚礁之中,守株待兔地等待猎物的降临。
中华鲟(寿神龙)
中华鲟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是一种稀有的“活化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中大熊猫”和“长江鱼王”之称。
中华鲟属于鲟科鲟属的鱼类,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属于底栖性亚冷水性鱼类,常年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性情温和。
扬子鳄(健康龙)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鳄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外形与密河鳄相似,只不过体型要小许多。成年扬子鳄体长一般在1.5-2.1米,体重30-45千克。
扬子鳄能发出五种类型的叫声,其中“哄——哄——”声是山雨欲来的象征。这种单调的吼叫声,常常在天气闷热、气压下降、风雨雷电将至时鸣发。故在中国古代,扬子鳄的吼叫被当作雷雨天气的天气预报。
巨骨舌鱼(瑞气龙)
巨骨舌鱼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它的体型巨大,长度可达2~6米,体重最高可达230公斤,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巨龙”。
巨骨舌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种,据推测最早出现于一亿年前。它身披厚厚的鳞甲、青色金属质地的背部和古铜色的侧身鳞片,依靠坚实的鳞片它很好地保护着自己。随着数量的减少,巨骨舌鱼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澳洲星点龙(平安龙)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的澳洲星点龙,与巨骨舌鱼是亲戚。其修长呈流线型的身体、成体银色中还带着黄色的体色,尽显其美丽。但夜行性的澳洲星点龙却喜欢独居,领域性很强。它一般会接近水面进食,以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小鱼虾、青蛙、甲壳类动物和一些植物原料为食。
非洲黑龙(吉祥龙)
非洲黑龙分布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中、上游及西非热带区域,最长可达100厘米,体重达10公斤。非洲黑龙头部至背鳍呈弧形,没有胡须,尾鳍较小。因为它没有牙齿,所以食物范围很广,水草、浮游生物、小鱼等无一不纳入它的食谱。远在350万年以前的太古石炭纪,其隶属的骨咽鱼科便已存在。迄今为止,非洲黑龙是唯一一种在非洲发现的龙鱼。
金龙鱼(福运龙)
金龙鱼别名亚洲龙鱼,是一种古老的淡水鱼类,早在350万年以前的太古石炭纪就已在地球上,堪称鱼类的“活化石”。其体型硕大,躯干覆盖着排列整齐、金光粼粼的鳞片,口唇有两条胡须,气势威严。龙鱼在繁殖时,成鱼会把鱼卵产出含在口中,直至小鱼孵化出来,所以又有“龙吐珠”的俗称。
拟海龙(智慧龙)
拟海龙,形如其名,其长长的吻部、修长的身体、绚丽的花纹,游姿优雅而缓进缓出,好似海中高贵的龙。为了生存,他们常常将自己细长的身体模拟成海草的样子、倒立隐匿在海草中,直至有食物出现,用它细长的吻猛地一吸,便将食物直接吃进了肚子。
*文中活动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文字:吴燕
编辑:朱轶锴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