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想聊一个有点老的话题:松弛感。
想聊这个是因为,今天上班的时候经过一个路口,有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把已经过时的春节灯饰从树上摘下来。
线路铺在树下,他们不慌不忙,我听到其中有人在轻轻地哼着歌。
那一刻只有一个念头:看来春天真的来了啊。
这样松弛的状态让人羡慕,但被这样轻微的细节打动的同时,也让人意识到这样的状态有多难得
最近常常在后台,看到读者对春天的“恐惧”。
@BottieBot 留言说,她最害怕的季节就是春天。
因为春天意味着新的开始,她要思考是否换工作,是否去念书,是否趁着最舒适的季节回家去。
@冯利难难难 也说,过了这个春天她就要博士毕业了。但往后的路要怎么走,还是一头雾水,不敢迈出那一步。
在这个最应该放松的季节,我们依然有着许多抉择要做,有许多第一步要迈。
所以,该如何在这样一个季节里保持放松呢?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新闻上看到的,发生在另一个春天的故事。在地球的另一侧,一位新西兰的老人 Bryan Johnson,在他 90 岁生日的时候选择了一项特别的庆祝活动——高空跳伞。
当时是 10 月份,是新西兰的春天。
图片所示为新西兰的卡瓦劳大桥蹦极,仅做示例
据他的孩子讲,Bryan Johnson 最大的特点就是热爱冒险,想到什么就会去做,好像对任何事都无所畏惧。
而这甚至不是他的首次跳伞庆祝了,在 80 岁与 85 岁生日时,他也是这样度过的。
这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点点思路:
松弛感并不源于迈出哪一步,而在于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甚至就连他参与跳伞的奥克兰的天空塔,也有一项专门的规定:75 岁以上的人可以免费在这里玩跳伞。
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隐喻:
当我们想要出发时,只管勇敢地尝试就好,整个世界将会为你做好其余的准备。

2、

提到了新西兰,我就想顺便向你介绍一种当地的鸟:鸮鹦鹉
想介绍它的原因很简单,这家伙简直就是行走的松弛感。
昼伏夜出,喜欢群居性独处,每天摇头晃脑地在自己的领地上四处巡视,还很喜欢交朋友。
说它是行走的松弛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不会飞。
作为一只鸟,却不会飞,这听起来是一个足够“挫败”和“沮丧”的消息。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它们的我行我素。
它们依然靠着自身的松弛,把足迹留在了岛上的每个角落。不会飞怎么办,那就靠走,靠跑,靠自己的方式去实现。
“敢于探索”在它们身上不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方式。
甚至因为这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力,新西兰旅游局的吉祥物就是一只卡通鸮鹦鹉,叫Kimi,可见它强大的精神号召力。
其实从它的身上就能看出,松弛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管不顾”,因为喜欢,因为想要,所以就去做了。

勇敢是它的引子,探索是它的方式,而放松和快乐才是它的目的。
@江夏小柴胡 在年初的时候说,自己要从上海一路坐公交车去到漠河。
这不是他第一次规划这样奇怪的旅行了,全程 3800 多公里,一站一站换乘,一班一班公交也走走停停。
当有人质疑他,有人不理解这种行为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
“有人说我在做没意义的事,但我觉得做什么事情的意义本身,并不是人为定义的。”
回到文章的开头的问题,我们该如何保持一种松弛感呢?
这个回答或许就说明了点什么:将向往放在行动之前,将行动放在思考之前。
去探索,去尝试,去做一些想做但从没做过的事。
松弛只有一种途径,就是想到,然后去到。

3、

当“鼓起勇气并迈出探索的第一步”已经达成时,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怎么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呢?
听起来有点无厘头,这不是应该是最简单的一步吗?想要自由,想要旷野,想要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
但这些想要,许多时候是来自于外界的定义。
《十三邀》有一期请到了当代抒情现实主义画家何多苓,他讲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作为判断“想要”是否出于真心的标准。
他说:“人活着,是为了感知这个世界。”
感知世界,感知身边的人,感知自己的内心。
因为在这种交互中,我们逐渐拼凑完整了心底的那个“想要”。
因为感知到世界,所以想要去看看春天;
因为感知到他人,所以想要结伴而行;
因为感知到自己,所以认可了需求的正当性。
那些在互动中产生的心情的波澜,才是内心渴望的真实映照。也是循着这种渴望,我们才能找到对自己有效的放松。
无论是去年流行的 city walk 还是冬季露营,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所有人都在试图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以自己的方式去游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到新的地方,用新的方式结交新的朋友。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会被简单的几句话拉近。
而我们的情感,也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尝试,轻易地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我们越是对这种好奇和尝试保持坚信,就越难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也就越容易变得放松下来。
因为生活没有固定答案,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终点。
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曾经提出过一个“第三空间”的概念,这是一个除了居住和工作之外的,供人们交流和提供情绪价值的空间。
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第三空间或许在很远的地方,又或许就在我们身边。
而去往那里的唯一方式,就是保持发自内心的好奇,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4、

我当然知道,面对复杂的生活保持松弛是困难的,但松弛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它更像是一种选择。
很重要的选择。
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地方我们未曾到达,也还有太多事情我们没敢尝试。困住我们的既不是春天,也不是难以抉择的生活,而是那种疲惫的惯性,让我们原地打转,忘了别的可能性。
而松弛感,或许就是那个帮助我们跳脱出来的关键。
有人把松弛感当做是精神按摩,@Zim 说他感到紧绷时,最喜欢的事就是抬头看看满天繁星和漆黑夜幕。
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然可以自认为是无限宇宙之王。这让他可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也让他在精神上松弛有序。
有人把松弛感当做是冲刺前的准备。马上就要准备考研了的@甜甜 说,她总是珍惜考研前的一段时间,想多停留一会。
因为那阵她最松弛,也是那一阵,她才感觉自己准备好面对一切了。
马特·海格的《活下去的理由》中,有这样一句话 :
「记住:你一点也不怪异。你是人,你的一切行为、感觉都是符合自然的。」
所以不要担心这样做的结果,也不要顾虑还未发生的一切。
大胆去做,去尝试,去探索。这不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论,而是大自然能为我们撑的腰,是这个世界在为你铺平的路。
当我们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开头的那个问题时,答案或许已经清晰了许多。
该如何在这个季节,保持一种松弛感呢?
不是等待春天,也不是追逐春天,而是成为春天。
成为那个有无限可能的季节,用更多的勇敢填充现阶段的生活,用随之而来的探索放松紧绷的心情。


松弛感是你走在街上,不自觉哼出的歌;
是你把每一个听说,都变成了去过;
是俯冲进未知的领地,着陆在日常的生活。
是那只在你未曾注意的角落里,正直气壮地朝你走来的鸮鹦鹉。
迈着松弛的步伐,提醒你别忘了这场疲惫生活的解药。
还记得我们开头提到的新西兰旅游局吉祥物 Kimi 吗?它身上散发出的松弛感,可不仅仅来自于鸮鹦鹉自身的特质,更是新西兰这片土地带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在这片被美景和自然风光环绕的土地上,人们松弛地与自然共处,也轻盈地行走于属于自己的生活之中。
这样的新西兰,将成为你繁重生活中的休息站,也是实践探索精神和营造美好回忆的最佳目的地。
如果你也向往着松弛自在的生活,想要放轻松去探索自然的无尽可能,那只能说明一件事:在你的身体里,一定也住着一只Kimi!而新西兰也已经准备好了风景与惊喜,等待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答案。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日益加强的环境保护,这里拥有着美丽的景色与多样的生物,能够满足你对于探索自然和探索自我的双重期待。
既然不会飞的 Kimi 走过了那么多地方,那我们也不必等到春天再出发。
撰稿:许无
 晚祷时刻:

无论如何放松,
我们仍不得不撑起这繁重的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