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先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这么痴迷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

因为有很多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告诉我们,拉开他们和普通人差距的不是天赋和努力,而是习惯。
所我们就植入了一个观念:一定要从小,就给孩子养成一个个的好习惯:
  • 孩子今天必须把看书看完,不养成有始有终的习惯,他人生就会半途而废
  • 孩子买的宠物自己负责喂,结果喂了2天就不管,他不养成说话算数的习惯,将来他就是不负责任人。

  • 孩子边写作业边玩,不能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就不能成为一个专注的人
然而,这些好习惯培养起来了吗?
你们大概率都和我一样,不仅没有培养起来,孩子还越来越难搞,越来越多坏习惯。
👉习惯到底是干嘛用的?
习惯简单来说,是大脑的节能机制。
就跟我们学骑自行车一样,当你学会了以后,你每次骑车的时候,大脑就指挥你的身体进入自动运行的模式。
如果你每次骑车之前,大脑都要学习一边,那你就活活累死了。
所以当你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时候,你不需要消耗大脑的能量了,能毫不费力去坚持那些对你好的事。
但是前提是,培养这些习惯,一定要遵循最小阻力原则
也就是大脑可以不太费力的做到,强化的次数多了,才能进入自动运行的模式。
比如我们看手机的习惯,你焦虑了,你无聊了,你学习了,你1秒就可以做到:看手机
它如此的简单,很快就能形成习惯和依赖。
但孩子看书看一半不看了,说明什么?
  • 说明,这书是他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他看一会大脑就累了,给他发了一个休息的信号,
  • 或者这个书不是他的兴趣点,大脑让他停下。
不是说明,他是一个做事没有始终的人。
写作业养成好习惯这么难也是同理。
习惯不是万金油,有难度的事情,习惯是解决不了的。

👉那些没有难度的事情呢?
比如:
  • 下学回家要洗手;
  • 每天必须吃两种水果;
  • 拿完东西必须要放回原处等等等
  • 这些习惯虽然不难,但架不住多啊
这样的习惯培养,背后的真正动机是:我们希望对每一件事进行精细化的控制,我们才有安全感。
我们天天被那些社交媒体的文章洗脑,动不动一个习惯没养成孩子就毁了,一句话没说好,孩子就废了。
这不是培养习惯,这是我们对焦虑的应激反应:控制孩子的一切
还是那句话,那好习惯培养出来了吗?
在孩子眼里这些习惯意味着什么呢:我的家就像一个地雷站,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哪条规矩。
每一件事都是我不想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做不到的,都是我父母的要求或者命令。

👉那些成功人士,改变他们命运的从来不是习惯,而是“我想要”, “我能行”。
你只看到了他们的习惯,而忽视他们的动机是自发的,而非他人的要求。
不要因为过度焦虑,把孩子消耗在每一件事上。
放心,记住芊妈的话,没有任何一种习惯能决定孩子的命运。
不是要从小培养他的习惯,而是要让他,从小就能感受到,只要他想改变,永远都不晚。
但如果你不断告诉他,每一件事上的习惯,都决定着他的命运。
那每一次的做不到,都将为他感到失败,提供一次证据。
久而久之,他再也没有,“我想要”的意愿,“我能行”的信心了
因为他在你的要求和控制中,相信他的命运早已注定。
👉最后
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个世界有一种观点,就一定有与之对立的另一个观点。

方法本身没有对错的,但我们很容易使用在错的场景中。
那么到底该怎么筛选习惯,以及养成习惯的真正路径是什么?
这些问题一篇文章很难说透,我以后会在我的《父母成长营》中给大家细细展开说。
视频版
喜欢视频版的妈妈,可以关注【芊妈i陪娃】的视频号,每次3分钟,和芊妈一起升级认知,用大脑的高阶思维,打败育儿焦虑,并用有效的策略,落地你我已进化的认知~
-The End-
点开芊妈的公号名片👇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只会写干货,而把你们弄丢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