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以法之名
守护少年的你
信阳法院少审工作
信阳中院刑三庭(少年法庭)立足司法为民,深入挖掘党建工作引领作用,创建“法心护童行”党建品牌,积极发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功能,确保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1
依法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
(一)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
2023年以来,信阳两级法院一审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62件212人,以故意杀人罪对1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1人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1人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犯强奸罪对11人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坚持双向保护,最大限度挽救罪错未成年人
始终坚持双向保护,在注重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同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并体现“包容宽容但绝不纵容”的政策精神,依法保障未成年被告人权益。一年来,信阳两级法院一审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67件238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148人,占比62%,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宣告缓刑75人,非监禁刑适用率30%。同时注重将法治教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贯穿到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地矫正、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2
细化落实少年审判特色制度
(一)积极促进家庭教育
依托家庭教育指导站及心理辅导基地,按照《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家长如何更好履行监护职责进行指导,同时对监护缺失、监护不当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共通过邀请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师参与案件审理、法庭教育、回访帮教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近两百次,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60份,家庭教育责任承诺书、告知书20份。通过心理疏导、转学安置、司法救助等措施,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害人权益,2023年共对4名未成年人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


(二)准确实施从业禁止
信阳两级法院对利用职务便利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特定义务的犯罪分子,在判处刑罚的同时宣告禁止从事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相关职业。一年来共对6名利用教师及家教、托班培训等工作便利侵害未成年人的被告人判处终身从业禁止。


(三)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轻罪前科信息的扩散,帮助失足未成年人去除标签化,顺利回归社会。
3
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信阳两级法院共选派208名干警,担任225所学校法治副校长。“拉网式”全面普法。结合开学季、寒暑假、六一儿童节、家庭教育宣传周、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持续开展“开学第一堂法治课”、“送法进校园”、“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活动。2023年度,共计开学第一堂法治课活动400余次,覆盖225所学校,家庭教育宣传周开展活动20余次,六一送法进校园10余次,举办法院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活动40余场,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册、口袋书7000余册。“订单式”精准普法。围绕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电诈、防网络沉迷、防溺水、防拐防骗等青少年保护重点“点单”主题,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的宣传贯彻工作相结合,编制让未成年人“易懂、想听、愿做”普法教案。“云端式”生动普法。信阳中院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三部法律的核心要义融入歌词,改编制作普法MV《孤勇者》(未成年人保护版),深受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喜爱,并荣获青少年权益保护网络普法活动一等奖。
4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一)推动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
强化法治副校长能动履职,指导、帮助学校健全完善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联合社区民辅警、警务联络员,共同指导学校建立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定期排查机制。
(二)“抓前端、治未病”,进一步融入能动性司法
坚持以案促治,信阳两级法院针对在案件审理及法治宣传教育中发现的未成年人安全风险隐患,向教体、公安、文化广电旅游部门发出司法建议6件。
(三)加强部门联动
定期邀请关工委、妇联、教体、民政、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单位进行座谈交流,合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发展。对未成年被害人及家庭,依法开展心理干预、司法救助工作的同时,及时将相关情况向妇联、民政等部门通报,争取合力帮扶。
(信阳中院刑三庭供稿)
总第3100期
责任编辑:小亚子    值班编委:田心
终审编委:紫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