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执行局 尚飞;立案庭 应志敏
来源:重庆二中法院

近日,重庆二中法院立案庭与执行局召开诉源治理工作座谈会,双方就网络仲裁裁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相关问题进行座谈讨论。重庆二中法院执行局局长徐家清、立案庭副庭长应志敏及两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刘俊麟向参会人员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总结近年来我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的具体情形,并阐述了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
徐家清局长指出:
近年来,重庆二中法院在办理多起网络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公司或机构在未获得金融监管部门的批准、无放贷资质的情况下,经常性以居间形式或以融资租赁形式,变相经营借贷业务从事金融贷款活动,特别是一些“医美贷”“美容贷”为规避法律监管,采取多种方式欺骗消费者,收取高额服务费用以达到其非法放贷牟取暴利的目的。
为做好该类案件的诉源治理工作,一是要强调司法的能动性,深入把握执行案件情况和冲突矛盾本质问题,化解已生案、减少新生案、共治潜在案、避免案生案。二是进一步规范此类行为,保障金融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建议从源头减少相关网络小额贷款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三是督促金融信贷机构强化风险防控,完善以能动司法实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执行案件源头治理。
立案庭副庭长应志敏建议:
一是加强内部联动,在立案把关上减增量。进一步加强“立审执”沟通,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审查范围,强化对网络仲裁裁决申请执行案件的立案前端审查,剔除根据申请执行材料即可确认不符合要求的案件。二是注重法治思维,在预防化解上下功夫。坚持以法治思维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金融企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促进行业规范管理;加强普法宣传,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因一时冲动陷入“套路”泥潭。三是加强信息调研,在共建共治上做文章。建议对办理网络仲裁裁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中发现的仲裁程序不合法、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信息报告、调研文章等成果,为相关问题的有效治理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参考。
接下来,重庆二中法院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联动协作,在推动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的同时,积极延伸司法职能,为推进社会治理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诉讼攻略
诉讼是心智的博弈
微信号:诉讼攻略
  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