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学
UC Berkeley, Hass School of Busines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全球顶尖大学保持全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海外交流项目供学员选择。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为EMBA学员提供了丰富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来到国大EMBA项目,你就开启了走向世界的征程,短期海外交换项目是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按照项目规定修满规定的学时,可将对应的学分转换。在异国他乡体验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互动,与欧美名校MBA/EMBA学员深入学术交流与文化探索,学习当地企业管理,加强对国际商业经济环境与不同文化的深度理解,提升观照世界的思维力,体验多元文化,开拓国际化视野。
5月,来自新国大EMBA的九名同学,从众多申请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UC Berkeley, Hass School of Business) 的交换名额,进行了为期5天的短期交换课程学习。本次开设的课程为Bay Area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湾区创新创业),本课程为沉浸式课程体验,了解有活力的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中协同合作、发展共享等理念。
课程简介
Bay Area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湾区创新创业
这个课程是一个深入探索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课程,旨在将创业者的决心和专业精神与投资者的高度复杂性结合起来。课程内容涵盖了使这种生态系统运作的两个方面,即创业和投资,并探讨了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课程基于创新、创业和投资框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创业竞赛和投资备忘录。创业竞赛将阐明创业者在新公司创立初期的承诺性质,而投资决策备忘录则有助于理解风险投资的策略和运营。通过这两种经历,学生将巩固他们从课程内容、与创业者的交流和演讲中所获得的知识。最后,学生将有机会基于这些经验来“设计他们的生活”。
学员感悟
中文EMBA
杜美仪
中文EMBA第29班
瑞士盈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行)高级董事总经理
能够有机会获得这次交换生项目的珍贵一席,而且是第一次EMBA和MBA的学生,在UC Berkeley Haas商学院共同学习,的确是ㄧ次非常充实及人生中难忘的体验!
在UC Berkeley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以下是几项心得:
▶1. 跨文化体验UC Berkeley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校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授齐聚一堂。这让我有机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学习,进一步开拓了我的视野。
▶2.学术研究及创业氛围与协助:UC Berkeley是一个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这里的教授和学生们都非常专注于学术研究。在Hass商学院也见到完整的创业培育计划,尤其是Skydeck上的新创公司与作为Mentor的校友间的互动交流,另外针对Biotech领域所设立的Lab,可以提供有心创业的学生或校友,透过租用Lab所提供的昂贵仪器作研究,加速发展新事业的脚步。
▶3.提供新创公司Startup与投资方VC不同的关注焦点: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让同学自由分组讨论,小组成员模拟创业团队所作的pitching,更转换角色来扮演VC,考量投资新创公司的过程与风险,借着调整角色所关注的重点,来提升学习的层次与深度!在课程中,更邀请了几位新创公司的创办人分享创业历程及一路走来的艰辛,也请来资深及成功的VC团队提供投资的心法及精要。
▶4.跨班级交流及保持开放心态:这次在出发前,热心的31班学妹Lina找到2层楼9个房间的Airbnb房源,所以我们9位EMBA的学生便能住在一起互相照应,是一次非常开心的高级宿舍生活。除了早起一起享用早餐开启美好的一天外,并共同创造了一个非常有趣和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这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和友谊的重要性。
▶5.美国文化:在课程最重要的一天完成小组的2个presentations后,我们几个同学买到NBA Semi-final的半决赛门票,初次体验了无可取代的现场气氛及热情的球迷对地主队的支持,有这样的机会深入体验美国文化,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趣和难忘的经历。
综上所述,这次Berkeley的交换生课程,针对新创公司的成立及经营是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学习,也谢谢新国大的用心,让我们有机会和MBA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及分享各自不同的看法及观点,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短期交换课程,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同学有机会参与,一起感受成长和进步的喜悦!
邱涛
中文EMBA第29班
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科技与供应链管理
先简单回顾一下5天课程:
第一天和第二天系统性的介绍了作为企业家与作为投资者二种身份,如何设计商业模式,以及如何管理一支基金和进行项目的投资决策。第三天分别邀请了外部的投资家与创业者同大家交流,以及参观了校内的一家生物科技孵化器。第四天,分别以创业和投资身份,分组介绍各自选择的项目。第五天安排了半天的设计人生课程,以及和一家科技公司的投资团队交流。
聊聊印象最深的一些部分:
DAY 1
第一天课程里,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系统地学习了PMC(Product management canvas,产品管理画布)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框架,包含了需要设计一个商业模式中全方面的要素,它可以快速帮助创业者全方面的认识和规划一个创业项目,让我们了解到理解市场需求以及如何设计符合这些需求的产品的重要性。此外这个框架还要求我们把PMC中的客户价值主张(Customer Value Proposition)放到二个象限中"desirability" and "feasibility",desirability是对客户而言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想要和需要什么,feasibility是对产品而言的,帮助我们识别任何的潜在障碍并找到克服它们的解决方案。价值主张的变化,让我们可以不断的审视我们为用户设计的产品的价值,从而去适应用户和业务的变化。最后,PMC的框架,使我能够从企业家的角度考虑解决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职能角色。
DAY 2
第二天,我们深入探讨了基金运作和硅谷创业生态系统,在投资部分的介绍中,花了大量时间介绍经济环境,其中还穿插着详细介绍最新发生的一些事件(SVB和第一共和银行),并把授课内容结合这些事件来进行讲解,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孵化器参观,让我意识到硅谷的创业投资生态(ecosystem)已经深入融入到企业和学校中,且形成了非常有机的协同效应。但这个生态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不断调整。20多年前,多数的早期研究还是在企业中,最后发现企业短视、逐利的特性以及经营特征的组织,很难对需要长期投入、以及会面临大量失败的科研项目进行长期投资支持,于是慢慢转入高校,才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局面。
DAY 3
第三天安排的创业者与投资家交流,我们可以基于学到的一些知识要点,去与他们交流探讨,让我们不会去问一些可能会很愚蠢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把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进行强化,是非常好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
DAY 4
第四天是小组作业的陈述。整个前3天学习是非常紧张的,除了上课过程内容非常丰富,以及有大量的互动外,课外也需要准备大量的作业,而最主要2个作业,就是要作为一个企业家准备一个创业项目的介绍,以及作为一个投资者,阐述所管理的基金,以及介绍一个准备投资的项目。这2个作业需要在第4天进行陈述。在陈述过程中互相提问并打分。由于各组组员来自己不同国家、年龄差异也较大,需要快速达成共识很不容易,各组都有许多的故事,但最后基本上每组都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DAY 5
最后一天,其实算是一个惊喜,安排了半天的以“设计人生”为主题的交流,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我的现在和未来。当我们总是花太多时间处理当下的任务时,会让长期规划变得容易被忽视。这个活动,帮助我们重新组织思维,并提出实用的框架和策略,虽然整个时间很短,但我逐渐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这让我重新开始思考我的未来计划。最后环节是每个人提出一些自己的困惑,然后由大家互相给对方一些建议,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收到超过5条以上的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充分打开自己的固化的思维,让大家一起来给你想办法,此外活动非常好的再次让大家进行了链接。
总     结
非常感谢NUS提供了这次的交换课程,很荣幸能够在世界创业创新的中心,听到这样一堂原汁原味的课程。创业创新本身是充满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过去在听这类课程时候,经常听到似是而非玄而又玄的内容,而在这里,全都是总结提炼出来的系统性知识,我认为这些就应该是大学教育里最基本的东西。
其次,课程的安排非常的紧凑,互动非常的频繁,且多是启发式的问题,往往一个主题下来后意犹未尽,当然作业也很繁重,有个人作业小组作业,且真正需要用心才能完成。
我想这些应该可能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作为一所优秀大学的商学院,内在的基础底层的核心竞争力。
我也很高兴在这个课程中认识了很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其间听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式,通过小组的合作,看到大家文化的差异,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体验。
最后需要感谢的是2位老师,Vivek Rao和David Charron,他们全过程的全情投入,专业且职业的态度,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郑磊
中文EMBA第29班
腾讯用户平台部 总经理
最难忘的是伯克利的课程内容还是非常高质量的,涵盖了创业创新和投资两个视角。理论部分环环相扣,干货满满。同时又注重逻辑和方法论的执行,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几乎从实战角度,完成一个企业的创新设计,同时还要演练成立一家风险基金、筛选投资企业并给出详细的投资方案。课业非常繁重,但是收获也是巨大。此外,还了解了伯克利当地优良的创业生态系统,非常震撼。还有,能够和年轻的MBA学员们一起合作奋战,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我特别建议EMBA的同学也积极报名争取这个交换课程的机会,因为大部分EMBA的课程相对关注宏观逻辑,对于创业和投资的实操并不要求太多,大部分EMBA的同学能讲能说能决策,但是离一线实操会有些生疏。这个交换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又集成了伯克利高质量的师资和生态资源,善用这个机会,让自己有一周时间,真正的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实践,还是非常有意思的经历,同时对自身企业的日常管理,也会有更细致更深入的视角和理解。
高晟
中文EMBA第30班
深蓝工业私人有限公司 CEO
我不愿意成为一个普通人,
如果可能的话,我有权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我寻求机会,而不是安全。
我不想成为一个被养活的公民,
被国家照顾而变得卑微和迟钝。
我想要承担计算风险;
去做梦,去建造,
去失败,去成功。
我拒绝用奖赏换取施舍;
我更喜欢生活的挑战,
而不是保证存在的平淡生活;
我享受完成的刺激,
而不是乌托邦的平静。
我不会用自由来换取施惠,
也不会用尊严来换取施舍;
我永远不会在任何主人面前屈服,
也不会屈服于任何威胁。
挺直身躯是我的遗产,
自豪而无畏;
思考和行动属于我自己,
享受我的创造的好处,
勇敢地面对世界并说:
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这就是成为企业家的意义所在。
托马斯·潘恩
企业家信条
为期5天的课程专注于培养企业家和创业精神,提供最强大的工具包如PMC和“Jobs to be done”,帮助企业家/管理层挖掘商业核心价值;“Jobs to be done”深入和洞察力解释了公司存在的原因,而PMC则可以帮助企业家将客户的痛点转化为可重复和可行的商业模式。如果教授的内容只限于此的话,那不是Berkeley Haas Business School的了,令我惊喜的是,课程还提供了来自投资领域的另一种视角--资本市场的视角。
长期以来,创业与创业者就像野火一样,全靠创业者个人的坚持和“好运”,但现在,投资和投资者(如风险投资)已经改变了这个过程,极大地加速了创新的进程,让“野火”得以广泛燃烧。令人惊讶的是,硅谷有成千上万的初创公司,未来投资者会从这些创业公司中筛选出独角兽,就像淘金热时期的矿工一样。
旧金山在淘金热时期有一个中文名字旧金山(Old Gold Mountain)。为什么硅谷成为创业公司的暖床?可能有很多观点可以解释,但我们的课程也提供了独特的见解,有些人正在寻求非社会设计的不同生活,他们正在寻找激动人心的生活并拥抱不确定性。这些人被称为企业家。这就是我引用托马斯潘恩的企业家信条的原因。
作为企业家:“follow your passion”已成为流行的建议,但作为企业家,创业不仅仅是实现自己的幻想或自我价值的体现,我们还应该考虑客户的需求以及外部投资者的要求。随机创新已经成为系统设计的创新,为以前没有机会追逐“白日梦”的潜在企业家提供了更多机会。
不断向不断变化的世界、客户、合作伙伴、投资者和竞争对手学习将使我们与外部投资者保持敏锐和高效的沟通非常重要,尤其是沟通的内容和方式。
邵建良
中文EMBA第30班
比升资本 创始人
参加UC Berkeley的MBA exchange program前,我的目标是希望通过这个课程可以了解到湾区的创新和创业的环境,以及最前沿的投资理念。因为自己本来也是从事投资行业,虽然我已经在投资行业耕耘了很久了,但是个人觉得还是需要去拓展自己的边界,获取最新的信息。
这次学习经历非常愉快,因为我是EMBA中文项目的一员,我们这次来了将近9人的EMBA团队,大家在课程开始前,就不断的交流和讨论,为这个伯克利的课程做了比较多的准备。特别是有细心的同学早早的帮我们安排和安顿了一切,真的非常的贴心。在和其他的MBA同学一起参与项目小组交流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了团队的氛围和热情,特别是MBA的小伙伴们,他们的热情和积极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次的学习交流中,我们有很多小组讨论的和小组协作的环节,虽然是短期的课程,但是我们的作业的要求和质量很高,所以在过程中需要团队具有领导和协调能力,我看到了现在的年轻人都非常的主动和积极,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和他们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愉快的。
因为本来我的投资业务在硅谷也有一些涉及,这次来了后让我对硅谷的发展和湾区的生态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期我希望能够更多的和湾区的这边的生态有所接触和深入合作,让自己的投资业务能够更好的融入湾区的生态。
因为我本人是中文EMBA项目,平时授课以中文为主,同学大多都是华语或者中国背景居多,大家文化上是相似的,但是这次的交互课程中,很多同学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还是给了我一些不一样的体验,整个过程我们也有和同学讨论相关的话题,总体大家的思考就要有开发的心态,和大家互动和交流,积极主动去参与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湾区的创新氛围是全球最好的,这类课程对于想创业小伙伴是比较适合的,所以参与这个项目的同学最好在这个领域有所思考,特别是未来有创业或者做投资的计划,这个课程就非常的适合。在学习前最好做一点预习的功课,因为伯克利的课程比较落地也更实战,所以前期做一定的课前预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张浩然
中文EMBA第28班
MZC Southeast Asia Branch
区域副总裁
首先非常感谢NUS商学院提供这个课程交换的机会,也很荣幸参加这次交换,受益很多。
参加UC Berkeley的MBA exchange program前,我期待了解美国环境下初创公司和投资公司之间的运作模式以及生态系统与中国甚至东南亚之间的区别;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交流,听取一些初创公司和投资公司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初创公司业务模式和如何获取市场价值以及如何获得投资并保持长期持续性的见解;参观硅谷的一些知名科技公司,并与业界专业人士从实例中进行交流和学习;探索美国商业文化和商业生态系统的机会,亲身感受在跨文化背景下,如果中国初创公司出海,如何在海外落地以及如何获得海外基金的投资并长期发展和避免水土不服。
首先,授课的方式与中国国内甚至NUS很不同,这些天下来全程都是课堂互动,包括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甚至在同学面前老师与老师之间(这个授课模式别出心裁)都有很多穿插的互动,使课堂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同学们全程一起深度参与,最主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些刚到美国就立马上课并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倒时差造成的犯困打瞌睡有非常有效预防作用,整个五天课我没看到一个同学上课睡觉的,包括我在内,尽管因为时差原因晚上精神白天犯困,但上课一点都没犯困和睡觉,全程被打了鸡血全神贯注。
其次,在课堂学习与初创企业和投资基金现场访谈以及参观本地公司后,亲身感受到,对于美国至少加州来讲,初创企业和投资基金以及高校对初创企业的指导和支撑三者之间的生态链建设的非常好,具体环节不赘述,主要是气氛软实力上感受颇深,虽然投资基金对初创公司的业务模式、管理团队、市场价值获取等各项指标评估很严格,但生态链之间三方没有冗长繁琐的程序,非常积极,效率很高,整体感觉就是大家都在追求为市场为社会创造价值进而创业与投资,这样的企业最后成功的概率非常大而且可以持久,这点非常尤其关注。
另外就是接地气,课程中用了一个商业模型PMC(Product Management Canvas),从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价值、获取市场和消费者反馈的价值等闭环的各个环节都简单精炼进行了梳理和讨论,整个只用了一两页PPT,但涵盖了各个要点。有要点的简单往往才是最高效的,公司管理和跨部门沟通中非常值得借鉴,内部传递简单高效了,才能与外部高效传递。想起了音乐大师肖邦的一句话可以来概括,Simplicity is the highest goal, achievable when you have overcome all difficulties. After one has played a vast quantity of notes and more notes, it is simplicity that emerges as the crowning reward of art.
曾莉娜
中文EMBA第31班
独立电影制片人
从这次的交换项目中,我是想了解一下湾区的创新创业的现状,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大的事件之后。我们身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产业的迭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提出新的挑战。湾区在近几个月,特别是金融市场的重构中,也接受了很大的冲击。恰巧在我们上课的这周第一共和银行也面临着收购或者资产重组。
我们的两位教授Vivek和David给我很深的触动,他们更多的是从具体的技术方法上和我们分享行为方法,我觉得这些内容很受用。除了从初创型企业和企业家应该如何做好产品画布,到投资人应该如何遴选项目,在不同的时期怎样投资不同阶段的企业。同时,在课程中教授们邀请了好几位企业家和投资人来与我们近距离分享,从中我也看到了湾区对于变革周期并不消极而是冷静。的确过去的2个季度,创新创业的公司在减少,估值在压缩,投资人变得更谨慎,投资规模都在缩减。但湾区的精神氛围和土壤环境都在诉说,我们不会离开,我们会等待经济的复苏。
在过去几年Covid和经济的下行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我们创业的积极性,这次出去学习的经历,尤其是在极具创新精神的湾区近距离了解和探讨创新创业,我觉得非常的幸运,也很感谢NUS学校和中文EMBA项目给予我这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秦永宏
中文EMBA第31班
Meeriad, 联合创始人
01
参加UC Berkeley的MBA exchange program前,你的期望和目标是什么?
在刚刚得知申请成功的时候,只是对于能够去伯克利学习感到非常的兴奋,其实没有更多的期望和目标,只是希望能够走进伯克利,去了解这所世界名校的氛围;当得知课程的主题是湾区的创业与创新的时候,以为老师只会教授一些关于创业/创新的理论知识。
02
你在UC Berkeley的学习和生活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回顾这5天的课程,除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
- 在创业方面,老师教授的是伯克利独创的Product Management Canvas (PMC)方法,并且通过众多实际的案例和小组讨论,确保能够掌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PMC;
- 在投资方面,老师将成套的VC投资模型,甚至将常用的各种文档模版都分享给我们,让我们能够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观察和看待创业;
- 通过邀请不同的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分享,参观了解学校的加速器,Salesforce venture以及Block71,让我们对于湾区的创投生态有了完整的认识。
最大的感受是整个湾区的,包括学校对于创业创新的开放态度:
 - 学校是积极拥抱新科技:上课的时候特意安排时间让我们至少熟悉使用3个AI工具;
 - 整个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非常友好:因为学校开放和拥抱创新,所以学生们都愿意大胆创新;VC对于早期的项目也非常包容,愿意与创业者一起来找到真正的问题,并且陪伴创业者去解决问题;最后是已经成功的公司对于创新/创业也是非常的欢迎,随时能够收购新的创业公司,这为早期的投资者提供了非常好的退出机制。
金剑隽
中文EMBA第31班
Orkla Asia Pacific Ptd Ltd
董事
在参加了UC Berkeley创新和创业课程后,我对于在消费电子行业开展成功的创业公司所必需的关键要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这个领域的一名有抱负的创业者,我学到了很多如何为企业创建价值主张的方法。
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收获是呈现价值主张。作为一名创业者,能够以让听众共鸣的方式传达你的愿景和使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面向投资者、潜在客户还是员工。通过各种案例分析和来宾演讲,我学到了如何通过非常有用的工具“产品管理画布”打造一个突出产品独特价值主张的引人入胜的叙述。
课程的另一个关键学习是为我的产品创建清晰而简洁的价值主张的重要性。在消费电子行业中,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并向潜在客户清晰地传达产品的好处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课程材料和作业,我更好地了解了如何确定和表达我的产品的独特价值主张。
除了这些具体技能,课程还促使我思考了自己的心态和人生目标方面的重要变化。我意识到,开展成功的创业公司需要极大的努力、持久性和适应力。能够处理挫折和失败,不断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非常重要。因此,我对于自己长期开展自己的事业的目标更加坚定,并且有动力继续在这个领域学习和成长。
随着课程的进行,我还进行了自我评估,思考了自己作为一名创业者的优势和劣势。我意识到自己在领导力和沟通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但需要更多地关注创新和技术技能的发展。我已经确定了一些改进这些方面的具体策略,包括寻求合作伙伴、参加导师计划,以及更多地练习设计思维。
最后,课程为我提供了成功推出自己的创业公司所需的具体行动和计划的清晰路线图。例如,我学到了在寻求资金或推出全面产品之前,进行市场研究和开发最小可行产品(MVP)的重要性。
#推荐阅读#
招生简章及奖学金公告 | 新加坡国立大学2023级中文EMBA硕士学位课程
教授专访 | 傅强教授:国大中文EMBA,通往世界的窗口(双语)
最新QS全球EMBA排行榜揭晓!国大EMBA全球排名第16!
END
教授观点(点击学者名字,阅读更多文章)
行业资讯、校友动态(点击行业,阅读更多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

+65 6516 8352  +65 6601 7753   
+65 6516 8656  +65 6601 4911
 招生老师微信
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
地址:

商学院中文EMBA招生办公室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NUS Business School, 15 Kent Ridge Drive, 
Singapore 119245
网站:embac.nus.edu.sg
*声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项目为国大商学院自主招生,无任何中介机构合作,无招生代理。申请人可直接联系商学院中文EMBA市场招生办公室进行咨询和申请。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申请新国大中文EMB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