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我非常想吃点好吃的。”
今天是世界幸福日(3 月 20 日),以上是我能想到的最小限度的幸福具象化。
但以这个标准来看,最近的我过得堪称“不幸”。
前两天的 315 晚会霸屏了热搜,从烧烤到果切,从奶茶到淀粉肠。其中一个热搜很能表达我的心情:“塌房的都是我爱吃的。”
出门吃饭像开盲盒。上周末和朋友去吃一家餐厅,店是精心挑选过的,某软件上评分 4.7 ,吃完走出餐厅,我俩的一致评价是:不好吃。
点外卖也难以幸免,尤其是那些灵机一动的订单,冒险的结果,往往是又难吃又昂贵。
踩雷,是这届年轻人吃饭的高频词。
一个对年轻人最大的误解是:他们不好好吃饭了,不花心思,没有时间,甚至是,失去了热情。
有一部分或许是对的,但年轻人对吃,绝非毫不在意。
开年文章里,我们喊大家写下新一年的目标,2526 条留言里,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写,要“好好吃饭”。
要好好吃饭,是一个理性的共识;如何好好吃饭,成了一道棘手的难题。
我们想试着找找答案。
本周五( 3 月 22 日)下午 17:00,我们将和陈晓卿、李诞开启一场线上直播,聊聊「吃」这件事,聊聊我们的食欲、餐桌和生活,聊聊如何在高速运转的城市保有对美食的执念,又该如何保卫我们的食欲和生活。
现在点击预约直播,你就不会错过答案了。
我是在食欲消退的日子里,撞见的陈晓卿。
他做了新节目《我的美食向导》。作为美食纪录片导演,他一如既往地会拍,数度让人流下口水。
陈晓卿实在是个适合做饭搭子的人。
他吃饭很香,你会久违地感受到食物本身带来的满足,一种越过屏幕将你攫住的幸福感。
他吃面,要大口大口吃;
朋友告诉他,五分钟烂掉的面要四分钟吃完,第一、两口是口感最好,正是需要“奋不顾身的时候”他一边应答“那我抓紧,我抓紧”,一边给动作提速。
他吃到美食是肉眼可见的快乐,眼睛会亮起来;
吃兴奋了,比如形容自己吃到“霉毛豆蒸鲜豆腐”的感觉,“好吃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吃得耳鸣!要命了!”
另一个食欲旺盛的人或许出乎你的意料,李诞。你对他更熟悉的标签大概不是“爱吃”,而是“贪杯”。
镜头前的李诞看起来极度低欲望,但他对吃非常认真:
“一个月 30 天,一半的吃饭时间都要交给工作:时而是拍摄现场的盒饭,时而是被请到高档餐厅应酬。剩下的 15 天里,他就很操心自己要吃什么。平时点外卖能看上半个小时。
如果真的馋了,会专门跑到汕头、顺德、广州这种地方待一段时间,就吃东西。前两天他在太原吃到一种雪花牛肉,像冰淇淋一样,贼好吃。
如果前一晚喝了酒,第二天最好有一碗热腾腾的汤:酸萝卜老鸭、胡椒猪肚鸡、苦瓜排骨、杏仁猪肺……他对吃虽然认真,却也不挑。问最近吃的一个好东西是什么,答案是昨天夜里外卖送来的一个包子。东西好就行。”
他常常在社交平台分享美味的食物与饭店,他坚信,好吃就是食物最好的“功效”。
他们对食物的态度殊途同归:
把好奇放在分数之前,把感受放在判断之前。像李诞形容陈晓卿身上特别适合做美食纪录片的特点,第一个就是,“舌苔开放”
吃,从来不是公共审美,而是一种私人感受。
在这个一切似乎都早有定论的时代,拥有一颗对食物好奇的、热腾腾的心,是能好好吃饭的前提。
是什么消磨了我们对吃的好奇心?
我想先分享两个小故事。
一个是“城市的食堂”。
年前我去重庆玩,想吃点当地的苍蝇馆子。各大软件的推荐名单又多又杂,鉴于时间紧张,我选择了最万无一失的办法——向一位在重庆生活过多年的朋友求助。
她熟练地列了三家店给我,是她工作时最常去的小馆,都不算太有名,被她称为自己“在重庆的食堂”。她无比清晰地描述了老板娘们的样貌、性格和脾气。我按朋友的指引点单,最终没有失望。
另一个故事刚好相反,我成了被提问的那个人。一位大学同学来北京出差,听说全北京望京的韩餐最有名,让我带她去吃最好吃的那家。
我被“最好吃”三个字难倒,迅速做了三个动作:
1、打开某点评
2、打开某红书
3、一一对照二者的推荐名单和评分情况,试图做出决定。
结果呢,我还是无法判断哪家堪称“最好吃”,最后改成了去吃川菜。
我想,这两个请客吃饭的故事,或许指向一个共同的情绪:
紧张。
我们对所处的城市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通勤路线,写字楼负一层的摊位,和外卖头两屏选项的店名;陌生的是“城市的食堂”,没有吃过很多次的小店,没有熟到可以插科打诨的老板,对周遭的饭馆,我们很难如数家珍。
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出吃饭变成了一件“凶险”的事。
需要太多的准备动作——选店前先查评分,落座后再查推荐菜。我们心知肚明,评分是可以刷的,评论是可以编的,但饶是如此,我们依然试着规避一切不好吃的风险。
说实话,我已经记不清上次随便走进一家店是什么时候了。
我们吃得按部就班,吃得小心翼翼,吃得满怀忧虑。
朋友开玩笑说,现在吃饭选饭馆,就像一场相亲。
双方都时间紧张,只能迅速筛选条件,匹配喜好,规避风险。结果当然不算坏,我们吃到了很多“还不错”的食物。
可是,唉,好久没被食物惊艳过了。
我一度将这种紧张怪罪于北京,毕竟人们给这座城市的标签之一是“美食荒漠”,直到我看到陈晓卿的新节目,有一期讲的是杭州。
很多人不解,这不是网上公认的另一个美食荒漠吗,但陈晓卿说,他从不相信”美食荒漠“的说法。
“我是不信这个世界上真存在'美食沙漠'的,如果有,不是因为懒,就是因为你没朋友。”
“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去过这么多地方,你觉得哪里最好吃?
我的回答也很干脆:'只要仔细寻找,哪里都好吃。'不是这样吗?不必说巴黎、东京、香港、上海这些美食汇聚的国际大都市,也不必说广州、扬州、京都、里昂这样有美食传统的地方。恰好是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抑或乡野,突然遭遇一顿美味,那种开心,才称得上喜出望外美不胜收。
在他的新书《吃着吃着就老了》里,有一家让我印象深刻的饭馆,叫“马华面馆”。
比起味道,或许更重要的是这家店出现的时机——凌晨两点的北京街头,刚下班的想要“安慰一下自己的胃”的陈晓卿,他形容,“那是一次漫无目的的夜间搜索行动。”
“我到了档口,只要了一碗面,看师傅在大锅前表演,不一会儿,面煮出来,撒了香菜、青蒜,师傅又仔细地用筷子,在不同的抽屉里分别拣了牛肉片、牛肉粒和牛肉碎,笑容可掬地把面端过来,示意我可以享用了,还用很重的西北口音注释了一声:‘美得横(很)!’”
你看,发现美食有时候不见得是场计划。
也可以是一场“遭遇”。
在陈晓卿新书的序言里,有这样一句话:
“爱吃的人,是最好的人。”
我想,这个“最好”大概意味着:
能对食物勇敢地张开怀抱试错,至少代表对生活没有戒心。
能从食物里咂摸出愉悦的味道,至少代表对生活还没灰心。
能对食物始终充满热情和好奇,至少代表对生活尚存信心。
对食物、对生活都放松一点,再放松一点,不要怕犯错,吃了再说,永不停步,从不忌口。好好吃下去,就是好好活下去。
也欢迎你点击预约直播,周五来直播间看看。
本周五 ( 3 月 22 日)的直播,将是一场“爱吃的人”的聚会,17:00 ,期待你像偶然推开一家小店的门一样,来到这里。
我们将和陈晓卿、李诞一起,聊聊「吃」,聊聊我们的食欲、餐桌和生活,聊聊食物我们在过去、在当下、在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高速运转的城市保有对美食的执念,我们这一代人又该如何保卫我们的食欲和生活。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共同回答。
陈晓卿说:“所谓美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
别忘了,所有的相逢,都始于相遇。
期待和你相遇。
撰稿:王雪琴
责编:梁珂
部分素材来源: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书《吃着吃着就老了》,《时尚健康 |李诞:三十三岁的肚子》等。
 晚祷时刻:
不热爱美食的人生是有缺憾的。
只有懂吃、会吃的人,
才能感受到活着的美好。
——汪曾祺
 做爱吃的人,
 做最好的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