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以下为汇总自媒体的这场发布会的重要内容:








证监会主席吴清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到证监会主席岗位没有满月,还差一天,还是“菜鸟”,边学边干,以学为主,一方面是进一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市场工作的决策部署;一方面是通过调研向市场学习。
他表示,监管工作重点为“两强两严”,强就是要强本强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严就是严监严管,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要严打造假欺诈,严打操纵市场,严打内幕交易。
吴清指出,正在梳理下一步的工作,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主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尊重规律、尊重规则。具体来看,尊重规律,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创新规律;尊重规则,首先是要尊重法律,尊重契约,尊重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针对保护投资者方面,吴清表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我们必须真诚善待投资者,更好服务投资者,从法律、制度、监管、执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吴清进一步指出,监管者要特别关注公平问题,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原则。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以吸引更多资金,特别是长期资金参与到这个市场。市场上长钱短钱都需要,但更缺的是长钱。

对于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行为,进一步堵塞相关制度漏洞

针对从严监管市场方面,吴清表示,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项。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和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提早处理,对各种违规行为露头就打。
吴清表示,将加快补齐监管短板弱项,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重大违法行为要重点严打,严打造假、欺诈,严打操纵市场,严打内幕交易。我们也将“刀刃向内”,打造一支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硬的监管铁军。
吴清还指出,对于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行为,进一步堵塞相关制度漏洞。对大股东实控人等违规违法减持的要严厉打击、依法打击。

--对分红偏低公司分不同情况采取硬措施 

吴清表示,推动有条件的公司,鼓励一年多次分红,鼓励春节前分红。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分红情况持续改善,但常年不分红的公司也不少,稳定性、及时性、可预期性分红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硬措施。

企业IPO上市绝对不能以“圈钱”为目的 成倍大幅增加在审企业现场检查覆盖面

吴清表示,企业IPO上市绝对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能以欺诈上市,所以注册、审核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地督促发行人能够真正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要全力把造假者堵在资本市场门口之外。
吴清表示,目前证监会对在审企业进行抽样的现场检查,交易所也进行现场督查,但是现场检查和现场督查的覆盖面还是非常有限。下一步要成倍大幅增加现场检查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的力度,以此来倒逼发行人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倒逼中介机构履行好职责。
同时吴清在记者会上表示,要设置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做到应退尽退,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能够主动退市。

--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

吴清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企业必须扛起第一主体责任,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作为企业的”关键少数”,必须走在前面;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机构要各负其责。

谈及上市公司监管,吴清表示,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进行一些必要制度政策的调整完善,增强包容性、适应性,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支持下能够成长壮大,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让我们的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当市场出现非理性剧烈震荡 该出手就果断出手

吴清表示,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因素很多,机理也比较复杂,作为监管者必须高度重视市场内在稳定机制建设,提升市场的韧性,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综合施策

市场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应干预,但是当市场严重脱离基本面,出现非理性剧烈震荡,流动性枯竭、市场恐慌、信心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形时,该出手就果断出手,纠正市场失灵,证监会已经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还将健全相关机制,坚决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
吴清进一步表示,市场内在稳定机制建设需要一个基石五个支柱,一个基石就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五个支柱就是资金、制度、市场机制、机构服务、监管执法等。
发行人必须是高质量的,高质量首先是要有良好的制度、有稳定的回报和可期的成长性。大股东、实控人和高管层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是姓“公”的,所以必须要有这样姓“公”的意识和责任,要对公众持续创造价值。

--对于量化交易要突出公平性,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吴清表示,资本市场的规范要求提高,必须通过改革把基础制度扎实,增强制度的适应性、稳定性、可预期性。比如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需要完善定价机制,通过各参与方充分博弈;再比如对于量化交易,就要基于我们的国情世情,突出公平性,建立健全监管制度,趋利避害,规范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是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要发挥政策的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去年人民银行两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每一次下调0.25个百分点,在今年的2月5日,我们又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一次性释放长期性的流动性是1万亿元。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的空间。我们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实现了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目标相匹配。

--将把维护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回升向好,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更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使用汇率避险工具、使用人民币来进行跨境结算。到2月份,中国所有的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是30%。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客观上有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动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再贷款,支持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的发展,继续实施碳减排再贷款,进一步扩大支持领域,并且增加再贷款规模。继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相关激励政策覆盖的普惠小微贷款标准由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扩大到不超过2000万元。

--鼓励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经营主体对外投资

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的金融市场。支持优质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发债融资,鼓励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经营主体对外投资。

人民银行将更加注重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地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着力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碳减排再贷款,进一步扩大支持领域,增加碳减排再贷款规模。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

--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今年我们国家把5%左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来的,是经过科学的论证,这一目标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各地发展更加积极。我们梳理了各地今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有25个省份的经济发展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的实际经济增速,相信这些预期目标都是各地基于自身现状和调研摸底,结合发展潜力和宏观微观形势作出的判断。

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不论从经济发展的长周期还是短周期来看,我们(经济发展)都有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会继续加强,在去年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系统性打出组合拳的基础上,我们今年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些增量政策。加上前期增发国债、减税降费等政策效益还在持续发挥作用,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作用,就是要用我们工作的确定性和精确性应对可能的不确定性。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重大利好,将实施四大行动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的以旧换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一个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的产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可以说是既惠民又利企,一举多得,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第一,以设备为例,去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设备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大概4.9万亿,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设备更新的需求会不断扩大,我们初步估算,是在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第二,从耐用消费品来看,去年底中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的家电保有量超过了30亿台,所以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从设备也好,耐用消费品也好,巨大的市场空间都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大有可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最近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个系统性的政策文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个文件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党中央研究过,国务院也通过了行动方案。整个方案重点要实施四大行动:第一,实施设备更新。第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第三,回收循环利用。第四,标准的提升,也就是四大专项。其中,在设备更新行动方面,重点聚焦7大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建筑、教育、交通、文旅、医疗等领域的设备更新换代需求是巨大的。

--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是重大的政策举措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的调控力度,强化财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在强实体、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等方面持续地发力。我们今年有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些增量政策,加上我们前期实施的增发国债、降息降准、减税降费效应,还在持续发挥作用,所以这些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

一季度有望实现良好开局,当然我们也知道,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问题,例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还存在突出问题,部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也还存在。客观说,不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都存在问题,对中国而言,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

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是重大的政策举措,扩大有效投资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抓手。从今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的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的建设,简称“两重”。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国债,第二个是超长期,第三个是特别,第四个是连续几年。也就是说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人口高质量发展,这些领域的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较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亟需我们加大支持力度。

今年将扩大有收益的投资、有效益的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带动的放大效应。去年增发的国债大部分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比去年有明显增加。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发挥投贷联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在专项债投向领域,扩大可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范围,进一步放大专项债的带动效果。

我们将持续向民间资本推荐优质项目,用好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全力帮助民间资本找项目。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党中央决定,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可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十分重要,这个政策实际上2008年以来一直都在实施。

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今年财政政策的基调和特点。适度加力是统筹运用各项财政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今年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二是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新增发行超长期国债一共加起来达4.9万亿元,再加上去年发行的1万亿特别国债的大部分将在今年使用,这都是实打实的政府支出。三是今年将有针对性地研究推出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过紧日子,财政部将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抓好过紧日子的执行,强化过紧日子的监督。

将持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执行会议餐饮、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规定。强化预算约束,推动精简各级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等,及时收回使用财政结余闲置的资金,把更多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的紧要处。

现在民生支出占据财政支出大头,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也是财政最基本的功能。可以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近年来,财政部门持续提高资金安排,不断增强政策举措,受益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有针对性的政策,坚持兜底民生底线。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今年促消费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另一个是提升服务消费。

今年在扩内需方面,将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我国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潜在更新需求近年来进入集中释放期。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及时增强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但要强调的是,以旧换新是要建立在消费者自愿的基础上,总体思路还是坚持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我国的服务消费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物商品消费相对应进入了一个平缓期。2013年-2023年期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比从39.7%提升到45.2%,提高了5.5%,未来一段时期,服务消费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下一步,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服务消费工作。一是加强统筹,构建“1+N”工作体系。所谓“1”就是要统筹制定综合性文件,明确未来一段时期扩大服务消费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所谓“N”就是围绕若干不同领域,从行业促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出台“N”个政策文件和具体举措。二是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丰富服务消费供给。推动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扩大服务供给。三是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系列活动,促进商旅文体健等业态融合发展,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消费需求。

--将从四方面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今年的外贸还处于十分严峻的形势,一方面外需下滑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今年前两个月,我们也看到一些外贸领域向好的迹象。总体来说,外贸发展所依托的我国的产业基础、要素禀赋,特别是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对于巩固外贸基本盘,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针对这些困难和不确定性,我们在政策安排上提前准备,全力以赴,主要从金融服务、贸易促进、推进便利人员往来加大支持力度。从中长期来看,关键是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我们将从四方面发力:一是扩展中间品贸易。二是促进跨境电商出口。三是提高贸易数字化水平。四是推进贸易绿色发展。其中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将完善通关、税收、外汇等政策,加快构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供应链和生态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