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书一木 · 主播 | 晏娇

记得此前,一个挑着单子,使用双语卖水果的成都嬢嬢在网上火起来。
嬢嬢姓谢,49岁,曾经在熊猫基地卖水果的她靠着连比带划,才让外国游客接受了自己的产品。
这让她发现:若能让这些外国游客买自己的水果,生意就会比同行好很多;只是,想要交易顺利完成,就得先过语言关。
于是,谢嬢嬢买来字典,从背单词开始自学,还不放过任何一个开口练习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那虽不标准,但还流畅的英语口语真的为她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对此,一些网友评论说:
“成都这座城市这么卷吗,卖个水果都要这么高的标准?”
而收获最多点赞的,是一位青年创客的经典点评:
“在我看来,这不是卷,而是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让认真生活的人们有足够多的机会,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我非常向往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生活。”
是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座城,用包容之心容天下之人,方能得天下人心。
而成都,正是如此。
毕竟,用海纳百川成就的传奇,终会在兼容并蓄中长长久久地续写下去。
至味成都:尊重味蕾,成全不同
有句话说得好:
“从吃的维度上,才能更好地读懂一座城。”
看来,“最会吃的韩国大叔”白钟元深谙此意。
由白钟元亲自制作、参演的美食纪录片《街头美食斗士》,就将节目第一季的第一站选在了中国成都。
节目的开篇词是这样说的:
“世界那么大,美食那么多,我们吃吃去。
这里是成都,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在成都,川菜的“麻辣鲜香”让白钟元大呼过瘾,但更令他啧啧称奇的却是那些“清淡爽口,甜香软糯”的清流口味。
要知道,“麻辣是川菜的全部”,这是大部分人对川菜的认知。
最终,他感叹道:
“成都的美食并不狭隘的只有‘麻辣’口味,而是中西合璧、南北交融。
在这座城市走上一趟,真的就像吃遍了大半个中国。”
是啊,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洲美食之都”;
能登上BBC《发现中国,美食之旅》纪录片,这些殊荣的获得,缘于成都拥有“包容与创新”的独特气质。
这样的气质,成都已具备多年。
溯源川菜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川菜起源于古蜀国,那时川菜的口味与华夏大地上其它菜系并无明显区别;
直到明末清初,辣椒传入巴蜀大地,川菜才开始彰显出“尚滋味,好辛香”的调味传统;
清康熙年间,为了解决因战乱造成的川蜀大地人口剧减问题,清政府从全国各地向四川移民。
这一举措不光给川蜀大地带来勃勃生机,还给川菜提供了融汇创新的海量参照物。
至此,“麻辣”不再是川菜的签名符。
吸取了本帮菜的浓油赤酱、江浙菜的鲜香爽滑、粤菜的清鲜精细……
改良川菜在成都应运而生,抚慰着每一个来自天南海北的挑剔味蕾。
其中,一道曾经的御膳专供,现在的国宴精品“开水白菜”,简直将粤菜“注重原料,讲究本味”的精髓发挥到极致。
汤是高汤,用鸡、鸭、排骨、海鲜等新鲜食材精心熬制;
味是美味,清鲜淡雅,喝一口会鲜掉眉毛。
一道甜烧白,有着类似于江浙菜肴“梅菜扣肉”的口感。
猪五花以红糖透皮入味,黑芝麻为馅,最后盖上以熟猪油和红糖调和的糯米饭蒸煮。
肉香、米香和甜香仿佛“桃园三结义”,在蒸锅里一见如故。
而作为川菜扛把子的麻辣火锅也顺势而为,创新出不同的口味:
清油打底的麻辣锅中,包裹着一小撮清汤,这是兼顾麻辣和清淡的鸳鸯锅;
而与广东打边炉有着相似鲜美味道的,是集滋补与美味于一体的“翘脚牛肉”汤锅……
“尊重每一种味蕾,成全不同的选择”,这是成都能成为“世界美食之都”的缘由所在。
毕竟,美食是一种闲情,是对生活的期许和用心。
而懂美食的城市更懂生活,爱美食的城市最会疗愈。
多元成都:古老和新潮,和谐交融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这是1200年前,诗仙李白眼中的成都。
那时的成都坊市林立,货通天下;王侯将相争相眷顾、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是当之无愧的西南大都会,是人口仅次于唐都长安的“花重锦官城”。
那种盛景,怎一个“光彩夺目、繁华富庶”了得。
三千年后的今天,世人眼中的成都更加流光溢彩,引人瞩目。
她是西南地区的超大城市,是拥有最酷街区的全球50城之一,更是被国际著名旅行杂志《孤独星球》选定的“天选之城”。
走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街巷中,你会发现:
玻璃幕墙与青瓦灰砖可以毫不违和地搭配,时尚店铺和历史建筑也可以相得益彰的共处……
总之,在这里,古老与新潮和谐地交融着。
作为成都地标建筑之一的远洋太古里,就将这种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
太古里,是世人心目中成都的时尚前沿地。
2017年,法国顶级时尚品牌早春大秀在这里举办;
知名时尚杂志也将它选为自己的运动时尚品牌在中国内地继北京、上海之后,入驻的第三城。
对此,该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兼编辑总监晓雪给出的理由很直接:
“成都时尚呀!”
而书店的赫然出现,又让这个引领潮流的时尚地多了一丝文艺气息。
从地面商业空间乘坐扶梯进入地下空间,映入眼帘的景象会让人惊呼不已:这简直是个“穿越感”极强的“藏经阁”嘛!
回旋往复的铸铁阶梯、高低纵横的阅读连桥、无限延伸的图书立柜……
对知识的渴求,对现代商业文明的理解,就这样被巧妙地揉捏在了一起。
策划总顾问廖美立解释到:
“我们希望打造的不光是书店,而是一个文化平台,一种未来的生活形态。”
而大慈寺的存在,是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将古老的文化元素完美融入现代商业的最好个案。
大慈寺最早建造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唐玄宗赐名而得名。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难驻留在成都大慈寺,见佛门信徒们不辞辛劳布施难民,感动之余便题写了“大圣慈寺”匾额赐予这座寺庙。
如今,即便墙外潮人如织,车水马龙;而墙内古寺幽静,喝茶、聊天的人们仍然延续着那份闲适古意。
总之,在成都,这种交融着古今文化,弥漫着气定神闲的地方可太多太多。
很多人感叹: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成都,向往成都?”
也许,不仅因为成都能满足每个不同要求的味蕾,更因为成都有一种让人着迷的独特气质:
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让多元的城市文化在古老与新潮间和谐交融。
幸福成都: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截止2023年,成都已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了。
在“全球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中,成都也是中国唯一挺进前十的城市。
幸福成都,到底凭什么?
在成都,生活可以很混搭。
川菜搭威士忌并不突兀、麻将馆加创意花店各取所需、广场舞和滑板青年自得其乐、菜市场和创意市集相得益彰……
在成都,生活可以很自在。
“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每天光顾茶馆是很多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外地游客去成都,成都人的“待客三件套”多半是喝茶、打麻将、吃火锅,其中两件就发生在茶馆。
而茶馆里的高朋满座、声声“川音”又常常让这些客人们产生“成都人都不上班吗”的错觉。
殊不知,邻座那不声不响各自看报的两个茶客,也许刚谈定了一桩生意呢!
在云淡风轻中搞定一切,这个,成都人很擅长。
成都人泡茶馆,主打一个随意:
一个人可以读书看报、两个人可以下棋对弈、三个人可以斗地主、四个人刚好凑一桌麻将。
人再多?
大不了一起谈天说地好了……终有一款适合你。
而边喝茶边享受采耳,则是一种“一旦尝试,欲罢不能”的休闲方式。
有外国记者这样描述他的感受:
伴随着叮当的响声,采耳师傅有条不紊地将耳扒子、鹅毛棒、震子、马尾、刮耳刀等工具轮流放入耳道……
一股酥麻的电流流过,那感觉可太舒坦了。
总之,这是成都,这是成都的生活方式:
再多的“不和谐”也可以在这里和谐契合,让身处其中的人们享受那无以言表的自由自在。
在成都,“要生活也要事业”不是梦想。
成都的包容开放,让越来越多的有才之士选择这里。
出生在辽宁鞍山,28岁的李俊慧,曾是羽毛球汤姆斯杯冠军,并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了羽毛球男双银牌。
退役后的他选择定居成都,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新成都人。
经营着一家羽毛球俱乐部的他道出了所有“新成都人”的心声:
“成都舒适的生活环境,热烈的运动氛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
尤其是这片土地所提供的机遇,对每个创业者而言是巨大的吸引力。”
蓉城足球队的外援,场上的后防铁闸理查德,场下却是一名妥妥的“网红”。
他发表短视频记录自己在成都的生活:在人民公园逛相亲角、去宽窄巷子喝茶、到成都大学上分享课……
他表示,成都和自己很搭。
幸福的感觉千人千样,但最精髓无非是生活感:活得自在、吃得顺心、干得踏实。
很多向往成都的年轻人说得更明白:
“能拼又能玩,哪哪都能找到共鸣。”
是的,“诗与远方”总是情怀,“眼前的不苟且”才最能打动凡人心。
毕竟,要生活也要事业,这样的鱼和熊掌兼得,可以做到的城市不多,但成都可以。
再好的风景,需要停下来慢慢欣赏,才能领略到它的好;
幸福也一样,不需要很宏大,只要细水长流,实实在在就好。
突然想起佩索阿的诗:
“有时我听风过耳,但我觉得,为了听风过耳,出世为人也值得。”
成都大约就是那阵轻快的风,让遇到它的每个人都觉得:人生值得。
有书君说
书友们早安!
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从北方的雪域到南方的水乡
从东部的繁华都市到西部的高原秘境
所有的风景、历史、文化、人情都在这里碰撞
有书倾情打造新栏目“点亮城市计划”!
愿与你一起来一次长跑
用3年的时间,带你领略全国600+城市的风貌
感受历史的回响和震撼,体验每一寸土地的温度和情感
走遍中华大地,探寻城市之声
这不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摆脱喧嚣,发现更大的世界,找到更真的自己
留下你的城市名,为自己的家乡打call 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