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 电影 // 放映 // 课程
电影史是什么?
人们普遍将它分为两种研究路径:一是对影片现象的研究;二是从历史的视角和目的进行电影研究。然而电影史研究方法并不唯一,电影史作为电影研究领域的三大分支之一,既依托于电影理论对电影的共性研究,又离不开电影批评对若干影片的特性研究。著名电影史论《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把电影史研究分成美学的、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四大类,将方法、问题、机遇有机串联起来,成为当今电影史论的主要研究方向。
于是,电影史围绕艺术、技术、经济、社会,在时间进程或某个特殊时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电影史学家不仅是一位电影学者,更应是一位历史学家。他们表现出来的内容便是被笔记或镜头记录下来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石刻、竹简、纸张,再到19世纪末照相技术的发明和电影的诞生,人们从此有了动态的影像记录。
然而,被记录下来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吗?过去发生的事情数不胜数,被记录下来的必然是当时出于某种目的而经过筛选的事实,这便不可避免地经过了人为加工。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说:“当你读一本史学著作时,一定要留心听那嗡嗡的声音。如果你什么也没听到,那要么你就是个聋子,要么那个历史学家就是条呆狗。”这里所说的“嗡嗡的声音”指的就是历史学家掺进历史的主观调味料。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纪录片的诗学想象:历史与文本研究》,从理论上引进西方历史哲学的新思维及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真实观,为纪录片关于“真实”之本质属性的合法性探讨提供了相契合的新的学科归宿。同时,使纪录片的真实属性不再置身于无意义的历史争论中,从以往的传统电影艺术反映论、本体论和“重证据”的法学视野及“重调查”的新闻学视野观点的碰撞中解放了出来。书中涉及的纪录片包含世界范围内的纪录电影、电视纪录片和网络视频纪录片,以前言、导论和上、中、下三编共十章的结构框架呈现,每章皆由理论导引文本分析两大板块组成,每章结尾设参考文献一节,全书共计约1500条,附录部分为国内外纪录片影展及相关传播平台资源汇总,为纪录片研究领域相关人士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下面让我们来展开讲讲这本书。
诗与史·镜与灯·技与思
上编为“诗与史:纪录片的发现与使命”,开篇梳理国内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人类学纪录片创新求变的艺术品格,呈现人类多元文化的生存方式和现代世界“和而不同”的跨文化传播景象;接着研究艺术纪录片的类型或范畴,借助媒介考古学的方法,从修辞与诗学意义上考问纪录片自身作为媒介艺术的自反性价值。最后将研究重点从纪录片创作的世界图景转向了中国专题,分别考察主流纪录片和独立制作纪录片两大话语系统的生产与传播,分析其各自出场的历史文化语境与主体性价值和功能性作用,指出两者存在着既有交汇又各自独立的文化姿态的书写特征,契合了中国纪录片之文化诗学研究的正题。
·媒介考古学:旨在对那些被视为旧的过时的媒体进行考古发掘,梳理媒介更迭过程中的承继脉络,以此来重新理解处于媒介转型时期电影与其他媒介间的关系。
中编为“镜与灯:记忆与主题影像的拓展”,主要从媒介与记忆的视角,重点关注世界纪录片发展史上内容生产核心区域的重要题材范型即与全球人类社会的存在密切关联的城市、战争、体育以及生态环境的四大影像主题。在此,镜与灯既是一种象征,也是文艺理论批评的认知模式。在纪录片的诗与史的对话中,在记忆如镜、文本为灯的媒介考古学的阐释中,要对交织着个人记忆、集体记忆、民族记忆、国家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多重影像叙事与话语意义展开考察。
下编为“技与思:世界纪录影像的新纪元”纪录片的创作已经不再需要“墙壁上的苍蝇”“电影眼睛”那种格里尔逊语境下的传统真实。不仅有许多新形态的纪录片类型出现,也是纪录片—媒介研究范式转型的最集中体现;同时还是纪录片艺术创作形态与纪录片工业美学和技术美学最具鲜明特征的写照。如今纪录片的创作已经超越了“格里尔逊”语境下的传统真实观,进入了数字时代广义的真实观的境界之中,宣示了“后格里尔逊”时代的多元。
·“墙壁上的苍蝇”: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直接电影”流派把摄影师和摄像机比作“墙壁上的苍蝇”,目的是通过对摄像师和摄像机好像不在场的强调来宣扬拍摄行为对被拍摄者没有任何影响,从而强调被拍摄者的行为表现并没有因为拍摄行为的存在而偏离其本来的样貌。
·“摄影机—眼睛”理论:由维尔托夫提出,他认为必须有一种电影能够摆脱人为情节,将真实的战争场面和社会现实记录下来,他从电影纪录本性出发,提出“摄影机—眼睛”理论,开创了非常著名的“电影眼睛派”。所谓“电影眼睛”,指的是摄影机就是人的肉眼,摄影机看到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甚至比人眼更加强大,即 “摄影机是人眼的延伸”。
·“格里尔逊式”纪录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参与到各种服务性事业中去,以电影记录现实,服务观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纪录片的创作与理论研究都进入了学界称为 “后格里尔逊式纪录片”(Post-Griersonian Documentary)的发展阶段和纪录片研究的范式转向阶段——从传统电影史到新电影史观,从影片批评到纪录片诗学研究,从纪录片艺术研究到艺术—媒介研究。
新电影史观照下纪录片的媒介意义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当讯息失去了时效性,就会成为历史永远被封存,然而,媒介作为承载讯息的载体,一旦老化陈旧便会被淘汰。可以说,媒介考古学就是对那些“死亡媒介”的怀旧收藏。基于此,《纪录片的诗学想象:历史与文本研究》一书所做的便不再是对纪录片进行单纯“拉片史”意义上的汇编,也并没有从传统的“理论考古”入手,去延续性地佐证或批判某种前期纪录片理论认知的优劣或异同。
作为一部大型学术性专著,本书吸收近年来国际上学术研究中新电影史观和媒介考古学的成果,以跨学科的研究新范式,形成专题史通史相结合的研究框架,从传统纪录片艺术的本体论研究范式中解放了出来,打通了以往纪录片艺术研究与大众传媒文化研究相互独立的状态,不仅从艺术与审美的内部条件关注世界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还结合媒介考古学对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形成一种开放的研究视野。
本书借鉴国外电影诗学、纪录片诗学以及媒介研究的当代最新成果,再结合媒介考古学的范式,使纪录片创作的艺术史同纪录片作为媒介的传播史、纪录片生产的影视工业化与技术美学史以及相关知识谱系,如人类学视野、生态文化视野、女性主义视野、认知科学、记忆理论、政治美学理论、图灵时代技术新语境和类型学意义上的城市、战争、体育、艺术等主题研究有机结合。
·“元纪录片”是指作为纪录片范畴的那类影片,对电影艺术尤其是纪录片艺术自身的描述,以及这种描述的内容,即对于影像艺术本体的反思与批判、解构和重构。
纪录片的诗学意义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把电影视为同诗歌、小说、绘画一样的艺术种类之一,他认为诗的艺术在于创造了一种“语言机器”,它能将读者置于一种诗意的状态。
在商业大片、艺术小众电影崛起的今天,纪录片的艺术性常常为人所忽略。纪录片是电影艺术和现代电影工业的产品,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态类型,其属性表明它一方面具有物质的、科学的特质,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和内容特征上又具有艺术的、精神的品格。
本书开篇第一章便从世界纪录片创作的缘起出发,从人类学与电影艺术的交融成果切入,追问人类学纪录片的研究意义和社会文化功能,通过人类学与电影艺术的交互联通体现出纪录片的诗学想象。书中提到了许多世界纪录片领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以“文本分析”版块翔实生动地作为理论的补充内容呈现出来。如人们熟知的罗伯特·弗拉哈迪、吉加·维尔托夫、尤里斯·伊文思和约翰·格里尔逊,他们是纪录片兴起的四座里程碑。富有冒险精神的弗拉哈迪曾多次深入因纽特人的居住地进行考察与拍摄,并于1922年完成了极具异域风情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该片成功地引起了人们对纪录片的关注,使纪录片拥有了表现的主题、人物、事件,既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使得纪录片真正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并为纪录片传统打下了根基。
纪录片历史与文本的互鉴
可以说,这本书是对中外纪录片进行的百科全书式的解读。首先,它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视角介入纪录片的历史与文本研究,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得以系统深入地梳理世界纪录片兴起与发展的历程与图谱,并能够较为清晰地厘清纪录片在创作书写中所存在着的私人话语、公共话语和国家话语,廓清它们彼此相互作用与共存的创作格局,指出纪录片的经典与创新以及流派或运动的变迁。其次,它将历史与文本相交织,构筑出纪录片的诗学想象,即本书的研究路径采取专论与史论结合理论与文本互通的基本组织架构,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纪录片研究的文化历史诗学维度与文本类型分析维度共同作用和相互关联的有机体。最后,采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范式,结合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将纪录片的史论研究与文本研究两大主线进行有机地缝合。
纪录片艺术与现实的碰撞
在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上,它经历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的洗礼,而在制作与传播渠道方面更得益于科技革命、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在内容生产方面,当前的纪录片将视角放在个人、社群、民族等与民生相关的题材,记录城乡变迁、环境生态、科幻未来、战争与贫困等主题,体现出纪录片创作所蕴含的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艺术哲学、艺术政治学和媒介哲学思想等内涵。纪录片所承载的公共外交服务功能、休闲消遣功能和民族身份认同与科学认知的普及功能都是纪录片诗学关注与阐释的重要地带及价值所在。
以历史之镜、真实之光,烛照纪录片的诗学想象
图书介绍
本书由导论和十个专题章节组成,每章又下辖理论导引和文本分析两大框架。在近乎130万字中,搭建起场域性的多维层面阐释纪录片的价值域:一种作为档案的历史和国家记忆、民族记忆、文化记忆和人类记忆的维护与分享的媒介记忆建构平台,展示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以及世界上不同文明和文化形态的变化与独特性;同时,通过文本分析的框架平台,可以看到一种作为媒介哲学的纪录片,既是指向纪录片本体的自我反思,也是作为纪录片人及其受众置身媒介中的存在、世界中的存在的自我展示。此外,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的建构性、批判性的文化力量及其多功能性的价值,正是通过一个个经典文本的解读展示出来,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不平衡性,战争的冲突与生态破坏的创伤性以及我们如何面向数字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想象,都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纪录片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凸显出其重要意义。
作者介绍
侯洪,成都市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传播、国际(新闻)传播与跨文化传播以及媒介文化与比较文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部级课题以及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主要社会学术兼职有: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及项目成果鉴定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审及项目成果鉴定专家、中央电视台特邀节目评奖专家、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大学生纪录片大赛评委、四川大学世界纪录片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出版著作有:《诗学生成比较研究:以中法近现代诗学为视角》(2020)、《国家公关时代:视听媒介与国家形象塑造》(主编,2015)、《受众心理与国家安全电视宣传策略研究》(合著,2012)、《纪录片概论》(副主编,2010)、《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2006)、《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织与发展传播研究》(2015)、《法国诗学概论》(译著,1990)等,参写的著作有《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论》。此外在《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现代传播》《当代传播》《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代电影》《电影文学》《当代文坛》《社会科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约80篇,有的被《新华文摘》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地理》《外国文学研究》转载。
(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上册目录
前 言1
导 论 迈向纪录片诗学的坦途1
第一节 合法性归宿:“真实”的知识谱系与“诗学”的历史根基 4
一、后现代语境下的纪录片真实性的诗学突围 5
二、纪录片理论重建的哲学和诗学启示 8
第二节 历史性回眸:世界纪录片兴起与发展的脉络 15
一、 从筚路蓝缕的开创到身份的确认、直接电影 / 真实电影时代及论文电影的兴起 17
二、新纪录电影及“后格里尔逊时代”的历史哲学与后现代审美意识 45
三、世界纪录电影发展格局中的中国纪录片及其主体性建构 49
第三节 21 世纪纪录片理论研究前沿与纪录片诗学构建的关联性 59
一、“后制品”时代的纪录片新发展样态与跨学科研究路径 60
二、从平面到立体:纪录片的诗学新视界 63
三、纪录片诗学建构的历史关联与理论透视 65
参考文献 66
上 编 诗与史 纪录片的发现与使命
第一章 出发:从人类学走向艺术和真理的世界 75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 76
一、身份:从人类学及影视人类学到人类学纪录片 76
二、历史: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88
三、地方性想象:中国四大地域民族文化与纪录影像美学风格的表征 121
四、创新:当代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趋向及范型136
第二节 文本分析143
一、 文本Ⅰ 世界经典纪录片兴起的坐标—— 以《北方的纳努克》和《亚兰岛人》为例 145
二、 文本Ⅱ 世界经典纪录片的新阶段与新视角—— 从《夏日纪事》到《中国新年》
三、 文本Ⅲ “后格里尔逊时代”人类学纪录片的跨学科生成—— 基于反身实践及媒体人类学视角下《人类溯源》与《文明》的人类文明再审视156
四、文本Ⅳ 实验民族志影像的新标识—— 以《甘地的继承者》为例 162
五、文本Ⅴ 当代人类学片的前沿坐标—— 以《利维坦》与短视频为例166
六、 文本Ⅵ 中国系列1•东北古老民族文化失落的背影与现代转型的困惑—— 以《最后的山神》和《神鹿呀 我们的神鹿》为例 177
七、 文本Ⅶ 中国系列2•西南泸沽湖地域摩梭人的女神与现代转型的期盼—— 以《三节草》为例181
八、 文本Ⅷ 中国系列3•西北(新疆)本土遗产的挖掘—— 以《祖鲁》为例186
九、 文本Ⅸ 中国系列4•东南乡土的地方性意象—— 以《金翼山谷的冬至》为例 191
参考文献197
第二章 修辞:艺术影像的塑形与影像媒介的祛魅 202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 205
一、“艺术纪录片”的命名及其史学地位的考察 205
二、价值:传播学与社会文化学视野下艺术纪录片的特征与功能245
三、品质:艺术纪录片对纪录影像世界的祛魅 256
四、效用:影像媒介对艺术记忆的重构266
五、中国艺术纪录片的在场及其主体性地位的张扬 280
第二节 文本分析 297
一、 文本Ⅰ 世界艺术纪录影像的早期篇章—— 纪录语汇的开创与风尚 298
二、 文本Ⅱ 纪录影像作为一种自我解放艺术的张扬—— 以六部作品为中心 306
三、 文本Ⅲ 视觉文化视角下的艺术纪录片之旅—— 以七部作品为中心 321
四、 文本Ⅳ 纪录影像中艺术空间话语的构建—— 以八部作品为中心 331
五、 文本Ⅴ 纪录影像之艺术中国题材的图像绘制与多重凝视—— 以新近多部作品为中心345
参考文献 362
第三章 国家:主流话语的引领与融合368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 371
一、主流文本的特性: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当前发展路径与传播格局 371
二、书写路径与媒介空间:主流纪录片生成的历史语境与文化逻辑379
三、传播策略与效果:大众化与审美愉悦的融入与姿态 388
四、国际题材的拓展:当代主流纪录片发展的新面向 401
五、品格与追求:当代主流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407
六、功能的新开拓:纪录片公共外交的媒介塑形与媒介圈搭建 413
第二节 文本分析418
一、 文本Ⅰ 当代主流纪录片的开创与拓展—— 以《望长城》《国家记忆》《山河岁月》《记住乡愁》和《中国》为例 419
二、 文本Ⅱ 当代主流纪录片的国际视野—— 以《互联网时代》《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为例 450
三、 文本Ⅲ 当代主流纪录片的新叙事与新样态—— 以《本草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 461
四、 文本Ⅳ 当代主流纪录片与公共外交的媒介塑形—— 以《泊客中国》《从〈中国〉到中国》《中国缘》为例 474
参考文献 487
第四章 民间:独立制作的崛起与探索 491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 492
一、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缘起与发展 492
二、探索与共存:独立纪录片的特性、发展现状和挑战 504
三、审美镜像:独立纪录片的视觉追求与风格化特征 523
四、个性化叙事:题材的边缘化与批判性思维 528
五、市场、平台与他者:国际纪录片节/ 影展的运作与传播 538
六、中国独立纪录片的话语场构建策略、国际化进程与新样态趋向 548
第二节 文本分析 557
一、 文本Ⅰ 独立纪录片底层记忆的开启与创伤记忆的另类表达——《流浪北京》与《二十二》 558
二、 文本Ⅱ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空间叙事与故事化叙事策略——《归途列车》与《四个春天》 566
三、 文本Ⅲ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人物肖像新绘——《中国梵高》与《摇摇晃晃的人间》 575
四、 文本Ⅳ 中国独立纪录片中的女性凝视及其话语功能探析—— 以《回到凤凰桥》《姐妹》为中心兼及《掬水月在手》581
参考文献 592
下册目录
中 编 镜与灯:记忆与主题影像的拓展
第五章 城市与记忆:纪录片的城市叙事与历史的在场601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 603
一、城市的发展与传播:关于城市的多维研究视野 603
二、纪录片的城市记忆:城市纪录片的兴起与发展 629
第二节 文本分析 663
一、 文本Ⅰ 城市礼赞•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讴歌—— 从《二十四美元岛》到《柏林:城市交响曲》 664
二、 文本Ⅱ 城市图像•记忆与视觉化风格—— 以《尼斯印象》和《纽约,纽约》为例 669
三、 文本Ⅲ 城市危机•后工业文明的哀歌—— 以《失去平衡的生活》为例 673
四、 文本Ⅳ 都市印象•东方之城的追忆与影像叙事的互文—— 以《德兴坊》和《海上传奇》为例 676
五、文本Ⅴ 世博印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城市之光》为例 681
六、 文本Ⅵ 凝视城市•当代影像新叙事与“后格里尔逊时代”的多模态呈现—— 以《临安的记忆》、《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纽约:美国最繁忙的城市》《纪实72 小时》(中国版)、《洛杉矶影话》为例 685
参考文献 693
第六章 灾难与记忆:二战•难民•抗疫的纪录影像三重奏  698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 698
一、不忘历史的文字书写:关于战争的多维研究视野 698
二、纪录片的战争记忆:反法西斯战争影像的历史叙事与当代话语形态 713
三、战后新风险与非传统安全的创伤 734
第二节 文本分析 748
一、 文本Ⅰ 新闻纪录片与舆论战—— 以《我们为何而战》为例749
二、 文本Ⅱ 全球记忆的东方叙事之魅—— 以《东方主战场》为例 751
三、 文本Ⅲ 战争另类记忆的新标识—— 以《黑暗之课》为例 754
四、 文本Ⅳ 记忆的反思与批判•“二战”纪录片人文批判的新向度—— 以《战争迷雾》为例 757
五、 文本Ⅴ 战乱记忆之维•离散难民纪录片的反身实验—— 以《当保罗穿越大海》为例760
六、 文本Ⅵ 现代风险社会的挑战与全球抗疫的媒介记忆•新冠肺炎遭遇战的中外叙事—— 以《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好久不见,武汉》《纽约:新冠日记》为例763
参考文献 771
第七章 体育与记忆:赛场风云与极限挑战的多样态叙事 776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 777
一、现代体育运动的兴起、发展与本质 777
二、媒介记忆在现代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作用 780
三、记忆的在场与体育纪录片的叙事范型和张力 788
四、数字时代中外体育纪录片发展的图景 794
第二节 文本分析 801
一、 文本Ⅰ 奥运纪录片的首座里程碑•双重“竞赛”的神话——以《奥林匹亚》为例 801
二、 文本Ⅱ 奥运纪录片的东方转场•承前启后的东京记忆——以《东京奥林匹克》为例 806
三、 文本Ⅲ 奥运影像的中国记忆•东方风采的复合叙事——以《筑梦2008》和《我们的奥林匹克》为例 809
四、 文本Ⅳ 攀登精神与全球传播的在场—— 以《喜马拉雅天梯》为例 814
五、 文本Ⅴ 极限运动的浪潮—— 当代西方体育实验短片的创新性评述 819
参考文献 826
第八章 生态与记忆:同一个星球的凝视与绿色影像的表达 830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 831
一、新的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野 831
二、绿色记忆作为一种认知和信念的引领 845
三、绿色记忆与叙事新大陆的开创:纪录片书写的多维生态视角 847
四、记忆的风景:双重视角下生态纪录片的中西比较 857
第二节 文本分析 874
一、 文本Ⅰ 敬畏生命的唯美之歌—— 以《迁徙的鸟》为例 875
二、 文本Ⅱ 吹响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保护的号角—— 以《海豚湾》和《平衡》为例 880
三、 文本Ⅲ 敬畏大地的“地球— 祖国”之歌—— 以《蓝色星球》和《家园》为例 887
四、 文本Ⅳ 生物多样性的和谐之歌—— 以《森林之歌》《众神之地》和
《我们诞生在中国》为例 893
五、 文本Ⅴ 与大地的对话•艺术即自然与创造—— 以《河流与潮汐》为例 904
参考文献 910
下 编 技与思:世界纪录影像的新纪元
第九章 创新与异质同构:西方新纪录电影与中国新纪录运动的开拓 917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 919
一、西方新纪录电影的兴起及“后格里尔逊时代”的来临919
二、中国新纪录运动的划时代意义 942
三、自传体纪录片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观察 953
四、新纪录电影与新纪录运动的风格和价值追求 970
第二节 文本分析 979
一、文本Ⅰ 在废墟中挖掘真相—— 以《浩劫》为例 980
二、 文本Ⅱ 真理的斗牛士与信仰的追求者—— 从《华氏9 / 11》到《风的故事》 986
三、文本Ⅲ 新纪录运动崛起的呐喊—— 以《彼岸》为例 993
四、 文本Ⅳ 中国新纪录运动的后浪与回声—— 从《北京的风很大》到《冬日》 1001
五、 文本Ⅴ 影像记忆的时代见证者—— 以“张以庆作品现象”为例 1008
参考文献 1018
第十章 技术拓扑与影像新视界:纪录影像的后现代表征 1023
第一节 学术聚焦:主题·语境·话语1024
一、艺术新形态创生的开放式时代语境 1024
二、新艺术形态的范式转向与审美空间拓展 1032
三、新艺术形态的媒介社会化生存与政治生命诗学的追寻 1041
四、新艺术形态的勃兴:边缘与跨界的涌动、拓展与颠覆1048
第二节 文本分析 1125
一、 文本Ⅰ 动画纪录片的追问:记忆与真相的捍卫—— 以《芝加哥10》和《和巴什尔跳华尔兹》为例 1125
二、 文本Ⅱ 动画纪录片的品格:技术与艺术共生的融通—— 以《博斯,魔鬼的天使翅膀》和《奥斯卡》为例 1129
三、 文本Ⅲ 中国动画纪录片的历史叙事创新—— 以《大唐西游记》和《中华五千年》为例 1134
四、 文本Ⅳ 科幻纪录片叙事的跨学科重塑与融贯—— 以《我们到底知道多少?》为例 1142
五、 文本Ⅴ 媒介— 哲学视野观照下的科幻纪录片创作探视—— 以《机器人革命》为例 1146
六、 文本Ⅵ 科幻纪录片的媒介社会化预言—— 以《你瞧,网络世界的幻想》为例 1151
七、 文本Ⅶ 数字实验性纪录片的时间美学窥探—— 以《鲁尔区》和《行者》为例 1156
八、 文本Ⅷ 数字时代下虚拟纪录片的新范式转向探究—— 以全球首部虚拟纪录片《我的第二人生》为例1163
九、 文本Ⅸ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伪纪录片”的创新性模式呈现—— 以《总统之死》为例 1166
十、 文本Ⅹ 中外虚拟现实纪录片的开创与体验创新—— 以《流离失所》和《山村里的幼儿园》为例 1170
十一、 文本Ⅺ 纪录片的全新形态与美学重构之创举—— 以“参与交互型”纪录片为例. 1176
参考文献 1183
附录纪录片影展及相关传播平台资源汇总 1189
后记 1194
文化艺术出版社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