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商闻

近期,莫言被起诉的消息很多人都很关注。有人看到了其中的荒谬,也有人呼吁中国应该警惕极左撕裂社会。或許更值得追问的是,我们究竟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扣帽子、抡棍子、揪辫子这样的做法为何成了互联网上的常态?追根溯源,或许需要从教育的源头上思考这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看到一则跟新加坡教育有关的新闻。新闻说,新加坡教育部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中以哈冲突的内容,引起一些家长的不满,家长向教育部发公开信抗议。
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说,教育须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多元观点、核实信息,处理好个人的情绪,以及竭力保持社会凝聚力,避免外部冲突分裂社会和侵蚀得之不易的社会和谐。
看到这则新闻,想到了我们的思政教育课,以及面对这些容易引发社会撕裂的公共议题时的做法。能否尊重多元的尤其是不同的观点,教育责无旁贷。
如果学校只剩下单向度的“坚持”、“不动摇”,大学课堂上面对不同意见动辄举报,可想而知在虚拟的互联网场域会是什么场景。
在此分享《联合早报》的一篇社评《教导下一代和而不同真谛》,权且作为反观我们自身教育的一面镜子。

教育部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中的以哈冲突内容,引起一些家长的不满,并向教育部发公开信抗议。
教育部长陈振声说,教育须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多元观点、核实信息,处理好个人的情绪,以及竭力保持社会凝聚力,避免外部冲突分裂社会和侵蚀得之不易的社会和谐。这些理念和立场,相信国人都能够接受。
在现实生活里,就特定课题出现立场的严重分歧,很难避免,更不容回避,学会“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因而是新加坡人的集体义务。

以哈冲突隐含的宗教冲突元素,容易引发本地社会多元信仰群体因立场和观点不同,而产生强烈情绪。以哈双方错综复杂的历史恩怨,更增加了理清事实,说清道理的难度。由于饱含感情色彩,公开辩论很容易沦为意气之争,甚至因为相持不下而升级为肢体甚至流血冲突。
对严重分歧假装视而不见,或许能息事宁人于一时,终究无法真正化解分歧,反而可能让分歧所导致的情感伤口化脓溃烂,让对立进一步恶化。
所以,如何在公开激烈争辩与假装视而不见两个极端应对姿态之间,正确有效地处理严重的意见分歧,考验的是社会的集体智慧。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正是多元社会保持和谐的政治智慧。重要前提在于所有人都须明白社会存在不同观点,包括自己所激烈反对的意见。

关键是面对分歧时,要学会尊重对方,一如对方应当尊重自己一样;同时,法律须保护个人表达有别于主流观点的权利。意识到大家都是平等的同胞,才是和而不同的真谛。
学校的品格与公民教育纳入以哈冲突内容,相信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安全的环境里,学习和理解外部世界。理论上,这总好过让他们在心理和知识上处于不设防的状态,给外部极端和错误的观点和信息提供可乘之机。在实践时,校方和教师应当以鼓励公开和理性的对话交流为主,让学生尽量掌握正反两面的信息和论述,避免提供或导向单一的标准答案。

最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里注重学会聆听,尊重异议,培养日后作为成熟公民所应具备的品质。
类似以哈冲突等争议性课题,在讨论时必然引发不舒服甚至义愤等强烈情绪。学会处理和控制个人情绪,不让情绪影响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甚至被散播误导信息和偏颇观点的有心人所操弄,应该是品格与公民教育的目的之一。
以哈冲突不会是本地唯一或最后一个地缘政治争议性课题,教育者应当把握机会,把这类争议转化为机会教育;就算争议方最后还是没能取得共识,至少要学会如何尊重异见,理解多元的本质,在日后碰到相同情况时知所进退。

所谓尊重多元观点,最难的正是尊重自己所反对的观点。这必须从小时候培养起。唯有从小学会通过理性对话,学习控制情绪,理解反对意见,才能成为多元社会里成熟的公民,不轻易被外部的认知作战虏获。
负责任的公民不仅要尊重其他人的表达权利,更要有自我表达的勇气,不能因为担心冒犯他人,或为了符合主流观点而自我审查。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正是警告我们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精致利己,否则必然伤害社会共善。
世界局势的主轴正从全球化的经贸合作,逐渐逆转为以邻为壑的国家安全,各国为了自保或把国家利益最大化,都在认知领域先发制人。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这种新战法更为便利。
新加坡必须及时做好全面防卫的准备,特别是心理防卫,武装我们年轻人的脑袋,让他们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如何定义并维护国家利益,包括得来不易的多元社会的和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