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乔治·斯坦纳在其著述《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的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去年英国剧场炙手可热的作品《好人赫德》和刚刚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利益区域》(也是英国作品)都可以套用这一斯坦纳句式(两部作品甚至还有一个离奇的巧合:《利益区域》小说原作者Martin Amis在首映当天去世,一如《好人赫德》的编剧C.P.Taylor在首轮演出期间去世)。他们的切入角度十分相似——看凡俗的人如何做出了非人的恶,人与非人之间竟可自如切换。在纳粹思想和话术的侵染下,固有的完满的知识分子、核心家庭、模范社群构想都被证伪。
作为法兰克福一所高校中的文学教授的赫德虽然算不上十足的好人,也在努力尽到自己的家庭责任:每周从法兰克福到汉堡去看望他眼盲和健忘的母亲、包容明显也有心理困境的妻子、关心他们的孩子。他在幻听时出现的肖邦、瓦格纳彰显了良好的音乐品味,他跟好友毛瑞斯提到了歌德在贝多芬落魄的时候拒绝寄钱接济他,颇有忿忿不平之意,转脸却可以在毛瑞斯纠结是否要逃亡的时候告诉自己“他是个好人。我喜欢他,但我不能卷入到他的麻烦里去”。
编剧泰勒试图揭示的,恰恰是这样一个社会的正常人(甚至是“知识分子”),是如何一步步堕落到了恶的一边;赫德的对白与独白,在回答着他逐渐堕落的“好人观”:“如果我不为自己,那谁为我?”“如果只有我自己,我宁可冒个险……你要明白我爱你和孩子们”,他试图为自己找到更高尚的理由:“加入(纳粹)也不光是为了活下去吧?如果我们这样的人加入他们,而不是远离他们,明哲保身,然后再把他们往人道主义的方向推动一点点……”
而赫德所谓的“把他们往人道主义的方向推动一点点”,不过是利用他的学识文过饰非,用巧言令色的语言去粉饰纳粹(和自己)的动机,用音乐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为暴行披上人道主义的外衣。
我们再看看奥斯卡获奖影片《利益区域》中居于故事中心的纳粹指挥官鲁道夫·霍斯一家。他们不需要像赫德那样不断说服自己,而只是把眼睛闭上就可以——“等到藤蔓长大,就可以完全遮住整个墙体了。”在与惨绝人寰的集中营一墙之隔的地方,随鲁道夫·霍斯从德国到波兰驻扎的女主人海德薇格正在精心建造他们的花园,打造完美生活的范本。在妈妈到访的时候,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女主人对自己规划种植的绿树、花草、可食用的菜肴如数家珍,十分自豪;屋内男主人可以安然而冷酷地研究焚烧炉的升级方案,部署犹太人的运送工作。
赫德和鲁道夫·霍斯对待家人的态度无疑都证明了他们身上是有人性的,但是这种人性在执行纳粹工作的时候失效了。它甚至不需要自我粉饰、辩解,不需要等到藤蔓长大、遮蔽视线,只要一些精准的、“科学”的分类,将这些人和事区隔在自己的人性认知之外。这正是人们在回望这段历史时,感受到的比暴行本身更恐怖的地方。
《好人赫德》近期排期
3月19日 19:30大麦新空间(售罄)

3月28日 19:30
大麦新空间

3月29日 19:30
小莎翁戏剧艺术空间

4月4日 18:30
北京中间剧场

4月21日 15:00
陕西大剧院

6月20日 14:30
峨影1958电影城
推荐与《利奥波德城》同看
3月30日18:30北京中间剧场
大部分场馆可在大麦app或小程序购票(搜索剧目或场馆名称),其他场馆可在场馆公众号或小程序购买
“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观众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通过与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特拉法加发行公司、环球映画、影院现场、松竹株式会社、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在内的多个品牌合作,“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目前发行推广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歌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莫斯科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等多个机构的世界顶级戏剧、歌剧、舞蹈、展览影像。截至2023年8月,“新现场”放映剧目已超过250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等69地,放映超过10000场,观影人次超过80万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