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和寻求的东西。”
这是一个有关被执行人重拾期待的故事。
素材︱宁波镇海法院张志锋
文字︱宁波镇海法院鞠亚轩
昔日是老板,今日却是被执行人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申请执行人激动地说堵到了被执行人,请我们赶快去“抓”她。尽管我再三叮嘱其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但是当我和法警赶到现场后,还是看见了两名女子扭打在一起的场面。在“你欠钱不还!”“你含血喷人!”这样的言语攻击中,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她俩拉开,被执行人悻悻地看了我一眼,眼眶逐渐开始泛红……
故事还要从三年前说起,彼时的被执行人还是KTV的老板,委托申请执行人为自己的KTV装修,出于对其他股东的信任和所谓义气,被执行人在装修款欠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可谁知后来却遭遇了其他股东的背叛,辛苦钱所剩无几,KTV也被转手给了他人,昔日的朋友避而不见,而自己却成为了被执行人。
虽然申请执行人也大致明白个中缘由,但自己经营的装修公司几年来也是收益无多,多年追讨无果使其情绪激愤,嚷嚷着今天务必要讨一个说法。
“这饺子和我在老家吃的味道一样。”
眼看着太阳渐渐落山,路边的小吃店里飘来了晚餐饭菜的香味。双方依旧唇枪舌剑,僵持不下,一边是被执行人无奈的辩解,一边是申请执行人愤怒的控诉。
根据我的经验,处理执行案件,需要一个好的契机。
“你们饿不饿?”我打断她们,问了一句。
她俩愣了愣,先是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
我走进路边的东北饺子馆,点了两碗饺子,伸手招呼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进入店内。从见面厮打到原地争吵,突然面对面地坐下吃饭,沉默中的俩人反倒显得有些尴尬。
申请执行人想开口和我说些什么,被我打断:“先吃饺子,凉了就不好吃了。”
就这样,她俩停止了争吵,开始一口一口地吃起了饺子。吃到一半,被执行人发出了一声哽咽,随即竟泪流满面。
“这饺子和我在老家吃的味道一样,离家打拼这么多年了,不仅没混出头,还还不上人家的钱,我都没脸回去过年。”被执行人掩面说道。
刚出锅的饺子热气腾腾,氤氲缭绕在我们眼前,冲淡了宁波冬季的寒潮,也冲淡了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间的龃龉。申请执行人叹了口气,打开背包,掏出了一包纸巾递到了被执行人的面前。
我知道,就在这一刻,她们二人被不幸所夺走的对生活的期待感,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回到她们身边。
我们愿用善意为你找回遗失的期待感
趁着气氛有所缓和,我为她们详细梳理了本案。除了谈论案件本身,还与她们谈心。在平衡各方利益后,我为双方拟定了分期履行的执行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困境表达了真切的理解,被执行人表示愿意放下心上压着的担子,先问亲友筹措一半执行款归还给申请执行人,另一半执行款待其向其他股东追回后归还。
当天晚上10点,申请执行人收到了一半的执行款打入其账户的银行短信。
正月初八,我一上班就接到了被执行人的来电,与上次萎靡不振的状态大为不同的是,这次被执行人的声音轻快爽朗了许多:“法官,我的钱要回来了,刚刚已经打进了申请执行人的账户,现在我终于不欠钱了!”我向她祝好,并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我欠您一顿饺子,过年我回老家了,亲自包了点想送来给您尝尝。”通话的结尾,被执行人如是说。
我婉言谢绝了。被执行人的诚信履行,成为了我心里最好的那顿“饺子”。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希望每一位深陷泥泞的行路人,无论何时都能有从头再来的勇气,不要丢掉内心直面困难的力量和生活里继续前行的期待,从泥潭里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我们愿意持续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在充分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为“守信的不幸者”点亮一束光,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新出发。
“趁热吃,然后重拾期待。
来源: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