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折磨我到什么时候,你什么时候死?”
今年大年三十,网友@黎慕云因为受不了家人吵架而公开诉苦。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踩脚垫。三十那天,她的母亲突然觉得门口踩脚垫脏了,让她去洗一下。但垫子10天前刚洗过,她觉得没必要这么快再洗一次,然后父亲直接拿出一百块钱,让母亲去楼下买个新的。母亲不同意,就亲自去洗,但因为身体不好,洗一会儿就累得大口喘气,然后一边抱怨自己命苦,一边骂女儿和丈夫没良心。但在她和父亲看来,母亲根本是自作自受,还折腾全家。
这种吵架的日常,从腊月一直吵到正月十五。起因包括:年前大扫除请不请家政,正月剩饭剩菜怎么处理等等等,每次吵架的结局都是以父母两人互相咒骂收场,弄得@黎慕云心烦又心累。
博主@欢乐星球计划在过年期间吵得更凶,在其讲述的#我直接把家庭群给掀了#的故事里,她直接跟亲戚决裂了。
元宵节当天,她给外婆精心准备的礼物被舅妈私自打包带走,而且就当着她的面。这些年她舅妈一直把外婆家的东西当自己的,大家有意见却都不说。这一次她无法忍受,于是在家庭群里把舅妈狠狠骂了一顿,然后退了群,决定跟舅妈一家断绝关系。
这个春节,类似以上两个网友的遭遇发生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大年初二,#过年 吵架#的话题就上了热搜,浏览量达到2.5亿,大批人吐槽过年和家人相处时鸡飞狗跳,整个春节都过不安稳。
一个名为“过年你家吵架了吗?”的调查结果显示,62%的人过年都和家人吵过架,从家务活到催婚,从串亲戚到家庭群,从父母子女到新婚夫妻,中国家庭在过年吵得叫一个火热,这不禁让人思考:
中国家庭为什么这么爱吵架?

#01
爱吵架家庭的共性
-
前不久,《人物》做了一个读者问卷征集,名为“这个春节,你经历了过年吵架吗”?
在超过26万字的1000多份来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家庭吵架的大致全貌。
引起吵架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基本围绕着几个问题:“吃饭”、“习俗”、“钱”,还有“催婚催生”。

年夜饭做哪几样,鱼是清蒸还是红烧,盐该多放还是少放,剩菜剩饭要不要扔,都是导火索。就连贴个对联也会引起矛盾,包括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上联应该贴左边还是右边,门神是脸朝内还是朝外。
夫妻过年回家是吵架的重灾区:回谁家,到家之后要不要完全遵循当地风俗,吵得更是没完没了。
最让年轻人头疼的是催婚。父母从子女一进家门就开始聊找对象的事情,天天聊,每顿吃饭也聊,开口闭口就是和你一样大的发小“孩子都上小学了”,不管你在外面混得多好,只要不结婚就是失败。还有父母大年初一没过完,就马不停蹄地给子女介绍相亲对象了。
吵架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
有的虽是小吵小闹,但能持续一整天;有的见一面就当场掀了桌子,决定从此不相来往;有人受不了家人,大年初三就买票回去工作,还有的因吵架气到昏厥,大过年的进了急诊室。
但别以为只有年轻人一肚子苦水,在《人物》征集的来信里,有一半人年龄超过了30岁,甚至还有50、60岁的人,他们的笔下,痛苦、绝望、崩溃、窒息等词汇,出现频率也非常之高。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在这些吵架的家庭中,看到一些共性:
霸道的父亲、委屈的母亲、还有重男轻女观念下被嫌弃的姐姐和被偏爱的弟弟,以及问各种奇怪问题的亲戚······
以那些过年劳累却不被看见的母亲为例,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话题叫“已婚男人为什么喜欢回老家过年”,点赞最高的评论,是说男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家人的付出。
女人在厨房忙前忙后,男人却悠然自得地喝酒打牌耍酒疯,大概是最真实的过年图景。
2月9日过年期间,一位安徽女子就上了新闻,洗不完的菜,切不完的肉,却只有她一个人在厨房忙碌。突然的崩溃,让她一怒之下把鱼摔在地上,她委屈地控诉:“一大家子人吃饭,为什么年年都是我一个人做?”
B站博主@渡劫的溪发了一个视频,说她家妈妈和姥姥都不喜欢过年。视频里,姥姥吐槽活儿没完没了,光饭碗都顾不上刷:“咱家过年饭碗就得20来个,谁帮我呀?”
这位博主只有1千多粉丝,但这个视频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将近10万的浏览,获得3000多人点赞。
事实上,过年吵架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平时交流很少的家人,被频繁地强行拉到一个饭桌上,难免会让过年成为家庭争吵集中爆发的时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根源,恐怕还是藏在过年之外那些很难调和的日常里。
#02
为什么中国家庭
如此热衷吵架?
-
热搜留言里,有这样一条评论:“看留言的年龄,二十出头到五十多岁都有,算来也几辈人,遇到的情况还有类似,这是没有进步吗?”
也许有一种解释是,夫妻、兄弟姐妹、婆媳之间的争吵,本质上都是各自家庭矛盾的一种传递。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家庭代际创伤”,意思是在家庭中一代代传递下去的心理创伤,在遇到问题时,下一代好像会自动复制上一代的行为模式”。
最近华人作家圈有件事,是70后女作家李翊云19岁的小儿子去世了。这件事的轰动之处在于,7年前他16岁的大儿子也自杀了。
悲痛之余,人们开始寻找李翊云的家庭可能存在的问题。原来李翊云自己就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从小活在母亲的控制和否定中。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后,她曾先后两次自杀,虽然被抢救回来,但她身上长期的负面情绪,早已给两个孩子留下巨大的心理创伤。很多人觉得,潜移默化中李翊云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将痛苦传递给了儿子。
因此,中国家庭的矛盾,归根究底,可能也要追溯到代际关系的冲突。
在代际关系上,中国和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人们常常用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古希腊神话,来作为西方人代际关系的隐喻。
俄狄浦斯王出生之前,就有人对他父王预言说,此儿长大后会弑父娶母。这导致俄狄浦斯王刚生下来就被父亲丢在荒野。谁知道他被人捡到,顽强活了下来,长大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果真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
多年来,这个故事都用来支撑西方“断裂”的代际关系,即——
每一代人要与上一代完成切割,来保证自己不受上一代牵扯。
就像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18岁左右的孩子,普遍都会选择和父母分开生活。
所以西方人常常给人的印象就是亲情观念淡泊。
但正如知乎上一位在美国呆了5年的网友所说,这可能是个误会:
“其实一点也不淡薄。反之,国外对于 ‘家庭时间(family time)’ 是相当注重的。像感恩节、圣诞节这种家人团聚的节日,他们认为理应和家人一起过才行,而不是像国内什么节日都过成情人节。”
这看似矛盾,其实并不难理解,那就是西方人跟家人在一起更多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当成一种义务,她们不会觉得“欠”彼此什么。
在西方,你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小夫妻周末出去玩,想让婆婆帮忙照顾两天孩子,婆婆会因为事先有约而拒绝,妻子也不会因此记恨婆婆。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也会有婆媳矛盾,但几乎不会影响到小两口的婚姻。这背后是出于对“个体”的基本尊重,要换在中国,婆媳之间的梁子,大概率会就此结下了。
和西方强调“断裂”的代际文化不同,中国的代际文化强调“和合”。
用历史学家孙隆基的话讲,“和合”就像烹饪时的各种调料,深度融合不分彼此,正是这种观念,造成了许多中国家庭的矛盾。
他指出,“和合”导致对“个体”的压抑,具体表现为,下一代要服从上一代的权威:“ 下一代的成长对上一代既定的权威状态总会行成一种威胁。中国人解决代际矛盾的答案,往往是要求下一代完全向上一代投降。 ”
哪怕有时候手段极其残忍,就像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到有些父母会杀掉孩子喜欢的宠物,然后平静地让孩子吃肉。
电影《武侠》里,甄子丹饰演的男主,不知道自己最爱的马被父亲杀掉,还被父亲骗着吃了马的肉,从此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家。
很多父母就是这样,喜欢用权威让孩子无条件服从。而这种“服从”,又在很长时间里,成了中国“孝”文化的基础。
中国“二十四孝”之首——舜的故事,内核与俄狄浦斯王完全相反。
舜从小就很有德行,父亲妒忌他,经常打骂他,舜却一直默默承受,从来不反抗,这种“孝心”传到了帝尧的耳朵,就准备让舜做继承人,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谁知舜更被人嫉妒了,但他知道家人暗算他也不生气,一直维持家庭和谐,最终“孝心”感动天地,成了“二十四孝”之首。
这个故事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有些荒唐,却真实反映出了人们千百年来的观念。
然而,今天早已不是当年,进入现代社会后,年青一代的观念一直在变化。
有一个数据也许能说明问题,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是36.22%,202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5.22%,这意味着22年里,超过3亿人离开农村去往城市生活。
这背后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就包括,由血缘构建的人际关系逐渐让位于由工作、兴趣构成的圈子,人们解决问题更依赖市场和制度,而不再是传统的社会关系。
除了客观上的距离,手机、网络的普及,也让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年轻人,在主观上不想再耗费精力维持亲情。
因此,当老一辈还坚守着互相依赖的家族式生活理念时,年青一代却悄悄建立起了自己的个体边界。
正如李银河所说:“这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所面临的个体本位价值观、人生观对传统的家庭本位价值观、人生观的激烈撞击。”
#03
该如何看待
与家人的关系?
-
该如何面对与家人的冲突和矛盾?
不同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有人选择逃避,有人直面和解,还有一些人,在忍无可忍之后选择了“断亲”。
大年初四,一则#农村悄然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断亲#消息冲上热搜,底下点赞数最高的留言写着:
“人情最贵也最消费精力,不如用真金白眼直接买服务,你情我愿,一瞥两清。”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早在10年前就开始关注“断亲”的现象,事实上“断亲”的概念,最早也正是出自他的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
2021年,基于1200份问卷调查数据及线下访谈,胡小武得出结论:“断亲”已经成为“90后”特别是“00后”群体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并且年龄段越低,与亲戚的联系就越少。在18岁以下的调查人群里,“几乎不与亲戚联系”的人数占到63.16%,“偶尔联系”的人数占到36.84%。
“我们同亲戚之间的冷漠、疏离状态,事实上正在成为个体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群体的一种日常生活”,胡小武说。
“断亲”是一种进步吗?胡小武没有给出结论,在他看来,一方面,“文明的进化也好,现代性的进化也好,就是强调人的个体性,也就是精神层面所谓的冷漠孤独”,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不再愿意关心别人,变成了钱理群口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反映在舆论场上,就是近些年对“原生家庭”的各种讨论。确切地说,越来越多人把“批判原生家庭”当成潮流。
几乎任何冲突的社会事件,我们都能挖出主角的家庭背景,让冲突的双方拥有某种命中注定的悲剧色彩,比如,吴谢宇弑母的部分原因,是从小被母亲控制;日薪208万的郑爽代孕,是受困于母亲的折磨。
网络媒体在里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某瓣曾经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还是短视频平台里“儿女不孝”“婆媳大战”等家庭题材的摆拍视频,都深深塑造着我们对待原生家庭的看法。
哲学家韩炳哲对此表示了他的担忧,他认为年轻人如果只是一味强调“我开心就好”的原则去处理关系,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持续的自恋、焦虑甚至抑郁中。
那么如何避免或者解决这一问题?他在《他者的消失》一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者是一道救赎公式。对他者的渴求,或者说召唤,或者‘转向他者’,或许会砸开自恋的外壳,成为一种形而上的抗抑郁剂”。
去为他人考虑,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一些,即使未必能解决家庭争吵,但积极的心态,也能让人有机会去想象并实践生活更多的可能。
31岁的互联网大厂员工廖杰,三年前决定不跟亲戚来往,但今年他有了孩子后,这种想法开始动摇。他清楚自己只是不喜欢亲戚,并非拒绝亲情,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和亲戚决裂,但这种想法仅限于他自己,他无法预料下一代的想法。这让他萌生了一种责任感,去让家庭关系延续下去。
因为“孩子”而改变想法的,不只他一个。
刚换到北京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的阿健,自从有了孩子之后,睡觉质量意外地变得更好。他告别了外企的安逸,每天上班投入新的工作,下班和老婆照顾孩子,对他而言:“活出自我当然是重要的,但孩子迫使他的生活发生改变,这给他带来了新鲜感和对生活新的认知。”
前几年疫情的时候,知乎上有个问题叫:疫情之后,你有什么对未来生活的感悟?
一名叫@李尚予 Leon 的网友说: “当疫情严重到必须回归家庭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还是家庭给了我安身立命的港湾,家人的陪伴是我最大的安慰。这个强制休假,虽然让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丧失了,但是也帮我找回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 部分参考资料:
[1] 人物《中国式家庭“过年吵架”实录》
[2] 一席《早上挤地铁,中午叫外卖,晚上刷手机,打工人如鲠在喉的一天》
[3] 看天下实验室《“断亲”: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亲情危机》
[4]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5] 新浪微博:@有文化的老六《为什么很多家庭一到过年就吵架?》
 -END-
撰稿:笔下长青
主编:宋函
图片来源:《82年生的金智英》,部分来自网络。
 精选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