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心之所向。杭州法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把主动接受监督作为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不断加强代表委员联络,认真倾听意见建议,让代表委员近距离了解法院职责、监督法院工作,不断将“金点子”转化为完善工作的“金钥匙”,让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感受更为真切。
“杭州中院”两会专栏【代表委员看法院】持续开展中,一起来看各代表委员眼中的杭州法院。
杭州法院立足职能,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以能动司法践行公正与效率,为杭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依法维护网络市场秩序。随着网络技术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在网络市场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数据权属争议、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对此,杭州法院积极能动履职,一方面,加强对网络直播、短视频创作等新业态、新产业的司法保护力度,探索完善数字经济治理规则,引导平台企业树立规则意识、秩序意识,推动网络市场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创新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信息时代司法工作新模式,支持引导网络文明建设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全面深化全域数字法院改革。近几年,杭州法院聚焦新时代法院现代化建设目标,高质量推进全域数字法院改革,涌现“共享法庭集成应用”“凤凰金融智审”等创新成果。值得肯定的是,萧山法院以集约化改革为切入点,探索构建辅助事务办理新模式下的诉讼规则体系,有序推进审判执行辅助事务组织架构重塑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辅助事务“从线下到线上”“从个人包干向专人专岗”“从人工检查向智能监管”的全方位转变,为提升司法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发挥积极作用。在这场与信息化同频共振的改革浪潮中,萧山法院闯出了一条数字赋能传统司法的新路子。
三是持续加大网络犯罪打击力度。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通信手段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活跃空间。同时,数据滥采、数据泄露、电信网络诈骗等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出现,司法保障网络空间法治化发展刻不容缓。对此,杭州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依法解决新型网络纠纷,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审理了一大批具有填补空白、树立规则、先导示范意义的涉网案件,辐射了平台责任、个人信息、网络舆论等多个领域,维护了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也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保驾护航。
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杭州两级法院:注重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合规与数据交易问题,规范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法院沉淀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互联网空间治理提供实证辅助和数据支撑;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有力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提升。
2023年,杭州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护航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回应群众司法需求,彰显了省城标准和大院担当,司法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
一是勇于担当,服务大局有高度。杭州法院以“三庭一院”协同司法新模式精准服务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经济翻身仗”,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树立大农业观,审结“扬麦25”小麦种子案,推动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司法支撑。以“一站式、立体化、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安护航杭州“两个亚运”,助力打赢市委“亚运攻坚仗”。
二是俯首为民,司法执法有温度。司法是向社会传递价值观的桥梁,应当更大程度符合普通人的善恶观念,引导社会向上向善。杭州法院的司法行为体现着鲜明的规则引领与价值导向功能,彰显了情理交融的司法智慧和深厚真挚的为民情怀。判定变更无障碍设施行为违法,是对残障人士的尊重;启用司法救助程序为丧亲姐弟筹措学费、“法官妈妈”帮扶留守女孩,是对未成年人的呵护;年初年尾的集中执行,是对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的力撑。
三是触角延伸,参与治理有力度。作为村干部,我尤其关注法院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近年来,共享法庭在杭州发轫又在全省铺开,杭州法院全面推进共享法庭实质化运行,完善多元解纷格局,抓手实、成效好;大力建设“枫桥式人民法庭”,发挥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桥头堡”作用,法官定期与共享法庭连线,指导调解、答疑解惑,强化调解的专业性权威性,有助于“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西溪源村“琐事不出门、小事不出组、烦事不出村”逐渐成为现实。
希望杭州法院能继续保持优良传统,坚守为民初心,为将杭州打造为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法院智慧和力量。
作为临平区乔司街道朝阳村党委书记,我对法院的工作一直很关注。近年来,临平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等方式持续推进共享法庭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一是解纷更专业。杭州法院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加强对基层各类解纷资源的整合利用,全面汇聚各方解纷力量,真正将法官的专业法律知识与村社干部、行业专家、调解员的一线工作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专业的调解队伍,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添力。
二是解纷更便民。杭州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如临平法院法官下沉融网入格,在就地解纷的同时,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将普惠均等的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下沉法官团队每日联系镇街,对镇街、村社等可能出现的涉众涉稳纠纷能够做到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参与化解,让可能演化为诉讼案件、信访事件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于萌芽状态。
三是解纷更高效。杭州法院坚持数智赋能。“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共享法庭集成应用2.0、浙江解纷码等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式,推进司法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将调解指导、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司法服务功能延伸到基层一线,以一体化、均衡化、便捷化的诉讼服务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
近年来,杭州法院聚“数”之能,乘“数”而上,高效妥善化解涉数字经济领域矛盾纠纷,以高水平数字正义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钱塘的创业者,我切实感受到了“数字向善”“数字振兴”所带来的发展之速;作为市人大代表,我也关注到了杭州法院所贡献的司法智慧与司法担当。
一是智慧服务为解纷赋能。针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所带来的各类纠纷,杭州法院全面推进现代化法院建设,以共享法庭、浙江解纷码、“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数字化平台为支点,构建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如钱塘法院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巡回审判法庭,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集中审理涉数字经济企业高频诉讼案件,为企业提供“看得见”的诉讼便利。
二是多元理念为解纷提速。对于数字经济领域纠纷呈现出“新”“奇”“特”等难点,杭州法院不断推进普及多元解纷理念,并开展大量有益探索。在钱塘区,律师、民非组织等市场化解纷力量充沛,企业可自主申请以市场化方式调解纠纷,不仅解纷成本相较诉讼可减少一半以上,还能得到专业化解纷服务。此外,调解组织还会在法院指导下督促双方履行义务。
三是能动司法为解纷引航。杭州法院立足审判职能,能动司法、依法裁判,审结了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等特色鲜明的典型案例,为企业明确行为规则和边界,强化了市场主体的合规经营意识和有序竞争理念,有力打击了各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让数字经济企业能够在法治轨道上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在新的一年,希望杭州法院能够继续保持实干争先的姿态,释放改革创新的动能,以更加先进的司法理念、更加有力的司法举措、更加完善的司法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整理:萧山法院、余杭法院、临平法院、钱塘法院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