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23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获奖名单。其中,杭州“深化市场化解纷机制 推动实现涉企纠纷高效快处”荣获银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杭州针对市场主体多,商业纠纷量大面广,涉企案件占法院民商事案件六成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改革破难,以市场化解纷机制试点破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引入专业资源
推动商事争议高效化解
市场化解纷机制是指在民商事纠纷调解工作中,突破现有公益调解模式,引入律师、民非组织等专业法治力量开展调解,并直接向当事人收取费用的创新型纠纷解决机制。市场化解纷机制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调解模式专业能力不足、经费保障不够、主体活力欠缺等问题。
2021年9月,经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同意,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市场化解纷机制试点工作,并逐步形成律师、民非调解组织共同参与的格局。截至目前,杭州共引入126家调解组织,培养了2000余名律师、专职调解员组成的调解员队伍。市场化解纷力量已实现了所有区县(市)的全覆盖,并向重点行业协会、商会、产业园区等延伸。解纷力量入驻后,诉前调解成功率从试点前的26%提高到了42.85%
健全制度规范
激活商事解纷内生动力
完备的制度体系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基石。杭州推动将市场化解纷纳入《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杭州中院联合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市律协联合出台了30项制度文件,规范完善了调解的准入、分流、收费等机制。构建起“公益+市场”“专职+兼职”“律所+民非组织”的多元调解新格局。杭州将48类商事纠纷分流给合适的市场化组织调解。在收费上,目前的做法是调解不成功不收费,调解成功收取不超过诉讼费一半的费用。试点以来,5.25万件商事纠纷通过市场化方式得以化解,市场主体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强化数智赋能
提升法治创新增值效应
智能化的数字平台是纠纷高效化解的助推器。杭州依托“浙江解纷码”“知产调解云平台”,对涉企纠纷精准分流,实现了专业化调解和数字化平台的深度融合,使调解更加便捷和高效。
法院通过在线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让当事人调得放心。解纷的平均用时从试点前的38天缩短到了22天,为企业节约了诉讼费用1.8亿元。市场化调解作为公益调解基础上的增值式调解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专业、高效、低成本的解纷路径。
2023年,市场化解纷机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优秀改革创新成果”,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浙江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杭州市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等,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法院报》《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杭州将大力推广市场化解纷改革,让调解这一东方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浙里改、杭州司法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