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黛西
1
先祝刘亦菲们和男读者们开工大吉!
你们在哪过的年?
我爸妈今年在德国过春节。
除夕那天中午,队友点了个年糕龙虾,卖相不咋样,还有点儿贵。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么一盘子龙虾快100欧。
嗯,是我那个败家队友能干出来的事儿。
我妈得知价格后惊呼,太坑人了!买这个干什么,哪有自己做的好吃!
旁边的乾隆白菜也受牵连遭到了PUA:真恶心,一看就难吃!
如果不是我夹了一块龙虾肉放她碗里,我相信她全程都不会动这个菜一筷子。
不知道你们理不理解我想表达啥,类似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一口剩菜也得留到下一顿,然后新炒的菜又吃不完,再剩到下一顿吃。
所以顿顿都在吃剩菜。
一袋苹果专门挑烂的吃,等烂的吃完了,原来的好苹果也烂了。
所以吃了一袋子的烂苹果。
他们来德国前,我准备好洗干净了新床单。
第二天进屋一看,不知道他们从哪扒拉出来了个破洞的旧床单铺上了。
德国降温,我给我妈买了两双冬靴。
她不穿,一直穿那双从国内带过来的单薄运动鞋。
她说外面地上都是雨啊雪的,脏了吧唧的,我怕把靴子穿坏了!
我真是有点儿火了。
先不说靴子有没有那么容易穿坏,就算坏了又怎样呢?
它只是个鞋而已,又不是要留着传家!
到底是你的脚重要,还是一双鞋子重要?
没用。
这都春天了,也没见她穿一回。
现在你肯定理解我想表达什么了。
家里有同款妈的在评论区抠个1。
2
我之前看到网上有人吐槽,和父母出去旅游很扫兴,因为他们会不停地说“还不如在家吃”,“可惜这钱了”,“还是待家里好”
所以全国父母是怎么做到统一口径的?
因为那个年代的人价值观就是如此,吃苦是光荣的,享乐是有罪的。
出来玩是花钱享乐,已经很有负罪感了,我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节省,每天泡方便面啃面包,乐中作苦,才能让自己看上去没那么享乐,没那么“可耻”。
所以很多老一辈人都有这个习惯,就算退休金比一线城市年轻人工资都高,还是不停地寻找机会吃苦
物质匮乏的年代,我能理解一块肉让来让去,一双新鞋舍不得穿,和“妈不爱吃鱼”。
那个时候的人吃苦,是迫不得已吃。
多吃一份苦,才能多攒下一份钱。
今天吃苦是奔着明天的希望,为了以后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但现在呢,早就不是那个牛奶鸡蛋都要拿票换的年代了,家里也不是吃不起一条鱼,买不起一双好鞋。
还继续用同样的方式吃苦,并不能换来更美好的明天,还可能把健康搭进去。
不是不能吃苦,是有些苦压根儿没必要吃!
3
不得不承认,父母的“吃苦精神”也对我产生了影响。
我在慕尼黑工大留学的时候,属于是同学中比较“富裕”的,因为我一直在大公司做学生工和实习。
我记得工资最高的一份实习,在全球顶级咨询公司做的,一个月就有2000多欧元的收入(当时汇率是10)。
即便如此,我在整个留学期间都十分能“吃苦”。
为了房租便宜,住在偏远的村里,每天去学校上课,公交转地铁再转公交,加上两头走路和转车时间,一个小时起跳。
由于去学校上课的“启动门槛”过高,所以总旷课。
寒暑假去周边的国家旅游,主打一个穷游,穷到极致的那种穷。
网上订旅馆,永远是按照价格排序,找最便宜的订。
不管住得舒不舒服,也不管多么偏僻。
不是好一点儿的旅馆住不起,是当时打心里觉得,我不值得。
交通基本靠走,为了省四五欧的车票钱,背着十几斤的背包走好几公里。
不是车票买不起,是觉得能咬咬牙坚持过去,就没必要花钱。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只要你想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
4
觉察到了这点后,我告诉自己必须改变。
这种自我感动式的吃苦文化,到我这儿为止了,不能再延续下去了。
怎么改变?
难道要给孩子宣扬享乐主义,铺张浪费?
当然不是。
吃苦文化的反面不是享乐主义,而是善待自己。
我不需要吃没必要的苦,不需要承受没必要的痛。
我看见自己的需求,关注自己的需求,表达我的需求。
我配得上美好的生活,我值得为了自己活。
也许这和传统上认为的“贤妻良母”相悖,但我不在乎。
那些宣扬为了家庭为了老公为了孩子,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故事,这是对女性的PUA。
没有哪个好人生来就喜欢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无非都是这个社会的刻板印象和畸形定义。
牺牲是一种苦难。
我们应该想办法去避免苦难,不是去歌颂苦难。
人来到世上,是为了来体验生命之美好的,那些没意义的苦能不吃就不吃。
毕竟只活这一次。
你们觉得呢?
黛西
📍🛒 西好物清单
📍📹 你可能还喜欢看
来视频号围观真人黛西
谢谢你们点的小红心❤️
📍📖 你可能还喜欢读
为了咱们不失联,⭐️星标「天赋一饼」,常来看我聊个5毛钱。
看多了就会发现,在这个“娱乐至上、内容已死”的互联网上,还有人在努力输出好内容。(疯狂暗示说的就是我)
📍📖 点图收藏五年干货
不开打赏,喜欢请转发+在看+点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