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面馆三十余年,洪刚也见证着城市生活的变化。店里的生意,从早年的早市高峰,逐年变化为现在的午市高峰。洪刚说,现如今,中午来吃面的客流量起码比早晨要多30%。他推测这是快节奏生活的体现,“早上上班急,来不及好好吃碗面。中午也不像以前,可以抽空回家做个饭,现在是在外面吃点儿便餐就要回去上班。那么吃面就是不错的选择。”
丨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丨陈晓舒
校对丨赵琳
本文4231阅读6分钟
腊月二十九,回家乡昆山的第一个早晨,按例要吃碗红油面。这是同乡们的共识,“回山”后必得跟着“吃面”,两者才互为完整。
碱水生面丢进滚水,二十秒左右捞出,沥水、盛碗,红汤中浮出面条的纹理,被称“鲫鱼背”。经汤头一烫,夹生的面也立刻到了最佳口感。不同于北方的筋道面条,苏式面细软,但大口咬断时,有微妙的爽弹。再配上现烧的爆鱼、大排一类的浇头,这道早面中,鲜香咸甜的口味就占全了。
昆山本地的饮食文化中,大闸蟹与红油面是最出名的两样。要吃蟹很容易,买来新鲜的,自家蒸或煮都好吃,用不上技巧。红油面的高汤却不是好熬的,各家面馆有各自的秘方,普通人家往往不得要领。所以昆山人吃面,总是要去面馆里吃。
我去的面馆,在本地很有客源,最闹猛时,一天能卖出两千碗面,几乎可与任一家老字号别苗头。面馆开在同丰路上,所以叫同丰饭店,老板则叫洪刚,五十五岁,原本是昆山北郊外的村里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从乡镇进城务工,又赶在九十年代初的建设发展潮里,卖屋举债,下海开起饭店,至今有三十一年了。
同丰饭店刚开业时,前后都是稻田,店前路基比田埂高,搭了板子才能行人。现在,稻田被住宅和城市公园填满了,昆山的第一条轨交线经此去。为此,双休日的食客中,起码有三分之一是上海人。
这家面馆是与这座城市一起发展的,洪刚说。作为面馆的拥有者,他们一家人与这座城市一样,有些冒险与探索的精神。
顾客们在等待取面。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摄
一碗面
腊月二十九这天,已告假了几人,同丰饭店还剩八个员工,一切要义在手脚快。
两层店面,极窄的楼梯,几个戴袖套的阿姨上上下下地收碗。吃剩的面汤倒在几只大桶里,十几只碗叠在一起,宝塔一样地飞快向厨房间移动。立刻有人接过宝塔去洗。
厨房里间站着三个人,一个不停地下面、捞面;一个往洗净的碗里放葱花、爆鱼油等调味品,再盛进一大勺高汤;还有一个从小窗口里收来顾客的面票,按需分配不同的浇头。爆鱼摆在中台,卤蛋、鳝丝、雪菜肉丝等在窗边,灶台的铁锅里还不断炸着大排。
在厨房外间,咣当咣当的,有师傅将猪排往面粉里拍打,正面、反面都要滚过,拿手掌压实了,码在盒里待炸。再向外就是排队的顾客了,分为两个纵队,一队在收银处,付钱、拿了面票,便集成另一队,等在厨房的窗口前取面。
大排面销路最好,爆鱼、鳝丝也常有人点。洪刚坐在收银台里,一刻不歇地发面票,一直到当天下午打烊前,都少有空和我攀谈。这天一共卖出去一千多碗面,算是平平无奇的业绩。洪刚回想起来,店史上最火热的一天是去年国庆节,收银台前的队伍从店里排到店外,拐弯后,一直延伸到隔壁小区里。那天卖出了两千碗面。
现在,同丰饭店每天早上五点开门营业,下午四点闭店,红色招牌上写明了,有几十种浇头面可供选择。每天凌晨两点,员工们就要到店里备餐,大排、爆鱼、大肠、鳝丝、牛肉、焖肉等二十多种浇头,都是每日现做的。高汤也是每日备好一锅,用猪骨、鱼鳞、鸡架等物熬制,添爆鱼油增香。
1993年,同丰饭店刚开业时,请来的厨师与帮工中,有两位是从昆山老字号奥灶面馆退休的,深谙做红油面的技艺。老师傅们在店里做面时,洪刚与母亲便总在旁观察。他母亲尤其是个聪明人,没看几次就自学会了,也就把这技艺留下了。
洪刚站在收银台前。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摄
一间店
洪刚在昆山城郊石牌镇下的村庄里长大,家中以务农为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考入镇里的职业班学机械设计,毕业后打了一年零工。1987年,遇“农转非”政策,他到昆山城区务工,在三山集团的车间里做机械保养工作,起薪是每月四十四块钱。
到九十年代初,他全家人都进了城,把乡下的房子卖了,加上原本的积蓄凑得三万块,又借了三万块,共花费六万块,买下同丰路上的一间门面。他父亲盘算着,把门面隔成两间,先在西侧开了间杂货店,楼下经营,楼上居住,也可以用作儿子的婚房。
那时,洪刚已经被调到厂里的设备科,薪水涨到了两三百元每个月,生活趋于稳定。有几回,他去父亲店里帮忙,发现虽是小本生意,但时不时有五块、十块的进账,似乎钱要比在厂里好赚。
东侧的店面还闲置着,洪刚开始心有异动,暗想了几种方案:要么开建材店,彼时昆山正经历大开发,到处都要用建材;但他既无本钱也无人脉,怕自己做不下来。要么开房产中介,那是他在报纸上看到的新概念,隐约知道上海是已有了;但这新兴行业规则复杂,“弄不懂程序,执照都不知道怎么办。”最后决定开饭店,成本小,手续也简单。
创业的头十年不算顺利,洪刚一家人都睡在店铺楼上,凌晨起来备菜,守到深夜才打烊,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那时只在上午九点前做面,而后至深夜都做炒菜生意。而在九十年代,来饭店就餐的多是公司或是单位的公务宴请,洪刚的饭店规模小,装修也一般,接的饭局便不算多。且当时吃饭多是签单,年底收账就成了一桩烦事,赊账几年不还的也有。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口味。头十年里,老字号的师傅怎么教,洪刚家的红油面就怎么做,“和外面其他店没有太大差异化。”为此,顾客的黏性并不很足。他与母亲便开始调试,也要感谢他的母亲有一条好舌头,试吃了不知多少碗面,“客人说面汤油了,我们就少放点儿油,说面汤甜了,我们就少放点儿糖,觉得香味淡了、少了什么味道了,我们就研究香料的配方。”慢慢才定调了面馆今日的味道。
而后要解决的是品控问题。在昆山的旧式说法中,吃面要吃头锅汤,因头锅的往往最浓烈,后续的汤加了水,总要寡淡些。换句话说,面馆的面汤容易质量不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过机械、进过工厂的洪刚发挥了作用。他以流水线上的组装思维,将母亲研出的秘方标准化,如何熬高汤,如何兑水,都有统一的、量化的要求,以保证汤头的口味稳定,没有咸淡变化。
凡此种种努力,经营十年后,终于在新世纪初带来了明显效应。客人开始如潮水般涌来,回头客也越来越多,甚至逐渐有江浙沪外市的游客,专程开车或坐火车来吃碗面。
因店里的面条有了名气,洪刚听从一位亲戚的建议,延长面的供应时间。他很快发现,中午、下午点面的人都多,午饭期间,甚至会出现吃面的人和点菜的人争座位的场面。这么一来,他决定只做面,不再做炒菜,“这样我们可以更专注,也不用每天研究那么多小菜要怎么烧,不用担心接不到单位饭局的单子。因为面是肯定人人要吃的。”同丰饭店实际就成了一间面馆。
厨房里,师傅们忙着调汤。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摄
生活需要折腾
半路出家卖面,从默默无闻做到人尽皆知,且为家庭积累下一些财富,洪刚的生意经里有些“属于九十年代的成功心得”。其中最要紧一点便是不能安于现状。
一家人合力买铺是第一个“不安分”的尝试。那时,洪刚父亲一年的打工收入不过两千元,卖房、借钱,凑齐六万元买店铺,是有些冒险的。
更孤注一掷的是洪刚要从厂里辞职,这遭遇了他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认为,家里做一份生意即可,儿子应留在厂里坐办公室,考上工程师,守着铁饭碗稳当度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洪刚供职的三山集团是昆山的名企,影响力颇大,开饭店、做个体户,并不比为前者工作体面,且前途未卜——一碗面按彼时市价只卖一两块钱,没有人说得清能不能赚钱。
但洪刚坚持要破釜沉舟,“吵得桌子都翻掉了。”最终,父亲妥协了,为儿子的饭店砌了一个烧煤的灶头,杂货店不忙时,还去饭店帮忙。
开店不到两年,1995年,店铺周围搞开发、建设菜市场,推出一批新店铺,“房价15万左右,我算了算,市里另外一个菜场里小小一间,一年租金就要七万块。也就是说我那次如果买了,可能两年左右就出本了。”洪刚当机立断,将饭店出租了一年,快速换得几万块租金,凑到七万块,把菜市场的店铺买了下来。
1999年,昆山有小产权用地出售,要价九万块。洪刚的手头其实很紧——头两年他买过一套商品房,住段时间就卖了,转买了另一套新商品房;腾挪不少,但闲钱不多,做什么都是“卡扣卡的”(方言中指正好、不宽裕的)。为凑钱,他便把店又租出去两三年,换到一笔钱,买下那块地皮,在上面盖了套小别墅。新世纪后,他还有过与朋友合办无纺布厂、合开饭店等尝试。
事实证明,这些尝试与投资多数是有效的,为他带来不小财富增益。这使他愈发坚信,“生活需要折腾,折腾了才能越过越好。”
其实,彼时的昆山也在同样的氛围中。就单说同丰饭店的周遭,在十年间大变样,写字楼、图书馆、游泳馆、公园纷纷建起来,服装、餐厅等一大批个体户开门营业,实体经济发展得很好。
洪刚的创业史,实际与昆山的发展史是相当契合的,“只要胆子大,那时候遍地是机会。”他始终感谢自己年轻时的冒险精神。
一份刚出锅的大排红油面。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摄
都为这碗面
开面馆三十余年,洪刚也见证着城市生活的变化。店里的生意,从早年的早市高峰,逐年变化为现在的午市高峰。洪刚说,现如今,中午来吃面的客流量起码比早晨要多30%。他推测这是快节奏生活的体现,“早上上班急,来不及好好吃碗面。中午也不像以前,可以抽空回家做个饭,现在是在外面吃点儿便餐就要回去上班。那么吃面就是不错的选择。”
顾客对浇头的偏好也有变化。洪刚创业早年,最受欢迎的是阳春面、荷包蛋面或单浇面,而今吃双浇、三浇的最多。在他印象中,曾有顾客一次性点了十一个浇头,一桌都摆不下。
早年的顾客都是本地人,近十年,听口音,外地客人占了五成以上;店里还有几个日本人、欧洲人是常客;自从昆山轨交线贯通后,双休日里,从上海来的客人比例能占到三分之一。洪刚还说,同一条街上有位金店老板就是外地来的,“一开始说吃不惯这碗面,吃了一段时间以后,说变得这个面不吃不行了……饮食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去年,在认为经验、资金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洪刚与家人开起了面馆的第一家分店,由他姐姐主理。他则还是守着老店。他设想过,老店他可以再管二十年。二十年后,把秘方传给女儿,由女儿接替他来管理。
除夕那天,饭店歇业,洪刚终于能坐下与我谈谈这些年的经历。他的手机连着店里的座机,隔三岔五就有电话打进来,引发的对话几乎是统一的:
“今天你们还营业吗?”
“今天我们老店不营业,新店营业。你如果感兴趣的话么,到新店去吃也可以。你用笔记一下,地址是……”
接到四五十通咨询电话后,洪刚决定抽空去新店帮忙,哪怕打打面票也好——在苏式红油面馆,涉及几十种浇头与面的排列组合,收银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洪刚是对收银最熟稔的人,顾客增加、减少浇头,更换浇头的种类,他都能极快反馈出准确的价格与面票,“毕竟这辈子都为这碗面了。”
前一天我看到在老店里,一排人等在窗口前取面。有个顾客探着头,往窗里说:“面条硬张点!”他自带了两只碗来打包。生面抖下去,白气扑出来,凝成一股卤的、炸的混香。顾客在热浪里摘下帽子,像一种礼遇。

━━━━━━━━━━━━━━━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剥洋葱people”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
洋葱话题
你对此事怎么看?
后台回复关键词“洋葱君” ,加入读者群
推荐阅读
当强迫症患者脑中植入电极
“下不了诊”的儿科医生,“迎战”呼吸道感染潮
柳智宇:连接和助人是我的终生课题

有你“在看”,我们会更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