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5日,美本排名第12的康奈尔大学发放了2024Fall早申ED录取结果。
老查留学来自重庆南开中学的E同学成功斩获了康奈尔大学录取!
让我们一起来随着E同学的脚步,回顾一下这份充满喜悦和幸福的翠录故事吧!3月21日康奈尔大学成长教育之道系列访谈开播,如果想聆听E同学背后的教育故事,记得文末扫码报名呦!
作者:E同学
责编:查查
01
翠录档案
录取学校康奈尔大学
录取批次ED录取
学校重庆南开中学
托福:110+
SAT:1500+
02
翠录故事
01
描述一下收到录取时的心情和感悟
12月15日清冷的早晨,我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或许是为了暗示自己“结果并不重要”,我刻意地没有换下睡衣。
早上八点,我想要点开网页却发现网络卡住了,与Anthony老师汇报的时候,“录取啦”三个字在屏幕上显现。
“真的吗?太好啦。”
云淡风轻的平静代替了想象中的雀跃,就连上楼推开妈妈房门时,我也只是微笑着。
02
您是怎样了解到老查留学的?最后为什么选择我们?
遇见老查留学其实已是在2023年的3、4月份:那时,好多北上广同学已早早进入文书写作阶段。
因为同学的介绍,我和老查留学的Anthony老师进行了第一次线上会议,Anthony老师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跟我沟通了很久。
那次聊天涉及的范围好广好广,从我喜欢的书,到我珍惜的爱好——在聊天过程中,我仿佛也把自己重新梳理了一遍。
老查留学是我接触到的数家留学机构之一;当许多留学机构向我罗列着历届学生的优秀案例时,真正打动我的反而是:在谁的面前,我能呈现出最真实、最自然的自己。
想要了解我的诚意和在他们面前我感受到的倾诉欲,是我最后做这个决定的原因。
老查留学顾问老师——Anthony老师已经携手录取学子E同学以第一视角为您解读康奈尔大学到底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感兴趣的家长&同学可以扫码报名领取讲座直播音频!
03
课外活动、标化学术方面,顾问老师给了学生怎样的建议和规划?您觉得这些规划对申请有帮助吗?
我的标化之路在三年间都比较顺利,除了在10月费了一番功夫冲刺托福115+。
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课外活动上的指引,Anthony老师结合我的申请形象和专业方向,推荐了对于我申请而言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项目。
出于对人文学科深沉的爱,我第一次尝试开展相对正式的学术研究,从学术写作论文备赛期间阅读大量中国史书、深入宋朝历史,到后来研究陪都时期“重庆人”身份认同时,在浩如烟海、字迹难辨的一手文献中逐渐建构自己的论点,我在感到无限乐趣的同时也一步步走近我的专业。
我也第一次学着拍纪录片、搭建自己的网站、为城市空间里的小人物记录下属于他们的故事。
事实上,在我经历这一切并被其打动、启迪时,它们早已成了我的一部分,在日后我写文书,不断探索自己时自然流露。
04
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几件事?
除了城市研究,最打动我的经历多与我一直关注的两个话题有关:死亡哲学与动物保护。
在高二结束的暑假,为探寻死亡文化,我来到了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在那里,我第一次强迫自己直视棺木里的木乃伊,第一次在幽深的地穴里仰望几十米外的天空,也第一次站在地穴入口凝望其上的青翠竹林,思考展馆设计所隐含的生命意义。
这些旁人难以理解的小小细节,却是我死亡探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段旅程里锻炼出的勇气,连同那些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引导我此后系统学习耶鲁大学教授的死亡哲学课,进一步深入古今中国的各种生死观。
而这些不带功利心的探索经历,也成了后来文书写作中的极为宝贵的内容。
另一段深深影响了我的经历也来自2023年:我来到了关注两年多,隐匿于重庆璧山层层山水间的玉华动物保护基地。
在那里,我见到了此生见过的最美夕阳,也听到了最打动人心的故事:基地创始人玉华奶奶将38年的岁月奉献给了流浪猫狗,而即使是在她已74岁的如今,三千多只小生灵也依旧见证着她每日从凌晨到深夜的奔忙。
也是在那里,我看到了无数只不是我家小猫而都是我家小猫的小猫——长久以来因我家小猫的走丢而生的痛心,连同对流浪动物艰难处境无可遏制的悲伤,在那一刻与温暖交织。
在我找到我自己的救路时,我也看到了我将要毕生追求的目标——在能力更强之后,回到重庆,帮助并建立更多的动物保护基地。
在后来,我也将这段与我的学业和未来专业都不太相关的经历分享给了Cornell——真挚的感情总是相通的,对于大学亦如是。
05
之前有没有明确的目标院校?如果有,可以谈谈为什么对TA情有独钟吗?
在定校之前,我对美国大学做过一些调研,学校的升学指导也推荐了一些大学让我参考。
而最终,结合老查留学的专业建议,我决定早申请康奈尔大学。
我爱康奈尔安静、从容、内敛、文艺的气质。
第一次看到,我便被的瀑布、山川以及它们带给我的“平和”之感所吸引;
而真正打动我的是的Earth Project--学生们走入自然,用音乐、美术、文学等记录下所感。
其中,我看到有个学生用王勃的《山中》形容康奈尔的秋色:“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我一直眷恋但在许多国外大学少见的中国古典文化气息,而Earth Project所倡导——通过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让他们实现“共情”——也是长久以来我所认同的。
除此之外,我也感动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当我看到学生们细心照料校园的花鸟、看护社区的小猫小狗,或是建设自己的果园、漫步于校园的瀑布山丘间时,人与自然的和谐,连同当代浮躁社会少有的宁和使我神往。
06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呢?家长、老师有给您什么建议吗?
在高二,我和同学一起发起了一个叫“城市空间的艺术与经济”的项目:我们行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记录城市空间中的美丽,并把它们写成推文发布在我们的平台上。
只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不知道城市研究这个专业,也不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能与未来的专业选择有什么联系。
我只是沿着我以为的专业方向——经济学一路往前:参加各种比赛和社团(这些后来也成为我城市研究申请资料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老查留学通过头脑风暴,对我进行了深度访谈和素材挖掘,查老师更是利用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探知到城市研究这种可能性——西南城市的地域独特性,与专业高度契合的经历,我在经济学领域的基础和对人文学科的执着,连同我相对文理均衡的特质,天然赋予城市研究让“我”独立于其他申请者的能力。
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真正走近它。
07
申请过程中自己有没有一些改变或者成长?
我常觉得申请季与十七岁有相似之处:在这里,我得以明来路,见去路。
当我寻找文书素材时,我往往寻宝般惊讶地发现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竟如此深远地影响了我:无论是初中语文老师对我的一句指引(“做该做的,做能做的,行你所行,无问西东”——它曾深深鼓励了在面对虐猫案时绝望愤怒的我),还是陪我十四年的钢琴(它一直引领我跳出平淡生活的局限,给我更辽阔美好的精神世界),当我意识到它们对我的意义时,我也更了解我何以走到今天,同时更理解如今的我。
而当我凭内心指引去开展我真正认可的活动或是在面试中向面试官讲述着大学对我的意义时,我也更清楚我自己的长远追求,勾勒着未来的我。
08
对顾问、文书、进度老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的顾问导师是Anthony孙老师。第一次与他见面,是2023年8月我初来北京时。
对那时的我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还有不确定的未来。
Anthony老师非常贴心,对我格外关注,带我一起吃蓝蛙、吃烤鸭,还会送我小礼物,帮我推荐北京好玩的地方,他用一种温暖而特别的方式,在带我熟悉周围环境的同时也使我迅速进入到了申请季应有的状态。
而后来,无论是科研选题还是活动开展,Anthony老师在考虑它们与城市研究这一专业的适配性的同时也一直鼓励、引导我把本来的兴趣与它们进行结合,因而我在实践的过程中从未觉得做这些活动只是为了申请,而是真切感受到乐趣与意义。
我的文书老师是Olivia和查老师。
Olivia老师像是我的“知心大姐姐”,无论我什么时候找她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反馈,也帮我提供了很多文书修改的建议。
还记得ED交完申请之后,她比我还紧张,一直祈祷我被Cornell录取。
查老师则是一位非常善于倾听和博学的老师,在很多次与查老师线上会议、我一刻不停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时,查老师总能敏锐地从我滔滔不绝的叙述中找到独特的、能展现我个人特质且符合美国大学价值观的内容,并指引我一步步把它变成文书。
我尤其记得,查老师是如何肯定我对死亡哲学和临终关怀的执着、鼓励我开展相关研究并把它写成文书(而在这之前,这个话题已被我周围的人否定了多次)。
而在那之后,我不止一次地和查老师就儒家、道家的生死观相谈甚欢,查老师甚至还与我分享他阅读的书中小乘佛教对死亡的看法。
在无数次这样的讨论中,新的思考在原有的想法上不断生长——思想上的指引,是老查留学带给我最宝贵的、我不曾预料到的东西。
我的进度老师则是Jolin老师,她熟练地处理我所有的申请材料,在我忙于文书和活动的时候,细心地帮我处理好申请中所有细节,是让我绝对放心的后盾。
我也很感谢老查留学老师们带给我的自由。
无论是七月拿出半个月的时间去墨西哥还是家里小猫走丢后花数天时间写下9000字长信,老师们从不以耗时巨大为由阻止,而是鼓励我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并用心倾听我的故事。
我现在都记得查老师在听我讲完我和小猫之间的故事后由衷地告诉我他被深深打动,也记得Anthony老师对我妈妈说:“她的故事总是有让我们落泪的能力”。
因为如此,我乐于把我的一切想法与他们分享。
也是因为老师们的陪伴,我对北京的记忆不只是烦闷的夏季和写文书的办公室,更是由南锣鼓巷的风、繁华街边的霓虹贯穿着的。
老师们对我真真正正的关心给我更多的勇气,让我更好地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沉下心、不问结果地努力。
09
面试你是如何准备的呢?关于面试准备有什么和大家分享的吗?
我很感谢之前的一位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对待大学申请,应当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底气”——我想是面试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其实无论是Initialview还是康奈尔校友面试,于我而言都不那么像是“考试”而更像是一种“交流”­——是已经走到如今的我与比我更先走一步的前辈们友好而平和的对话。
康奈尔校友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那个学姐俏皮地对我说:“作为重庆人,你可得对康奈尔的冬天做好心理准备呀~”。
这一幕在如今看来,变成无比温馨的回忆。
说到面试准备,与查老师进行模拟面试其实已很好地帮助我了解面试内容、面试要点和面试时应有的精神状态。
但对我而言,进行模拟面试前的自我演练也极为重要。
首先,我会把现有的资料(文书、活动等)仔细阅读,勾画出重点内容,把想呈现的记在心里。
接下来,我会从我想提及并可能聊到的话题入手,把与它相关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和感受)都用英文讲给自己听,并不断地为这些故事添加细节。
其次,我会就现有内容给自己提问,并通过问题引导自己进一步准备答案。
比如,讲到我的高二的城市研究相关的活动时,我会设想面试官或许接下来会问到我的学术探索,并做好相关的准备,比如复盘自己的科研经历。
最后,我会重新梳理自己,看看我想呈现的几件重要事情间的关联。
做完这些,我也基本弄清了面试中我要展示的主要内容。
10
你觉得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你是如何处理的?
对我而言,最难的或许是所谓“理性”与“感性”情感的平衡。
从文书写作开始时,我就拒绝看一切范文,因为我不想让任何框架束缚了自己真实感受的表达。
我所做的是,一整天一整天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将那些隐匿于记忆深处的幽微思绪一点点寻找。
然而,这样的时间投入对申请季的我无疑是奢侈的:我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繁杂的思绪整理成几百字的文章。
不仅如此,在十月中下旬,我还在为各种面试和作品集奔忙,以至于我写文书的时间,连同我的思路,往往是被打乱的。
ED提交材料前我连着48小时没有睡觉,踏上从北京回重庆的飞机时觉得整颗心都已麻木。(PS:在早申请截止前一周,我再次来到北京老查留学的办公室,跟团队的老师一起进行最后的准备和冲刺。)
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阅读帮我找回了感性认知世界的能力:我读到了易小荷的《盐镇》。
通过她温暖而不乏悲悯的文字,我走入四川仙市古镇,走近十二位有着悲伤命运但无不坚韧独立的女性,走入平凡人的故事。
也是在沉浸书中的几天,我对“家乡”“故事”“小人物”——那些贯穿我申请的东西有了与过去全然不同的认知。
在被这本书深深触动后,我摘抄了接近两万字的内容,把那些水墨色的字句深深引入心底。
做完这一切,当我再投入到文书中,我看到的便不再是之前被种种琐事所局限的狭窄天地,而是更广阔、丰富、充满泪与笑的世界。
而那之后,我也逐渐掌握了与自己的相处方法。
到了RD写文书时,我最喜欢的就是在无人时坐在天空下,一点点回忆过去,用文字把那些场景在纸上铺开又渲染。
过去十多年间重要的事情被我回溯、反思、甚至重塑。在穷尽思绪之后,我才会重新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材料,筛选应当放入文书的部分并把它裁剪、拼贴、打磨。
到了最后,3000字的资料往往成为300字的文书。这样理性与感性共用的方式,是我在与自己挣扎很久后找到的和谐之道。
11
申请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焦虑的时候呢?你又是怎样调整心态的呢?
记忆中特别忙的时候很多很多,特别焦虑的时刻反而印象不深。我想原因或许有两点:
第一点,我发现大部分的焦虑都来自于可以完成而未完成的任务,而直接处理这些问题便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10月27日,在Anthony老师综合评估后的鼓励下,我决定坚持之前已打算放弃的作品集,于是在28日的晚上,我来到一家通宵琴房。
第二天一早,当我回到老查留学的办公室继续写文书时,历时12小时完成的钢琴作品集已存于相机里了。
而这样的一幕,在申请季数月、冲刺的一周和最后熬夜不睡的48小时中无数次上演。
第二点,来源于那些“高于申请的东西”。
从学校到家有40分钟的车程,也是我留给自己的时间。在这时,我会听着歌,在凝望窗外风景的同时把许多事情慢慢思考。
在这之中,最多的莫过于我家已经丢失的小猫:我想到与“他”在一起的时光、想到后来的分离、想到因为失去“他”而关注的那些令我心碎的动物虐待新闻、想到默默努力的人们、我参观的基地......
在泪与笑间,我一次又一次看到我真正的理想、我真正在意的东西——在它们面前,那些琐碎的焦虑仿佛变得不值一提。
12
做一个小小的回顾总结,您觉得自己为什么被这所学校录取了呢?
个人而言,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字是“稳”。
仔细想来,整个申请季几乎踩准了时间点,无论是尽早拿到可观的标化成绩,还是及时开始文书的思考、进行学校的探索,在老查留学老师们的带领下,一切都是平平稳稳。
但我想更为重要的是我对Cornell的深入了解和与她之间的匹配。
选择她作为ED校,不仅是因为我的各项成绩能胜任她的要求,更是因为我深深爱着她的特质:她的宁静、细腻和踏实,她对自然与生命的爱......
而在此后超30小时的院校探索、连同夜以继日的Why School文书打磨中,我都一直向她展示着我们之间的相似:不止停留于标化成绩的、内核上的相似。
所以,比起总结到底是什么让我走进了康奈尔,我更愿意用一句话来概括:近三年和这十七年的所有塑造了如今的我,而在申请季的某个时刻,我和她幸运地欣赏到了彼此身上的光芒。
13
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吗?
如果用一句话去总结,那应当是,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保有一半坚硬的外壳,一半柔软的心。
所谓坚硬的外壳,是指国际教育在鼓励个性发展时往往鲜少强调的,脚踏实地、在每一个当下把事情做到最好的能力。
心灵的自由驰骋并不意味着行动的随心所欲,无论是标化考试、课外活动还是学术研究,严肃的态度与全心的投入都是基石。
而柔软的心,是指在更多时候,也需要把目光投向那些超越学习、超越大学甚至超越自己的东西。
对自己热爱的学科无止境的投入和付出,对周围生命不可遏制的同情和爱,答案有无限种可能,而问题总是:走过大学,终点在何处?当教育赋予我们能力,我们将把能力用到何方?
我很喜欢史铁生的那句话:“小麦是怎么从野草变来的是一回事,人类何以要种粮食又是一回事。不知前者尚可再从野草做起,不知后者则为一种荒诞。” 
我们接受国际教育的实质,或许就是在多维度的探索中,一步步找到去路和归宿。
Anthony导师寄语:
热爱文学、情感细腻、多才多艺的Emily同学,你的优秀是不能被任何一所学校所定义的,愿今后的你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目光所及皆是美意;脚下有路,行囊有梦,踏足之处均是坦途。
03
翠录直播分享
好的教育,都有相通之处,康奈尔大学录取E同学的妈妈Judy总结了把女儿培养进藤校的“独门”经验。👇
“怀有赤子之心,与孩子共同成长,跌跌撞撞学习做家长,获得重新活一次的无与伦比体验的行者。”
想知道录取康奈尔大学背后的教育故事?
2024年3月21日20:00,成长教育之道系列访谈五——老查留学老查老师将携手康奈尔大学录取妈妈Judy,为大家揭秘她的教育之道!
欢迎大家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讲座!(预约制讲座,为了方便邀请进群听讲座,请填写准确信息,如果错过直播,讲座结束后,请联系顾问老师领取音频,谢谢大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