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潮阔,群星闪耀
梧桐路、石库门、黄浦江
白玉兰、咖啡店、老洋房
这里的行人车辆川流不息
这里的摩登大楼高耸入云
有江南的温婉味道
也有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尚潮流
这里令人神往
是一千个人眼中
有一千种风情的上海
01
上海的印象
林立的历史建筑和着车水马龙,繁华的街巷里流动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是很多人对上海滩的第一印象
△外滩万国特色建筑连成一条上海对外展示的风景线
在上海这座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城市里,摩登的都市感与怀旧的烟火气并存,令许多人着迷。
“沪”“申”是上海的别称。
相传春秋战国时这里是楚国春申君的封邑,故称为“申”。晋朝时,当地居民创造的竹编捕鱼工具叫“扈”,江流入海处称“渎”,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后来“扈”演变为“沪”,成为上海的称呼。至清朝,上海设立海关,对外开埠通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上海革命历史博物
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计划启动,一个新上海开始高速崛起。数年后,在原本一片滩涂的浦东,一座高约468米的建筑赫然耸立,名为“东方明珠”
随后的近二十年间,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一众摩天大楼相继建成,不断刷新着城市天际线的边界。
穿云破雾的陆家嘴摩天大楼,成为人们关于上海的印象之一。
外滩附近的南京路是游客到上海的打卡地,号称“中华商业第一街”。
在南京路的另一头是静安寺。飞檐斗拱、殿阁错落,居于繁华和喧闹中的古寺,在霓虹灯映衬下格外清幽。
02
上海的腔调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海人注重细节、讲究品位、自带气质,对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要求;他们思维活跃、精打细算,举止显露着自信和智慧。
在举手投足间,上海人或许会不经意流露:“阿拉上海宁,腔调交关紧要,侬晓得伐”
很多上海人的生活态度——优雅不失品质,高档但不奢华,有情趣又有腔调,而且延伸到方方面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质优又精致,令人怦然心动。随着大批上海人走出上海,将“上海腔调”带向全国:小脚裤、夹克衫、奶油蛋糕、大白兔奶糖……
△奶乎乎的“大白兔”
03
上海的必备单品
左手咖啡,右手甜品,是很多上海人的必备单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拥有七八千家咖啡店。每天早上叫醒上海人的,可能不是六个闹钟,而是一大杯冰美式。
走进一家咖啡店,还能感受到上海人嘴里的“嗲”。
在上海话中,“嗲”更多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如:“那家店的咖啡很嗲!”,“很嗲”就是“很棒”的意思。
街角的咖啡店,香气从门缝飘向马路,渗透在城市的空气中,与周边杂货铺、小饭店、居民楼共同生长,没有过于华丽的装修,只有忙碌的咖啡师和为此驻足的行人。
上海人有多爱咖啡,就有多爱甜品。这里有近家中西合璧的甜品店。跨越中西的甜味在上海交汇,包括奶油、豆沙与糖霜,都是海派饮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04
上海的江河湖海
长江有雄伟的身姿,黄浦江有母亲的细腻,苏州河里流过无数光阴,淀山湖里盛满好故事,还有茫茫的东海波澜壮阔。
△长兴岛青草沙水库湿地
上海这座城写尽了江河湖海的传奇,诉说着江海的壮阔与水乡的柔情。
△崇明岛和长江
苏州河和黄浦江一横一纵穿城而过,打通了大千世界,孕育出这座举世闻名的超级城市。
△俯瞰黄浦江
发源于太湖流域的吴淞江,到上海市区的北新泾被称作“苏州河”。这片处在长江三角洲最前缘的年轻土地,与身后古老的江南水乡血脉相连。
△苏州河上观日出
曾经,苏州河沿岸工业区迅速扩张,轰鸣的机器、高耸的烟囱、激增的人口,使河流不堪重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州河“墨墨黑”的颜色与冲天的臭气,成了上海人的心病。后来,上海通过多年治理,苏州河水从“水像酱油”逐渐泛起清波。
05
上海的底色
86年前,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留下“八百壮士”的传奇。将士们浴血奋战,把日本侵略者所谓“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击得粉碎,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1937年,淞沪会战,“八百壮士”与日军打响“四行仓库保卫战”
102年前,中共一大在这里召开,打开中国历史的崭新篇章。
△中共一大会址
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上海诞生了改变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上海创造了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奇迹。
上海洋山深水港
06
上海的白玉兰
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洁白芬芳的花朵既有清廉之意,也因“望春”之名代表奋发向上的精神。
时髦的上海人钟爱白玉兰,并把白玉兰的形象融入了生活——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建筑造型灵感来源于白玉兰,就连上海电视节的奖项也叫白玉兰奖。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白玉兰广场
07
上海的民居
如果说外滩是上海的门面,那么弄堂就是上海的里子。
△上海民居
就像北京有胡同一样,不管以什么方式打开上海,都绕不过弄堂纵横的肌理。
雕花的石库门、狭小的老虎窗、燥热的亭子间,可以说最迷人的上海风情都藏在弄堂里。
△张园
08
上海的路
当你走在通往里弄的道路上,总会走进一条上海的马路。上海的小马路,每一条都有独特的气质,浓缩着值得探寻的故事。
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潮流与传统相交融,西洋建筑是景,文艺小店是景。
△武康大楼前的忙碌早晨

“百年愚园路,半部上海史”,安静典雅的愚园路,梧桐相映、弄堂幽深。如今,这里有数不尽的咖啡店、甜品店和买手店,吸引潮男潮女来打卡。
泰康路上的田子坊(原名志成坊)取自《庄子》中画家“田子方”的谐音,意喻这里是艺术家会集的地方。如今,这里已是上海有名的创意产业聚集地。
△田子坊
上海这座城市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展示最独特的自己,谁说马路不能成为展示自己的T台呢?
09
上海的梧桐
这些路边梧桐葳蕤的城市中心街区,被大家亲切地统称为“梧桐区”
不少在上海生活的人,心心念念最想住的地方,不是某个行政区,而是“梧桐区”。
秋天的“梧桐区”,黄叶渐次落下,咖啡的香气弥散开来。
今年,上海推出数十条“落叶不扫”景观道,开启上海秋季的限定美景。
10
上海的“辫子车”
“辫子车”是搭着两条集电杆、靠电力行驶的无轨电车。
△上海20路无轨电车
城市里的“辫子车”,配着蓝白相间的车身,成为穿梭在大街小巷里一道别致的风景。
11
上海的味道
上海本帮菜是一种融合菜,集大成之下有鲜明的特点:浓油赤酱,不甜不欢。上海人爱吃的正是大闸蟹里的黄,是小笼包里的汤,是红烧肉里的糖。
吾吃侬!“吃”在上海话里有喜欢的意思。上海吃货眼里的重点,在菜场门口的生煎馒头摊子上,在脂香四溢的葱油饼里,在甜香可口的糕团里,在一家家端出葱烧大排、油爆虾、红烧肉、草头圈子的本帮菜馆里。
△草头圈子,是用猪大肠和苜蓿制作的美食。
△油爆虾半油炸半爆炒,高温令虾壳与虾肉迅速分离,油脂让虾肉更加脆嫩。
绵软“嗲嗲”的上海人,吃起红烧肉来一点不含糊:肉要用肥瘦相间的猪五花,烧的时候一定要多放糖。红烧蹄膀、葱烧大排等等除了掌握基本的刀工火候,要好吃,也无甚秘诀,那就是油重糖多。
午饭时间,弄堂里飘出庞杂浩瀚的香气:红烧肉的酱香里掺着炸带鱼的油香,油焖笋的鲜香里带着红烧卤鸭的甜香。
△油焖笋
重油重糖的还有响油鳝丝。鳝丝爆炒后,加酱油、白糖、黄酒焖熟,油烧热“呲啦”一下浇在鳝丝上,“响油鳝丝”因此得名。

上海人的餐桌上,最百搭的是八宝辣酱豆腐干、茭白、肉丁、虾仁、鸡胗、香菇……酱丁被汁紧紧裹住,是下粥配饭拌面的利器。
△八宝辣酱
其实,并非所有的菜都油重甜腻,上海人会给你举出一大堆不油不甜的例子来:腌笃鲜、白斩鸡、糟钵头、醉虾、咸菜炒毛豆……
△腌笃鲜
江南物产丰富,上海人对鲜的热爱也是刻进骨子里的。三鲜砂是江浙沪一带常见于冬季餐桌的美食,食材丰俭由人。蒸三鲜的食材也并不限定为三种,猪肚、蛋饺、肉圆、冬笋、腊肉、鹌鹑蛋、娃娃菜等,标准就是够鲜。
△扣三丝
在北方,有馅的叫包子、没馅的叫馒头。上海人统称为馒头,肉馒头、菜馒头、小笼馒头、生煎馒头……地道的“馒头”味道来自城隍庙。
城隍庙是上海最负盛名的小吃集散地,最初的“上海味道”就是在这里形成。
云南路在本地人心里分量很重。大壶春生煎、沈大成汤圆、绍兴的白斩鸡、南京的盐水鸭都不容错过,鲜得掉眉毛。
△上海生煎包
除去正餐菜肴,“西式点心”与“中国传统”在上海也结合得格外融洽。漂洋过海而来的外国味道染上了海派腔调,成了独一无二的“上海特产”。
西饼屋前的顾客排起长队,一眼望去有不少花白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的阿姨爷叔年货的清单里,国际饭店的蝴蝶酥绝对不能缺。
青团是上海人清明时节的点心。糯米粉混合艾草,做成绿色的外皮,里头裹上细腻香甜的红豆沙,这就是最潮的“糯叽叽”口感。
一过立秋,鲜肉月饼就加入上海人的美食清单。刚出锅的鲜肉月饼金黄动人,一口咬下,饼皮在嘴里酥酥化开,里面肉香喷涌而出,间或流淌出一点点肉汁。
其他诸如定胜糕、条头糕、桂花糕、橘红糕之类,皆是外头软、糯、酥,里头甜、油、润,每一样都是上海人心里最甜美的念想。
△定胜糕
12
上海的“头”
上海在传统上属于吴文化区,吴侬软语里有许多好玩的词,乍一听摸不着头脑,一听解释后,直呼“妙呀”。
△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比如,上海话里有一个很常用的后缀,那就是“头”:掼派头、触霉头、耍滑头……
上海话里,故作玄虚叫“摆噱头”,生意兴旺叫“起蓬头”,别出心裁叫“出花头”,运气不好叫“触霉头”,发号施令称“发调头”,常换新衣称“翻行头 ”,灵机一动称“转念头”,“识人头”指人阅历丰富,“好户头”指人本分老实等等。
点击音频,来听听有趣的上海话↓
壁人家屋里头,交交关关小鬼头,阿杜阿二阿三头,一直排到阿八头,名字叫得老噱头:阿杜小头头,阿腻烂泥头,阿三洋葱头,阿四长豇豆,阿五五香豆,阿六咸菜头,阿七芋艿头,最好白相是阿八头,太阳照到床横头,伊还辣辣困梦头,要拨老师讲伊呒清头。
【翻译】
隔壁邻居家里,有很多很多的小孩子,老大老二老三,一直排到老八。他们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老大叫小头头(小领导),老二叫烂泥头,老三叫洋葱头,老四叫长豇豆,老五叫五香豆,老六叫咸菜头,老七叫芋艿头,最好玩是老八,太阳照到床上,他还在睡梦里,梦到老师说他没脑子。
13
上海的拼劲
作为一座城,上海的历史不长,但上海一直在创造历史。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上海两个字,代表了无数的奇迹。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由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改建而成。
今天的上海,以超过4.4万亿元的GDP领跑全国所有城市。商品、资本、人才、科学技术等最前沿的要素,一起随着黄浦江向前的浪潮奔腾跃动。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洋山深水港
这里是中国科技人的逐梦之地,全国首次、全球首创,诸多大国科技梦想从这里启航。
2022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2万家,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
△上海张江科学城
上海人早已把勇立潮头写进了骨子里。上海提出,到2025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要迈上新台阶,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馆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是无数人学习、工作、生活的朝夕成为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今天,上海站、上海西站、上海南站、虹桥站,如同一个个放射中心,从上海辐射全国各地。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坐镇上海门户。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上海港,使全球商品从这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而众多的“中国制造”也从这里前往世界各地。
古朴的城隍庙、热闹的外滩、繁华的陆家嘴,组成上海三个时代的符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引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这就是上海的魅力。
△朱家角古镇夜景
△豫园
这座襟海带江、熙熙攘攘、工商鼎盛的国际都市,属于这个急速崛起的国家,也属于每个兢业勤奋的市民。奋楫争先竞风流,通江达海向未来,这就是上海。
你去过上海吗?
点击【写留言】
分享你的上海印象~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往期回顾
  • 中国地形地貌最全的省份是这里
  • 西安,美滴很!
  • 好 运 之 城 在 这 里
  • 你好,我叫巴彦淖(nào)尔
  • 内 蒙 古 也 太 长 长 长 长 了 吧
  • 苏州,蛮灵噶!
  • 江苏,强!
  • 我 是 四(sǐ)川(cuān)人(ren)
  • 和 我 在 成 都 的 街 头 走 一 走
  • 黑龙江,杠杠滴!
  • 就 是 「浙」 么 美
  • 只此青绿,唯有杭州
  • 「赣」得 漂 亮 !
  • 婺源,有才华!

监制/李浙  制片人/马文佳
撰稿/于子敬
记者/王殿甲 周洪
配音/上海师范大学单虹 
校对/高少卓
部分图片源自荔枝风景线摄影师航瞰、秦有为、JeremyZhao,部分素材综合视觉中国、上海发布、乐游上海、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九行Travel、网友@天天不掉队、@Vikin、@Hey_、@CACAcatas、@zuo zuo、@JS、@抹茶味的夏天到了、@欧阳阳阳Soleil、@爱莹小宇宙、@一个可乐、@张同学yun等。
©央视新闻
 侬好,上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