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过去一年,威马汽车、高合汽车两大新势力先后遭遇停工停产危机,宣告了新能源汽车争夺战,正式进入淘汰赛时刻。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苹果突然宣告终止造车计划十年布局、数十亿美元投资打了水漂,为新赛道之“卷”提供了新的例证。
淘汰赛打响,谁能笑到最后?
01
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又易主了。
日前,各地陆续披露工业数据,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1.04倍,以前一年84.88万产量估算,2023年深圳总产量或将超过170万辆。
这意味着,深圳超过上海(128万辆)、西安(98万辆),首次问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长期以来,上海一直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
然而,2022年,西安反超上海,首次晋级全国第一,上演了西北城市的逆袭奇迹。
然而,西安的“第一”仅仅维持了不到半年时间,就被上海赶超,而深圳在全年又一路赶超上海,晋级第一城。
究其原因,西安过度依赖比亚工厂,但本土龙头企业匮乏、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研发能力不足,限制了长远发展。
与之对比,深圳、上海不仅有比亚迪、特斯拉等龙头企业坐阵,且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体系,两者背后的珠三角、长三角正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东能成为我国汽车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双料第一大省,就得益于此。
在汽车产业上,广东形成了广州、深圳双子星并立的格局,广州是全国汽车制造第一大市,而深圳则是新能源制造第一大市,产业集聚效应可见一斑。
产业链的完整程度,决定了未来各大城市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

02
深沪一路领跑,但其他汽车工业大市也都没闲着。
众所周知,我国共有7大传统汽车工业城市,包括上海、广州、长春、重庆、柳州、武汉、北京。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这些城市迎来新势力的挑战,但也有不少城市重整旗鼓,在新能源赛道上绝地反弹。
上海自不用说,如今广州、重庆两大老牌汽车城市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过去一年,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5万辆,大增1.08倍,而重庆也迈过50万大关,同比增长30%。
作为过去几年我国汽车产量最高的城市,广州不仅形成了广汽埃安、小鹏汽车两家明星企业为主的企业矩阵,且在自动驾驶、新型储能等领域有了领先优势。
重庆则深度切入华为产业链,问界、深蓝、阿维塔都有不错的表现,未来也充满想象空间。
合肥、常州、长沙、郑州、济南、芜湖等新势力阵营则是一路猛追,上演逆袭大戏。
合肥曾经借助抄底蔚来而爆得大名,由此高调跻身新能源赛道,而常州则是动力电池领域的领跑者,借助新能源产业完成万亿GDP城市的突破。
而长沙、郑州、济南等城市,虽然没有本土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但借助龙头企业在全国的工厂布局,得以跻身第一梯队。
郑州就是如此。虽然河南GDP数据遭遇调整,但郑州仍旧保持大幅正增长,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贡献不容低估。
数据显示,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上汽乘用车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郑州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到31.6万辆,同比增长3.5倍。
这些地方的后来居上,为汽车产业竞争带来更多新的变数。
03
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谁最受益?
作为仅次于房地产的另一个10万亿级大产业,汽车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堪称名副其实的国民支柱产业。
然而,汽车市场更像是存量市场,新能源汽车的狂飙突进,必然以传统燃油车的步步后退为结果,过去一年层出不穷的汽车价格战就是例证。
这也意味着,有新贵崛起,就有老牌汽车工业大城没落。
可以看到,过去一年,凡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城市,无不得益于新赛道的贡献,新能源汽车在其中成为勇挑大梁的存在,这在《万亿城市大洗牌:谁晋级,谁掉队了》一文有讨论。
深圳最为典型。
深圳,原本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柱,但这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赶超,逐渐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
2023年,深圳GDP达3.46万亿,同比增长6%,增速位列一线城市之首。
其中,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3%,堪称足以大贡献者。
过去几年,深圳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能够双双赶超上海,晋级中国工业双料第一大市,背后就不无这些新赛道新产业的贡献。
合肥能一路逆袭,同样得益于新兴产业的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长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2023年,合肥GDP达1.27万亿,同比增长5.8%,大幅跑赢全国。
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产值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54.6%,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
这还只是开始。根据规划,到2025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培育百亿级企业10家,实现产值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的具体目标,雄心可见一斑。
而作为新晋万亿城市,常州更是新能源产业大洗牌的最大受益者。
常州以新能源产业为标杆,2023年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0.7亿元,增长15.0%,新能源产业集聚度稳居全国前列,新能源之都享誉全国。
如今,常州已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目前产销量约占全国的1/5,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球10强企业有4家布局在常州。
当然,还有一众以燃油车为主的城市,陷入竞争困境,汽车产业成了经济增长的最大拖累之一。
04
新能源汽车,迎来淘汰赛时刻。
汽车产业竞争,不是看谁走得更快,而是谁能活到最后。
威马、高合两大造车新势力的败退,苹果放弃造车计划,特斯拉、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打响价格战,正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到了终局之际的体现。
据第一财经等机构统计,2018年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多达487家,但到2023年,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短短5年少了400多家车企。
这些造车新势力,死在了烧钱游戏上。
据统计,这些企业产能总规划超过1000万辆,其中预估已落地380万辆产能陷入闲置,已公开的累计融资金额超1000亿元。
在业内看来,随着竞争日益加剧,最终能活下来的造车新势力,可能不到10家。
即使是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的造车企业,也正陷入价格战的泥淖,火药味空前激烈。
就在龙年伊始,去年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的比亚迪宣布降价,五菱、长安、哪吒迅速跟进。
这一举动,被坊间称为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对决,但又何尝不是新能源造车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体现?
究其原因,汽车市场,正在从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造车势力之间的“厮杀”就在所难免,而产能过剩更是悬在所有车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900万辆,占整体汽车销量的1/3左右,而2025年或将逼近50%。
要知道,在最初的规划中,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是25%,如今不仅提前完成,而且有望翻倍。
这正是工业大国制造优势的体现,只要认准方向,凭借强大的产业链和超大规模市场,短短几年都能迅速占领市场,但也迅速迎来产能过剩时刻
这一场景,在光伏等产业就已上演,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
要知道,一家比亚迪的全球规划年产能就已达到600万辆,而整体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划产能已经达到2000万辆。
全国汽车的规划产能更是超过4000万辆,不是国内市场短期所能消化。
所以,汽车出口可谓大势所趋,但国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风险更大。
05
地方“造车热”,也迎来转折时刻。
作为10万亿级大产业,汽车行业对于城市格局的影响远超一般产业,因此也成了几乎所有城市的逐鹿赛道,市场早已从蓝海变成一片红海。
这几年,全国至少几十个城市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主导产业,要么亲自下场,要么地方国资出资入股,一时之间,整个新能源汽车成了争夺的香饽饽。
造车热的出现,从根本上看,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壁垒不深,无需长期的工业底蕴和技术积累,无论是建房的还是造手机的,乃至就是搞投资的,都能进去分一杯羹。
虽然壁垒不高,但
新能源汽车又是极其烧钱的行业
,前期投资动辄数百亿,就连一些年销量数十万辆的车企都利润都没回正,投资极易陷入无底洞。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抢滩新赛道、打造新的千亿级万亿级产业的宏大目标目前,以及某些地方“抄底蔚来”的战绩冲击之下,无论财政有钱没钱,无论本地有无产业链,都忍不住追逐造车之战。
造车热的出现,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也加快了产能过剩的速度,一众新势力造车企业即将面临退场时刻,而部分城市已经受到影响。
据搜狐城市梳理,温州、如皋、上饶、鄂尔多斯等至少10多个城市遭遇项目停产或烂尾的尴尬,只有少部分成功盘活,大多数就此沉寂。
所以,一旦市场转向,某些城市从百万辆直落到个位数,并非没有可能,这类事件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过。
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END-
国民经略创始人 凯风
 最新城市力作

大国大城,40座城市前景分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